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句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28王绍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不同点相同点现代汉语

王绍玉

摘 要:关于双重否定的研究由来已久,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单句结构的双重否句定没有分歧,而对于复句结构能否构成双重否定句,各家说法不一,笔者通过对《水浒传》中“无、没、非、不”四个否定词结合情况的梳理,发现二者具有很多本质上的相同点,如果否认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这些相同点很难解释。双重否定句可以以复句形式存在。关于教学研究,以往学者大多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此作一些粗浅尝试,希望拓宽教学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双重否定 现代汉语 相同点 不同点

★基金项目:本文受“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资助,编号为:2016YBJY04,深表谢忱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常常遇到单复句难以判断的两难情况,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无论谁都不能搞特殊化。”等,对于这些句子有学者认为是单句,有的学者则相反,有的教师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干脆避而不谈。丁声树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里指出:“一句话先后用两个否定词,如‘不能不去,‘没有人不去,‘非去不可之类,都是双重否定的句法。双重否定意思上是肯定的,不过跟单纯肯定不全一样。”(丁声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12月第1版,1980年12月北京第7次印刷,第200-202页。)《水浒传》中出现不少这样的例句,对此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二、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

两次否定谓语构成的双重否定,学界没有争议。《水浒传》中由“无、没、非、不”构成的双重否定句,考虑到语义内容、语表形式、语用和语气可分为以下几类[2]。(芜崧,重新认识“双重否定”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第110页)

(一)周遍式双重否定句

所谓周遍指说话人所说的人或事没有例外,语用上强调“都、全”,比相应的肯定句语气更加肯定,更加强烈。通常说话人会给定范围,或者是交际双方默认的某一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种组合形式:

第一,“无”与“不”组合。

“无”与“不”的组合在《水浒传》中有三种格式:“无不” “无……不……” “不……无……”。如:

(1)武松放声大哭,哭得那两边邻舍无不凄惶。(第二十六回)

(2)寺内众僧得鲁智深去了,无一个不欢喜。(第五回)

(3)他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都赶出去了。(第六回)

(4)家一日不可无主。(第四十八回)

例句(1)、(2)、(4)说话人给定范围;例句(3)属可以默认或可以想象的范围。结构上,例句(1)后一个否定词“不”否定“凄惶”,前一个否定词“无”否定“不凄惶”,两个否定词指向同一词语“凄惶”,构成否定之否定,最终对主语“武松”作否定性陈述。语用上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句(2)只是前一个否定词带有自己的否定支“一个”。

第二,“无”与“非”组合。

“无”与“非”的组合在《水浒传》中有两种格式:“无非”、“无……非……”。如:

(5)先生息怒,你来寻晁保正,无非是投斋化缘。(第十五回)

(6)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第九十五回)

第三,“没”与“不”的组合

(7)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第十六回)

以上七个例句都是两个否定词先后使用,都是前一个否定词直接或通过语义转换否定后一个否定词,都表达周遍性的肯定。周遍性双重否定句一个显著特点是前一个否定词是“无”或“没”,因为“无”和“没”与“有”构成绝对反义词,其间没有中间状态。

(二)能愿式双重否定句

能愿式双重否定表示能够、应该或可以做某事,语气比相应的肯定句委婉恳切。

“不”与“不”组合。

(8)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第十回)

(9)兄长不可不虑。(第六十四回)

(三)委婉式双重否定句

一般来说,委婉式双重否定句由若干个分句组成,以双重否定的形式陈述结果,前置句或后续句说明理由。也有三种形式:

第一,“非”与“不”组合。

(10)臣旧岁统帅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第八十二回)

(11)朱仝道:非是小人不赶,其实月黑了,没做道理处。(第十八回)

第二,“非”与“无”组合。

(12)非宋江等无心归降,……(第四十八回)

第三,“不”与“不”组合。

(13)此是山寨号令,不得不如此。(第四十七回)(复句)

与周遍式和能愿式相比,该类型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置于句首,使否定意义得到突出和加强,强调客观原因。如例句(10)、(11)两句前一个否定词“非”分别置于该句主语“小人” “宋江”前;例句(12)主语“臣”承前省略,“非”与“不”连用,突出否定意义,强调客观原因,推卸责任。

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后一个否定词以“不”为主,否定其后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果是否定词“非”,则具有判断性;如果是“无”,则否定名词。对前一个否定词似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上面三种形式六个例句,都表示相对委婉的语气,都强调客观原因,意在突出事情的结果不是个人主观意愿,推卸责任。该类型的双重否定句主要由“非”和“不”构成,“非”是一个否定性的判断,等于“不是”。“不V不”格式用例较多,“V”通常是能愿动词,语用区别较为明显。例句(11)、(12)强调外在原因,被迫无奈;例句(13)表示建议忠告。

