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翻转课堂+工作坊”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28王艳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工作坊慕课

王艳艳

摘要:本文首先对翻转课堂、工作坊两种教学模式作简要介绍,结合职业教育中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探讨分析了两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为新教学模式引入中职教育,对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工作坊;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9-0148-02

传统教学手段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了,从百年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模式到20年前的多媒体教室教学再到现在网络全覆盖的信息化翻转课堂,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教学手段、轻松互动的教学方式,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教学体系,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渐兴起的翻转课堂、慕课、工作坊这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如今已经在职业教育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形象生动,让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变得通俗易懂。对于学生主动思考、发展联想思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工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发挥出它最大的优势。

1 教学模式简介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其名字来讲,可以理解为将课前与课堂的教学颠倒。将课堂上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转换为学生课前的自学,而课后的复习提问转换为课堂上的教师答疑。这样的颠倒教学使学生转被动灌输为主动的兴趣学习,枯燥的课堂也变成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平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工作坊(WORKSHOP)实际上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模式,它建立在课堂之后,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职业教学中工作坊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现实工作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人力量单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工作份额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工作坊模式对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转换合适的工作方法、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2 翻转课堂教学实施

职业教育针对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学习兴趣不高,传统教学课堂学生被动学习,接受效率低,虽后来使用了多媒体设备教学,只能引发学生一时新奇,多则无益。因此教师借助于学校的硬件,研究在教学中将翻转课堂实际应用,并成立工作坊,将计算机教学的实操特性应用于实际,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实际工作中理解知识点及相关操作技巧,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再给予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掌握实际应用能力。

2.1 翻转课堂+工作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主要围绕如何操作,而作为学生学习时单纯复制教师操作,实际应用中稍有变化则无法应对,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并不善于思考,不能对教师提出更多问题。

翻转课堂与工作坊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是学生将课堂学习转为课前自学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课、查阅相关资料来主动学习下节课的内容,找出疑难点;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答疑解惑,结合任务驱动法教学,实现课程建构。课后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衔接起来,创设条件努力让学生参与一些计算机实践活动,增加锻炼机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发展需求的能力。两种模式相结合对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无疑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2 翻转课堂+工作坊模式的实施步骤

以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为例。根据计算机软件课程的特点,笔者将课程提前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学生自学、课堂教师解惑、课后实际应用三个阶段。

1) 课前学生自学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者,在具体实施前要作大量充足的准备工作,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標、本节课堂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知识点和学习大纲,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计算机软件学习重在操作,将相关教学内容分成知识点录制成慕课,每个视频时长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既把每个知识点演示清楚,也减少网络卡顿的问题。教师利用学校的硬件设备,在掌上通软件中先将以上准备内容全部上传到课程设置中,在课前发布通知任务并布置本节课课堂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自主学习。通过慕课可以将不懂的内容反复多遍的学习,找出自身的疑难点。

2) 课堂教师解惑

教师课堂上要定期检查学生自学预习效果。由于计算机软件教学是在机房实践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将课前预习时没有弄懂的问题先相互讨论,分小组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练习任务,此任务教师课前已发布,是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知识要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

课堂中,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先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实现自学互助,先行讨论解决课前疑问,教师给予点评;而后,教师引导各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查阅资料、寻求答案;提出实际解决方法。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类,系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认识,引导形成正确观念和思路。教师在课堂上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系统地加以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3) 课后实际应用

课后,教师回顾本次课堂教学效果并及时反思改进措施。结合工作坊进行拓展训练,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还没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者引申出来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学习库,让学生加强课后的知识拓展和对知识点的复习巩固,能够方便查找缺失的知识点,有效地避免教学的漏洞。及时依据学生的兴趣方向补充完善素材库,增强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动力与积极性。

3 翻转课堂与工作坊混合模式教学应用。

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PhotoShop软件设立相应平面设计工作坊,面向社会承接工作任务,由教师把关,首先将任务统筹分配,再分派给各小组,选出学习杰出者带领各小组团队作战,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实践,完成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在学习课堂内容时所料想不到的问题,再行讨论研究,从素材库中或网络中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应通过掌上通参与学生的在线实时交流讨论,解惑答疑,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各小组完成工作最后把关,以便交付使用。实现多方位互动的合作教学,以此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学生的成果付诸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翻转课堂+工作坊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是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理想效果的有效途径。翻转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真正实现了中职学生的工学结合。可以把课程的改革推向合理化,更具有科学性。另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更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便于分个体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是翻转课堂和工作坊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深入的探究,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结合信息化发展网络优势,既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扭转学生对网络上不良事物的依赖,一举两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欠缺,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应对学生日渐增长的需求:要熟悉网络制作,能设计制作大量优质微课,制定出更科学的、简洁的、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的教学计划。我们需要不断学习适应新角色的转变,才能将新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向士旭.基于“翻转课堂 + 工作坊”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33 (4) :94-96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蔡志全. 解析“翻转课堂”中的教师角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8).

[4]俞敬松,陈泽松.浅析 MOOC 与翻转课堂在“翻译技术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5]张结宜.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包装设计工作坊的教学模式[J].艺海,2017 (7) :126-128.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工作坊慕课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