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引领 润物无声

2018-05-28黄倩欣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深化职业指导毕业生

黄倩欣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技能人才需求大增,而储备不足。对于我们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是难得的机遇。毕业生成了各类企业的“抢手货”。高级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过去侧重以简单的促进就业为目标的工作衍生为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为最终目的综合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以活动为载体,润物无声地深化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活动;深化;职业指导

党的十八大向我们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技能人才需求大增,而储备不足。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按照“十五”规划,中国高级技工的比例应当达到15%,目前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中国一些大城市技工缺口高达30%。

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一方面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比与高校毕业生,都愿意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再择业,普遍具有较正确的就业观念,符合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成为各类企业的“抢手货”。单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就已经持续多年达到98%。因此,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再是以简单的促进就业为目标的工作,而需要具体地、深入到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适应之中,以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为最终目的。

那么,职业指导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够最终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是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主动思考,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深化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如下:

一、重视职业指导,助推高效就业

职业指导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设计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帮助个体认识自己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分析环境因素,做出正确职业决策,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职业指导过程包含就业指导。从2010年开始,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并有向上发展趋势。机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更高于全校平均值。在我校2017年举办的2018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双选会中,实习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是5:1。这与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具体措施有:

1.设立完善的职业指导组织架构,确保职业指导工作常态化。为实现毕业生实习与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我院校一级设立了就业处,各个产业系均有顶岗实习专职教师,负责每年应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相关事务。另一方面,毕业班班主任配合顶岗实习老师,定期跟学生进在企业的实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习生活状态进行就业指导。

2.建立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从教学中落实职业指导工作。从确立《就业指导》课程开始至今已经十多个年头,经过老师们的不断摸索和沿革,我校已建立比较完整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即开设了适用于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毕业生量身订做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职业发展》选修课。务求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学习到相关的职业发展课程,最终能够从容面对初入职业世界的各种挑战。

3.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学校定期组织毕业班班主任召开顶岗实习管理经验交流会,在互相交流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总结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鼓励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供不应求,毕业生实习状况不断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人力资源市场对高技能人才求知若渴,高就业率对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来说,已不是新鲜事。于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状况不断:学生顶岗实习持续时间变短;频繁转换工作单位现象普遍存在;我行我素,在实习单位不辞而别情况增多等。学生的这些行为说明,过去的职业指导措施已不能满足高就业率毕业生群体的需要,究其原因有:

1.相对匮乏的资源投入,缺乏强有力的后勤支援。学校对职业指导的投入与其他教学方面的投入相比,所占比例极少。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场所、举行专题讲座、聘请专家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相关调查活动等经费不足而导致活动取消。

2.学生自我、职业定位偏差,忽略个人素质的培养。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大多只有17岁左右。社会阅历很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礼仪,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看不清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此外,社会舆论对技校生高就业率以及社会企业“技工荒”的报道存在夸大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要求过高,不能正确地为自己作好定位,工作不稳定、敬业心不强、责任心不高,频繁地跳槽,而单位则抱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

3.相对固定的职业指导模式,难以吸引学生关注。职业指导就其内容来讲,侧重职业认识、职业规划、政策宣读,指导应聘技巧及信息发布;就其方法和手段而言,以課堂教学为主,其次便是就业动员大会。职业指导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学生吸引力,效果欠佳。

三、活动引领、深化职业指导

1.以活动为载体,活化职业指导形式引导成为学习主导者。活动是职业指导的载体,形式各异的活动的举行,起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了解职业世界,从而主动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最终实现从学校到职业社会的顺利过渡。以下,为我校年度职业指导活动计划表。

年就业指导是工作的重点而到下半年工作重点则转移到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的介绍和引导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毕业生实习交流会、就业政策解读、职业能力大赛安排在上半年,而下半年则安排职业梦想演讲比赛。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活动时间,避免了因为时间的冲突而使学生无法参与活动,确保了活动参与者有相当的数量。

3.配合职业指导教学内容选择活动主题。新学年开学初,中职毕业班的同学任由比较多的学习任务比如要为考取职业资格证而准备,就业指导课也刚开始展开,于是,在设置职业指导内容上,我们选择了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活动主题,促使职业指导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同学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加强对职业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准确进行职业定位。

4.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活动参与对象。针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班学生,我们组织就业能力大赛,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强职业自信。针对刚到校的新生,举行优秀《职业生涯规划书》评选活动,激励同学们积极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5.以学生带动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我们请来学长,为在校学生介绍自己的实习工作经历。让学长与在校生的真切交流中学习和进步。其次,调动班级干部的积极情,鼓励他们多参与职业指导活动。让班干部影响全班,带动大家积极参与。三,每次活动都尽量让同学们全程参与,比如学生当主持,学生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活动组织工作。学生带动学生的方式,正面鼓励,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6.点、线、面三方面相结合,扩大职业指导工作的影响力。

(1)发展职业指导据点,成立职业发展社团。同学们以自愿为原则加入,他们经过系统的生涯规划、素质提升、职业指导、助人技巧等强化培训,成为职业指导积极分子。通过组织加油站成员开展职业讨论分享会,了解各班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认识,把握大家的思维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扩大职业指导的影响力,为同学们带来正能量。

(2)以专题活动为主线,强化职业指导教学内容。带动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思考,引导他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专业,从而意识到要确立自适合自己的职业反战目标。

(3)润物无声多层渗透全面铺开,宣传职业指导。在学生层面,积极鼓励同学们加入职业发展加油站,参加特训,然后让加油站的同学影响自己班级的同学。在教师层面,多与就业指导任教老师及班主任交流,让他们配合在课堂上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在学校层面,利用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展开职业指導。

高级技工学校现在的学生有突出的个性,喜欢张扬自我,向往自由而讨厌束缚。以活动为载体深化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选择了更自然地方式来传播知识,润物无声,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不知不觉地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了的职业能力,职业目标更明确了,也懂得了要科学地规划学习、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实现优质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深化职业指导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