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文献所记官话音系及其性质

2018-05-28

语言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阳平西语官话

陈 伟



童文献所记官话音系及其性质

陈 伟

(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童文献自1869年至1873年在巴黎先后出版了五部反映汉语官话的著作,这五部著作的罗马字拼音方案相同,音系一致。文章根据罗马字拼音材料,整理出它所反映的声韵调系统,并进而论证该音系的性质。

童文献;《西语译汉入门》;西部官话;西南官话;北京官话;南京官话

一 童文献及其汉语官话著作

童文献(Paul Perny,1818-1907),又名童保绿(号“文献”)。法国人,1846年进入外方传教会修院,次年赴贵州。白主教(Albrand)于1853年去世之后,他便以资深传教士的身份主持该传教区。他定居贵阳,1855年他于贵阳设立了一家药店,又在大定设立一家,又在安顺设立一家。他在贵阳于教堂附近购置了一块地产,以建造一座基督教少女修院。1869年回到法国并在那里印制了法文-拉丁文-汉文词典。1872年退出了外方传教会①(荣振华等2010:960)。其间1865年在川东传过教,1869年在川西传过教(Adrien Launay 1908:531)。

童文献回到巴黎后,除了印制法文-拉丁文-汉文词典外,相继还出版了其他几种汉语官话著作,目前所能见到的这类著作共有五种:(1)《西语译汉入门》(1869),即法文-拉丁文-汉文词典;(2)《中国俗语》(1869);(3)(《汉拉对话集》,1872);(4)《西语译汉入门附录》(1872);(5)《西汉同文法》(1873)。其中《中国俗语》、《西汉同文法》、《西语译汉入门》和《西语译汉入门附录》四书可视作姊妹篇。据《西语译汉入门》“前言”介绍②,该词典编撰工作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汉语实用语法;第二部分是官话口语词典;第三部分是“附录”,即一些无法收入字典正文部分的关于中国的重要资料,如帝国朝代表、中国的学校、百家姓等内容。作者原本打算将三部分内容编成一卷,在听取了众多专家意见后,又决定编成两卷:一卷是《语法和附录》,另一卷则是《词典》。而实际情况则分成了四卷,《语法和附录》一分为二,即《西汉同文法》和《西语译汉入门附录》。《词典》也一分为二,即《中国俗语》和《西语译汉入门》。这四部著作反映的应该是当时的实际语言,因为书名就有明示,《西语译汉入门》、《西语译汉入门附录》标有“口语官话”(langue mandarine parlée)字样,《西汉同文法》也标有“口头语言”(langue orale)字样。而《汉拉对话集》则有点特殊,该书虽为练习口语而编,但并非作者原创,语言材料也非出自当时。童氏介绍说:“这些对话的原文是出自1722年广东的一个城市,是一个不知名的作家选编的。”又说:“为了使这些文体更符合我们当今的使用习惯,我们对此作了一些微调。”“在《对话集》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汉语原文中说话者所属省份的当地表达法。”(Paul Perny 1872a:ⅱ-ⅲ)可见《汉拉对话集》的语言与其他四种有别,但语音系统则无差异。

童文献这五部著作所采用的拼音方案相同,作者对此也有简要说明:“我们在本书中的拼写采用的是《汉法词典》()中的拼写法,这种拼写法只是一个大概的音而已,这是由在中国的老传教士们在其最权威的出版中采用的。”(Paul Perny 1872a:ⅳ)“在我们的《法-拉-汉词典》(Dictionnaire Français-Latin-Chinois)中,汉字的拼写法遵循了以前中国传教士以及现在大多数教廷代表的拼写法。我们有P. d’Incarville神父的手抄本词典,这本词典现在在M. G. Pauthier手里。”(Paul Perny 1873:38)这里提到的《汉法词典》()是何书童氏未作说明。《法-拉-汉词典》()即《西语译汉入门》。P. d’Incarville,即汤执中(1706-1757),法国人,入华耶稣会传教士,1752年曾在北京完成一部《法汉词典》(费赖之1995:833-834)。从童氏的说明可以看出,他所采用的拼音方案是以法语正字法为基础的。

考虑到这五部文献的拼音方案相同,音系一致,因此笔者在归纳音系时主要依据内容最多的《西语译汉入门》,必要时再参考其他文献。《西语译汉入门》包括:(1)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信;(2)“致读者”,介绍词典包含的内容;(3)前言;(4)词典正文。词典正文如书名所示,先列法语,再列拉丁语和汉语。汉语部分都注有罗马字拼音。至于这些罗马字拼音的具体发音,我们主要依据《西汉同文法》第39-48页列的一份汉语音节及例字表。该表列举的汉语音节如果有相当的法语音就作了比附,如“cha”(沙)比附“chameau”[ʃamo],若无则空缺。

