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与探索

2018-05-28樊薇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气动传动液压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阀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改变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是以密闭系统中的有压流体(液体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运动、动力或控制信号的一种传动方式,由于它的特性优良,在现代化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现代机、电、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2025要向智能化转化,智能制造结合工业三大技术数控、机器人、PLC,这三大技术中,PLC是控制部分,而机器人、数控都离不开液压与气动技术。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更好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这几年在《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改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教学目标的改变。

《液压与气动技术》中有很多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繁琐枯燥,类似于物理,学生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将来的工作中用的也不多,所以删减一部分,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用性。注重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原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教学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在理论学习后在实验室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采用多媒体教学,较之以前教学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前的学生,他们更务实,更在乎学的东西对走出校门后的他们是否有用,对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对老师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后的验证性实验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将原来的课堂搬到实验室,进行一体化教学,放弃原来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大量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践内容,更好地将职业岗位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例如:在第一堂课中,学生首先不是通过老师的PPT来知道什么是液压传动,而是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室的小挖掘机、铲运机来体验。实际操作体验过后再来引导学生学习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知道什么是液压传动,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在讲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时,直观地对着设备上讲解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等,不理解的再次操作看看,哪些是控制元件,它们分别可以控制什么,改变什么,执行元件是哪些,都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了液压系统五大组成部分及每一部分的作用,同时通过观察认识各类液压元件,不认识的通过元件上的铭牌来了解该元件的名称型号,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张嘴就问。例如:在讲解换向阀和换向回路的工作原理的时候,以往都是通过PPT图片和动画来进行的,学生有些能理解但印象不深、有些甚至不能理解。在一体化教室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进行实践操作,理论不懂,实践来补。工作原理通过PPT展示讲解后,再在实验台上自己搭建换向回路,自己操纵换向阀,不懂再问,教学效果非常好。

3、学时分配的改变。

以前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学时一般是理论课占90%,实验课占10%,实践时间太少太短。现在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各占50%,大大增加了实践课的学时。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4、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考试成绩加平时作业、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占70%~80%,有些学生理论成绩不行,但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这种学生因为理论基础差,无法得到一个比较好成绩,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死记硬背能力很强,但实际应用能力很差,虽然考出来似乎成绩很好,但是一到实践中就不行,这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现在采用的评价方式包含了理论、实践、出勤率,实践部分和理论考试各占40%,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出勤率占20%,这样即使是理论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也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通过实践能提高自己实际应用能力。

5、教师角色和要求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习,学习主动性不够。现在采用的一体化教学,学生起主导作用,老师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是不同的,理论不管实践、实践不管理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不好。现在的课程是教师理论实践一肩挑,理论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处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类液压、气动、甚至电气控制故障,教师不仅要懂液压、气动,还要懂电气控制、PLC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理论中难讲透讲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更简单明了地解决,同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在理论课中进行解释,这样也更容易发现理论教学中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不会出现理论实践脱节的情况。

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表明,经过改革后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学习中他们互帮互助,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參考文献:

[1]《液压与气动技术》主编 樊薇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樊薇,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液压与气压传动。

该论文是课题《高职基于“课岗对接”的《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气动传动液压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自制液压储气式氢氧燃料电池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医用气动物流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坚朗五金获得“传动器及门窗结构”发明专利
ZYJ-7液压转辙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新型自动张紧带传动一齿轮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