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2018-05-28彭梦
摘要:高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过度依赖模板、课堂主体错位、导学案内容匮乏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丰富导学案内容的三个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59-01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编写导学案是教师备课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合作探究、教师精点、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如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高效的应用导学案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1.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依赖模板。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随着导学案的广泛应用,编写模板也逐渐流传开来。模板中固然含有导学案必要的各个教学环节,但是,机械性的照抄照搬使得导学案变成了束缚教学思路的框架,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不同类型导学案的设计,才可以编写出真正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优秀导学案。
1.2 课堂主体错位。通过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导学案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导学案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导学案只是在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些许的变化,其本质与教案没有区别。教案的针对目标是教师,其主要内容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以及流程;导学案的针对目标是学生,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怎样进行知识的获取过程而展开的,其编写过程也是围绕着学生进行的。因此,教案与导学案的混淆容易造成课堂主体的错位,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1.3 导学案内容匮乏。规范的导学案编写流程应该是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先进行"初备",随后备课组的教师成员进行"集体备",教师在上课之前还要进行"复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续备",教师在课后还要进行导学案的"补备"。然而,在高中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師往往只重视导学案的外在教学形式,导致导学案没有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2.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2.1 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导学案教学方式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导学案的教学重点从传统的授课内容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借助于导学案可以更好的进行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与指导,更好的进行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第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创建了多层次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格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像法引导学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像与x轴的的交点,随后让学生们在讨论中理解函数y=f(x)计算零点的方程f(x)=0的实数根以及y=f(x)的图像与x轴之间的关系[1]。
2.2 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传统的课堂主体地位受到了挑战,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成帮助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是成为新课改的重要亮点之一。导学案是顺应新课改的课程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学习指导方案,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利用导学案的教学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们准备一张三角形状的纸片,在角上标注A、B、C,以A为起点作出一条直线AD,使得AD⊥BC,再以直线AD为对称轴将三角形ABC对折并撑至一定角度,再将整张纸片以BD和CD为底放在桌面上,将桌面看作平面α。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2.3 丰富导学案内容。丰富导学案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应该按照导学案的规范编写流程进行学案编写工作,不断丰富导学案的内容;第二、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导学案的设计编写;第三、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第四、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三维学习目标的把握,即知识、情感以及能力。
例如,在进行"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随后让学生们仿照这个方法针对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展开讨论,最终得出三角形中,每条边与它所对角的比相等的结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创新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丰富导学案内容的三个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优化策略,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赵忠彦.通过三个前置,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性导学案运用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06):34-36+57.
[2] 曲琰. "学习中心型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彭梦,1991年3月,女,湖北武汉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高中数学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