二 声母系统

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 表1

p[p]布步别pᶜ[pʰ]怕爬盆m[m]明马灭f[f]方服壶 t[t]到道地tᶜ[tʰ]通同铎n[n]年严南l[l]立难彙 ʦ[ʦ]在节争ʦᶜ[ʦʰ]秋从初s[s]僧西生 tch[tʂ]张专蒸tchᶜ[tʂʰ]丑床春ng [ȵ]义泥疑ch[ʂ]山烧常j[ʐ]人润日 k[k]告街结kᶜ[kʰ]开看狂g[ŋ]硬奥爱h[x]黑鞋衔 [tɕ]鸡君近[tɕʰ]恰劝旗[ɕ]兄喧县 [0/]云武外

说明:“ᶜ”表示送气音,原文都标在声调旁边,这里改在声母的右上角。

声母特点:

(一)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分[ʦ ʦʰ s]、[tʂ tʂʰ ʂ]。[ts]组用ʦ、ʦᶜ、s拼写,[tʂ]组用tch、tchᶜ、ch拼写,如:资ʦē[꜀ʦɿ]≠知tchē[꜀tʂʅ],慈tsêᶜ[꜁ʦʰɿ]≠池tchêᶜ[꜁tʂʰʅ],思sē[꜀sɿ]≠诗chē[꜀ʂʅ]。从分布看,读[tʂ]组的为古知、庄、章组字,读[ʦ]组的为古精组和部分知、庄组字。古知庄组字读[ʦ]组的如:摘ʦĕ˙、宅ʦĕ˙、择ʦê˙ᶜ/ʦĕ˙、争ʦēn、生参sēn、省sèn、师sē、事sé、士sé、绉皱ʦóng、虱色sĕ˙、初ʦōᶜu、锄ʦôᶜu、助ʦóu、梳sōu等。知庄章分[ʦ]、[tʂ]的类型与熊正辉(1990)所说的“南京型”相近。

(二)古见晓组声母,该词典不论洪细音字,都用“k、kᶜ、h”拼写。但笔者认为“k、kᶜ、h”的实际读音应有洪细之分。据《西汉同文法》音节及例字表,k开头的音节,只有洪音字有可比附的音,如“kan”(甘)比附“canon”[kanɔ̃],“kao”(高)比附“kaolin”[kaɔlɛ̃],细音字则无。这说明细音字音节前的k应不读[k]。因若是读[k],有些细音字音节法语是有对当音的,如“kio”(脚)就可比附“kiosque”[kjɔsk](亭子),但作者并没有这样比附,说明此时的k并不读[k],也即法语没有与之对当的音,因此笔者认为细音字的k应该是读舌面音[tɕ]。h开头的音节,不论洪细音字,都没有可比附的音。这是因为法语中h若处在音节开头,实际是不发音的。但童氏对h有一个“注释”:“在汉语里,h在ɑ,e,o之前是呼气音(aspiré);在i之前发音如同s一样是摩擦音并带有轻微的腭化(légèrement mouillé)。”(Paul Perny 1873:40)据此,h在细音字前应读擦音[ɕ]。这样,见晓组声母的实际读音应分[k kʰ x]和[tɕ tɕʰ ɕ]两类。

(三)分尖团音,如:津ʦīn≠斤kīn,秦ʦîᶜn≠禽kîᶜn,新sīn≠欣hīn。

(四)在ou[u]前晓匣母字有f[f]、h[x]两种拼写法,如:壶hoû(57页)/foû(57页)、虎hoù(31页)/foù(38页)、户hoú(57页)/foú(31页)等。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有些方言只有f[f]一读,而有些方言又分f[f]、h[x]所致,这在19世纪后期的川南方言中也有类似情况(参见陈伟2016)。在非ou[u]前,晓匣母读[x],非组读[f],如:法fă≠划hoă,飞feȳ≠灰hoūy,饭fán≠换hoúan,风fōng≠烘hōng。

