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监督体系

2018-05-28张采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教学质量互联网

张采芳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传统评教系统学生和教师不能实时互动的不足,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提出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监督体系,旨在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实时监督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对课堂教学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实时向老师反馈,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时评价中发现问题,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促使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结合当前实际不断更新,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实时监督;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9-0170-02

1前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和教育的生命所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见证,同时更是每位教师工作的使命所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管理部门、各个学校、各位老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及研究,制定了各种方案及策略,如于泽等[1]针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两个转变、四个全面、一个报告”的教学质量改进建议和营造教学评价氛围的思想,即从评价理念的转变、管理理念的转变,评价主体全、评价指标全、评价全程性、评价结果全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形成教学结果分析报告,通过评教可帮助教师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王薇[2]提出了基于学习性评价理论的课堂评价方法,认为课堂评价应作为一种工具,“无痕”地嵌入课堂教学中,与课堂目标相匹配。蔡红梅[3]等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构建了跟学校定位相匹配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多指标量之间存在的本质结构进行探索,获取一个结构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使用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完成了指标权重的确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课堂学习向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学习方式变革,尤其随着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信息成为一种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出现了微课、翻转课堂[4]、MOOC 等学习方式,但在一段时期内,大部分课程仍然实行的是传统的面对面授课,那么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评价同样不可忽略,本文旨在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时监督与改进策略。

2 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学校普遍采用的方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加强课堂管理,对老师、学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3)建立奖惩制定,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4)督导监督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入课堂,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5)学生及同行评教;6)传、帮、带策略,请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帮助、指导年轻的、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7)改革考核方式;8)举办教学竞赛。所有这些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教学效果同样不够理想。

在目前互联网+时代,各个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如果老师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起不到足够的吸引力、引不起学生的共鸣,那么即使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监督体系,对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同样起不到心理上的接受,即使出于威慑暂且接受,那么这种接受也只是暂时性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影响不大,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是:老师在课堂上挥汗如雨,声嘶力竭,学生在下边千姿百态,有偷偷玩手机的、有打瞌睡的、有窃窃私语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听课,但周围同学的举动多多少少会影响到附近的同学。

2.1 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进入了各家各户,对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时时刻刻都希望以网络为伴,加之互联网+的应用,网络资源应有尽有,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尽情娱乐,同时也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但网络信息有其特点,在给学生提供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上课时课堂纪律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2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5年,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马化腾对 “互联网 +”的解释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连接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5]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推广应用,互联网颠覆了人类的传统思维 ,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观点,千奇百怪的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延伸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他们产生着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有: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服务,扩大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提高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在提供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互联网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不健康内容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网瘾、不认真思考问题等。

2.3 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互联网 +”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迫使各行各业不得不進行变革,尤其对于教育行业[6-7] ,在互联网+环境下,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学习方式的出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学生转变观念,老师在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实施上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而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对教师的课堂进行理性的实时监督及反馈。

本文从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状为出发点,研究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体系,通过课堂的直接受益人--学生来监督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玩物—移动终端来监督课堂的教学情况,让一些移动终端不再成为课堂的干扰,而是一种监督课堂的工具,其目的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老师可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结合当前实际不断改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

3 实时课堂评教体系的建立

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网上评教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没有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课程的性质等进行评教指标的设置,而是千篇一律,所有课程都用同样的评价指标。同时,为了达到评教的目的,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评教中去,系统对学生的权限进行限制,每个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以后,在学校给定的时间内要对该门课程做出评价,否则期末不能查看该课程的成绩。这样的评教方式对学生、教师都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评价的结果也有失客观正确性。以下从评教指标的设置、评教系统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讨论。

3.1 分类指导原则

传统课堂教师是课堂内容的设计者,清楚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扩展理论知识还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提高创新及动手能力,或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对课程授课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评教指标的设置不能够千篇一律,采取统一的标准,应立足实际,考虑不同办学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课程应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

3.2 调研论证,构建科学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参阅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建立初步指标体系;问卷调查指标数据,收集各管理部门、教务部门、督导、专家、任课老师、学生等的意见及建议,收集大家关注的、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数据,并依据重要性设立不同权重,修订初步指标体系,完成首轮指标体系的构建;将首轮得到的评教指标让各个部门进行审阅,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经过几轮反复调研、修订,直到大家都确认合适为止。

3.3 构建一套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实时监督体系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不同,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不感兴趣似乎在所难免。怎样打破目前这种课堂注意力不高度集中的状态?该文所讨论的课堂监督与管理体系,在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同时,转变目前的课堂角色,使学生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求学。该体系包含如下内容:

A.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互动式评教软件,对不感兴趣的内容或听不懂的知识点实时和教师进行交互,软件自动对意见进行分类,当某类意见达到设定条数(条数根据学生人数设定)时,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如课间)查看学生的的意见及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适当调整。

B.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共享空间提前让学生了解上课内容,学生可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对教师的上课内容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需求。

C.教学手段:通过实时互动,强化了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然有所提升,学生最爱的移动终端不再用作课堂偷偷聊天、玩游戏的工具,而是将其作为监督教师教学的一个手段。

4 研究意义及其推广

本课题主要从目前的课堂教学出发,打破传统的期末“一评定分”[8]评教方式,通过课堂的直接受益人--学生来监督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玩物-移动终端来实时监督课堂的教学情况,让移动终端不再成为课堂的干扰,而是一种监督课堂的工具,其目的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老师对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结合当前实际不断更新,让学生愉快地接受。

本项目如果研究成功,将为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新的借鉴与参考,切实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可以将本项目在全院课堂教学中推广,进而可以将本项目的研究经验在兄弟院校间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泽,李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评论,2016(3): 86-88.

[2] 王微.基于学习性评价理论的课堂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8):12-14.

[3] 蔡红梅,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77-180.

[4] 宁本涛.“翻转课堂”的基本图景与问题审视[J].现代教育技术,2014 (12): 64-69.

[5] 馬化腾.马化腾两会提案大谈“互联网+”[EB/OL]. http://www.netofthings.cn/GuoNei/2015-03/5507.html

[6]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7] 杜亚丽. “互联网+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吉林教育,2016(6): 4-7.

[8] 邵小芬,徐敏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评教改革探究[J].教育导刊,2017(9):88-92.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教学质量互联网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