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严肃的心对待碎片化阅读
2018-05-28张铖
张铖
2012年年底的时候,我拍摄过这样一个图片专题,叫作《地铁里的数字生活》。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开始大范围普及,微博、微信以及一些资讯类APP开始火热,人们在日常的地铁通勤中已经越来越少地去读书看报,而是习惯变成“低头族”,通过手机来了解信息、阅读文字。
五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个趋势更明显了,你可以随便找一个城市的地铁车厢去看看,一节车厢里很难找到一个捧着书本读书的人。很多人喜欢拿这个现象举例,说中国人不喜欢阅读,外国人在地铁上都在读书……实际调查一下你会发现,外国人在地铁里不是不想看手机,只是他们地铁里的手机信号实在不怎么好。
举这个例子,不是倡导大家去玩手机,而是表明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现象——智能手机在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用手机阅读算是阅读吗?碎片化阅读到底好不好?这些问题近年来讨论不休。
用手机阅读有什么好处
方便,这是最大的好处。你不可能时时带本书,但你一定会时时带着手机。现在手机已经承载了太多功能,微信上的公众号足够你了解很多讯息、阅读很多有些深度的文字。而那些阅读APP就像一个个虚拟图书馆,你可以按照喜好自由选择。当然,阅读体验肯定没有翻书本好,时间长了还有损视力,所以手机阅读没法取代传统阅读,它更适合打发、利用闲散时间,比如通勤路上、等人的时候、开会间隙等等。
手机阅读的另一个好处是利于标记和分享,你可以利用手机做出很好的摘录和随笔,感悟也可以随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
碎片化阅读并不是一件坏事
很多人都说,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的碎片化阅读,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导致人们缺少思考,是“浅阅读”。诚然,碎片化阅读有它的固有缺点,阅读书籍和长文章仍然非常有必要,但把碎片化阅读当成洪水猛兽就有点走极端了。
思考主要取决于阅读者本人,而非文本。一个醉心于阅读、在传统书本阅读里汲取营养的人,应该不太会排斥碎片化阅读,至少能让他在空閑时间了解更多信息;一个根本就不喜欢读书、一年连一页纸都不会去看的人,碎片化阅读多少还能让他接触阅读这件事。况且,碎片化阅读其实也没有那么零碎,还是取决于你选择什么去读,手机上依旧可以看严肃文章、专业作品。
更何况,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早已是碎片化阅读,这是一个短期内不可改变的事实。这并不是坏事,至少并不绝对是。真正的坏事,是我们一直没有认真地去对待碎片化阅读这件事。
不妨问自己,碎片化阅读真的价值很低吗?我觉得不是。移动互联网已经如此发达,可以在手机上选择阅读的内容太多太多,总有适合你的。我自己也喜欢书本阅读,它更适合在安静的需要思考的时候进行,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我很难集中精力进行严肃阅读,这时候反而碎片化阅读更有用,至少能让人看进去。
手机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它是碎片化阅读最好的载体。要知道,很多人此前连碎片化阅读都不去接触,或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或是因为没有阅读意愿,智能手机多多少少让很多人开始阅读。阅读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力量,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能被碎片化阅读触动,有些自己的理解,也是一件幸事!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智能手机不是导致人们放弃书本的罪魁祸首吗?以前没有智能手机,大家都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现在都沉迷于玩手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对于这种说法,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诱惑这么多,如果因为一个手机就不阅读了,这定力未免也太差了点儿。以前没有手机,也还有电脑游戏、网络等其他诱惑,不能把不阅读的罪名加到手机头上,毕竟,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在这里为碎片化阅读正名,并不是呼吁大家放弃书本阅读。传统的长阅读不可取代,碎片化阅读只是一个补充,它在全民阅读时代的推进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真切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对待碎片化阅读,怎么样阅读取决于我们自己,用一颗严肃的心对待阅读,那么我们通过手机读到的,也会是严肃认真的作品,也会产生有效的思考和感悟。
张 铖 推荐
我是一名新媒体从业人员,可能是出于职业习惯,我一天之中有两三个小时都在通过手机阅读文字。我的微信里关注了近50个公众号,每天必看的有这么几个:新闻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了解最新、最热的新闻;阅读类——“理想国”“视觉志”“新世相”和“有束光”;专业知识类——“金融市场部”,了解金融经济信息,“AI蓝媒汇”,了解传媒行业信息,以及了解科技信息的“AppSo”;娱乐类——“魔咒”“Sir电影”。这些公众号基本能覆盖我的全部阅读需求。
除此之外,我会在上下班路上戴上耳机听“新世相读书会”,这是一个有声书小程序,将一本书浓缩到20分钟左右讲解出来,效率很高,我能最快地知道这本书讲什么内容,如果感兴趣,可以买回来详细阅读。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不仅能最大化利用空闲时间,精练的讲解和总结也能让我迅速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