三、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

《马氏文通》说:“弗辞” “连用相消,同乎正意。”(马建忠,1983:331);吕叔湘先生说:“一句之中上下两次用否定词就含有肯定的意思。”(中国文法要略,243);王力先生说:“否定词只用一个,已经够表示否定的意思若重复至两个则又转到正面。”(中国现代语法,1985:129)我们判断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否定词是不是构成双重否定,不只是生搬硬套上述有关双重否定的定义,同时看否定关系,分析两个否定词是否同指一个概念或同一个词,结果是不是表达肯定意义。(奥托·叶斯柏森,1988:480-481。转引范振强,肖治野,2010(2):78.)《水滸传》中由“无、没、非、不”先后两次否定主语使句子表达肯定意义,应该构成的双重否定句。它有以下五种结构形式:“无……不……”,“没……不……”,“没……没……” “非……不……”,“不……不……”。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句:

(14)人若无事,也不敢来相恼。(第五十二回)

(15)无三不过望(第二十二回)

(16)没巧不成话(第七十二回)

(17) 我却是没酒没本事!(第七十二回)

(18)非奉上司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第一百一十回)

(18)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第七十八回)

(19)“不得娘子言语,不敢擅进。”(第七十二回)

以上7个例句代表五种不同类型的双重否定句,有学者称之为“条件式”。对于这种双重否定,目前有不少学者表示反对,认为这类语句中两个分句中的否定词不构成否定之否定,有学者更直接把复句排除在双重否定之外。笔者认为这也是双重否定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同样符合“否定之否定”的条件。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不同分句的否定词是如何通过语义变换实现句法上的管辖,最终实现否定抵消,得出肯定意义。在这种双重否定里,否定词和否定只作谓语,对主语进行两次否定性陈述,最终实现双重否定,前后主语一致,且常常省略。例句(14),后一分句否定词“不”否定能愿动词“敢”,构成“不敢”,其否定语义指向行为动词“来相恼”,对“来相恼”进行第一次否定;前一分句否定词“无”否定“事”构成否定项“无事”,其否定语义仍然指向“来相恼”,从逻辑上说,构成否定之否定。从对主语的语义指向关系看,只是两次对主语作否定性陈述。语用上,表达肯定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不敢来相恼”是以“无事”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若无事”和“(人)也不敢来相恼”有语义上的关联,前者是后者的条件,两个否定词指向同一个被否定的概念(词),即该句的“来相恼”,否定内容所陈述的对象也是一致的,都是句子主语。就是“有事才来相恼”,这与单句形式“不能不来相恼”意义完全一致,只是后一分句主语“人”承前省略,语用上都表达肯定意义。例句(15)省略主语“我”。例句(16)可以看做无主语句式。例句(17)前一个否定项“没酒”对该句主语“我”第一次否定性陈述,后一个否定项“没本事”的主语同样是“我”,“没本事”以“没酒”为前提,两次否定性陈述实现肯定意义的表达。大家熟悉的例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句中两个“没有”不是各自独立的,后项以前项为前提,补出主语“我们”成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显然,两个否定项先后两次对主语进行否定性陈述而表达肯定意义。后三个例句只是否定词组合不同而已。例句(18)“非”可以理解为“没有”,整句是说“没有船,便不能征进”。有学者认为复句不能进入双重否定句,我们认为双重否定与复句不矛盾。双重否定是肯定与否定的问题,隶属于句子语气和用途分类,而单句、复句属于句法结构层面上的问题,二者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有学者提出复句进入双重否定,双重否定概念太宽,目前,这个“宽”与“窄”只能是个人感觉,难有统一的标准。

结构上,同一句话先后两次使用否定词,否定词的否定语义最终指向主语,无主句极少,省略主语可以补出。语用上表示肯定的意义。

不是一个句子含有两个否定词都是双重否定句,例句(20)、(21)这样的句子都不含双重否定结构,不是双重否定结构。两个否定项各自独立,它们既不构成否定之否定,也不先后两次对主语作否定性陈述,也就是说两个否定词既不同时指向同一个概念,也不同时指向同一个词,前后两个否定项不存在条件关系或假设关系。

(20)偌大一个少华山,恁地广阔,不信没有个獐儿,兔儿?(第二回)

(21)没水没浆做什么道场(第十七回)

从结构关系看,例句(20)“没个獐儿,兔儿”作“不信”的宾语;例句(21)“没水没浆”并列短语作该句主语。我们还可以使用删除否定词的方法加以检验,双重否定句删除否定词后,仍然成句,意义不变。如:例句(1)可改为“武松放声大哭,哭得那两边邻舍都很凄惶。”例句(14)可改为“人若有事,也才敢来相恼。”而例句(20)不可以改为“偌大一个少华山,恁地广阔,信个獐儿,兔儿?”。非双重否定句删除否定词后,或不能成句,或意思改变。

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两个否定词所否定的内容之间必须存在条件关系,应该符合下面的句式变换,即符合“只有……才……”格式。我们可以检验上述例句:

无三不过望 只有三才过望。√

没巧不成话 只有巧才成话。√

我却是没酒没本事! 我却是只有酒才有本事。√

非奉上司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

只有奉上司明文呼唤,才许擅自入城。√

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

贼居水泊,只有船才能征进。√

“不得娘子言语,不敢擅进。”

只有得娘子言语,才敢擅进。√

下面这样的例句不能进入该格式,则判断为非双重否定格式。

不信沒有个獐儿,兔儿? 只有信才有个獐儿,兔儿。

衙内心焦,没撩没乱 衙内心焦,只有撩才有乱。

前一个例句中的两个否定项为动宾关系,“没有个獐儿,兔儿”作“不信”的宾语;后一个例句“没撩没乱”为并列式动词短语作衙内谓语。形式上的不同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其内部逻辑关系是其本质区别。

四、结语

句法结构上,两种类型的双重否定异中有同,前者以单句形式出现,后者以复句形式出现(含紧缩复句);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两个否定词可以共用一个否定项,也可以各有自己的否定项。也就是前一个否定词直接否定后一个否定词及其所带的否定对象,如例句(1)“无”直接否定“不凄惶”;或者前一个否定词先否定自己的否定对象之后,再否定后一个否定词及其否定对象,实现否定之否定,最终表达肯定意义,如例句(2),“无”先否定“一个”,构成“无一个”再否定“不欢喜”。结构形式可以简单表述为:否定词1(+否定对象1)+(否定词2+否定对象2),否定词与否定其否定对象构成偏正关系或同时带有动宾关系,否定语义后指,两个否定词指向同一个内容,最终对主语作否定性陈述。前一个否定词多数具有动词性。复句形式双重否定中的两个否定词必须各有否定对象,构成两个否定项,前一个否定项以否定条件的形式否定后一个否定项,实现否定之否定,最终表达肯定意义。结构形式可以简单表述为:(否定词1+否定对象1)+(否定词2+否定对象2)。这就是说,双重否定结构允许两个否定词各有其否定对象。

如果删除否定词,语句仍然完整,且表示肯定意义,只是语气有所变化。如例句(1)可以改为“武松放声大哭,哭得那两边邻舍都很凄惶。”例句(14)可以改为“人有事,才敢来相恼。”其余例句可以类推,这充分说明二者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双重否定的共性。

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其否定语义后指,直接构成否定之否定,大家没有争议。其实,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同样通过否定之否定表达肯定意义,两个否定词分别与其否定对象构成两个否定项,前项正是后项实现的条件,前一个否定词通过否定后项的实现条件否定后一个否定词,最终实现了否定之否定,达到双重否定目的,表达肯定意义。这样看来,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有两个准入条件:一是前后项必须存在条件关系;二是两个否定词不仅具有否定作用,而且具有关联作用。

从两个否定词与全句主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看,二者同是对主语的否定性陈述。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先构成双重否定形式,然后对主语进行否定性陈述,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分前后两项分别对句子主语进行否定性陈述。只是复句形式的双重否定其主语常常省略,紧缩复句多为无主句而已。

二者在语用方面也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从上文所举例句看,都可以陈述自我情况,陈述第三人的情况,或陈述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等。只是单句形式的双重否定语用价值类型复杂一些,可以表示周遍、委婉、能愿;复句形式的雙重否定语用类型单一,只表示前者是后者实现的条件,因此,学者们称之为“条件型”双重否定。二者相同点是实质性的、主要的,不同的只是外在的、次要的。不能因为存在个性就否认其共性。

如果我们说复句形式不可以构成双重否定,那么,这些语法层面的共同点难以解释,二者同样达到双重否定的语用效果,只是构成双重否定的形式不同,应该按照双重否定的两种不同形式看待,这样分析才能解决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有关复句分析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12):200-202.

[2]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3(6):127-142.

[3] 靳玉乐.设计与大脑相协调的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4.

[4] 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猜你喜欢

不同点相同点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飞机与公共汽车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A Comparison between Oxford University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初中英语常见常考易混短语例解
大家来找茬
常见易混同义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