(五)鼻音声母n、ng、g三者总体分布是:n与介音为[i]的音节相拼,ng与单元音[i]相拼,g与洪音相拼,n、ng来自古疑母、泥母、娘母字,g来自古疑母和部分影母字。但《西汉同文法》音节表中并未列ng声母,而只列g和n,洪音字前的ng归入g,细音字前的ng归入n。在《西语译汉入门》中确实存在极少数ng与g、ng与n两可的情况,如:偶ngeòu(6页)/geòu(72页)、呕ngeòu(171页)/geòu(20页)、坭/泥ngŷ(57页)/nŷ”(20页)、仪ngŷ”(74页)/nŷ(33页)、疑ngy̆”(72页)/ny̆(279页),等等。还有“我”“恶”二字,在童氏的五部著作中多次出现,但分别都是拼作“ngò”和“ngŏ”。但大多数情况ng还是只与单元音[i]相拼,因此我们主张洪音字前的ng与g同,细音字前的ng独立,读音拟为[ȵ],与g[ŋ]、n[n]对立。

(六)与普通话相比,有少量字音较为特殊。如禅母字“常尝châng”“晨辰chên”读擦音[ʂ]声母,云以母字“荣yûn”“容镕yông”读零声母,以母字“孕jouén”读[ʐ]声母,古全浊声母字“族又音ʦoŭᶜ”“铎又音tôᶜ”“择又音ʦĕ˙ᶜ”“跪又音koùᶜy”读送气音声母,书母字“伸”读tchēᶜn,匣母字“彙又音loúy”读[l]声母。

三 韵母系统

韵母(48个,ɿ、ʅ算作一个,舒声韵33个,入声韵15个) 表2

e[ɿ/ʅ]资此/知纸y[i]鸡弟衣被ou[u]古锄怒做iu/yu[y]居虽/鱼雨 a[a]拿茶马欛ia/ya[ia]加下/亚桠oua/oa[ua]耍挖/瓜 o[o]③哥鹅婆窝 e˙[e]扯者射ie˙/ye˙[ie]夜借且谢 eul[ɚ]儿而耳二 ay[ai]爱街揩灾iay[iai]解懈孩界ouay/oay[uai]乖快/坏 ey[ei]飞车妹眉ouy[uei]水雷桂吕 ao[au]少咬老告iao/yao/eao[iau]搅晓/要/料 eou[əu]口手斗漱ieou/yeou[iəu]九牛/有忧 an[an]山产安衔ien/yen[ian]天尖/烟眼ouan[uan]短算铲完uen/iuen/yuen[yɛn]全/弦/院铅 en[ən]④跟庚任硬in[in]银音鹰倾ouen[uən]准纯绳孕iun/yun[yn]寻旬/荣永 ang[aŋ]刚掌窻邦iang/yang/eang[iaŋ]讲/阳/两良ouang/oang[uaŋ]王撞光/谎 ong[oŋ]蒙朋烹某iong/yong[ioŋ]凶穷/用容 ĕ[ʅʔ]职喫失十y̆[iʔ]立笔息/一oŭ[uʔ]肉物族烛ioŭ/yŏu[iuʔ]俗屈/欲 ɑ̆[aʔ]杀答八插iɑ̆/yɑ̆[iaʔ]甲瞎/鸭压oŭa/oă[uaʔ]袜挖/刷 ouăy/oăy[uaiʔ]或/或惑 ĕ˙[eʔ]舌贼麦惹iĕ˙/yĕ˙[ieʔ]别跌洁/葉ouĕ˙/oĕ˙[ueʔ]國槨/或uĕ˙/iuĕ˙/yuĕ˙ [yeʔ]绝/血/月 ŏ[oʔ]各角鸽没iŏ/yŏ[ioʔ]脚学略/约

说明:①有些韵母有两三种拼写法,上表用斜线隔开。②元音上的符号“˘”既表入声韵,又表入声调。③主元音、韵尾[i],用y拼写,介音[i]若是零声母用y,非零声母则用i拼写。④u、iu作介音时无差别,都是拼写的[-y-]。⑤字母e拼写了三个音:与ʦ[ʦ]、tch[tʂ](含j[ʐ])组拼时是 [ɿ/ʅ];在eou中是[ə];与l[l]拼时是[i](leou除外),故eao-iao、eang-iang两两相同,这是沿用了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拼写法。右上角加一点的e˙是[e],但有时也没加点,这应该是拼音方案不严谨的表现。⑥单元音o和ou不同,但介音o和ou相同。据《西汉同文法》音节表“choang”(霜)比附法语“chouan”[∫wɑ̃](39页),“loui”(雷)比附法语“louis”[lwi](43页),作介音的o和ou并无差别,都是[-u-]。而且《西语译汉入门》有不少字就有o和ou两种拼写法,如“耍”既作“choà”(8页),又作“choùa”(20页),“坏”既作“hoáy”(1页),又作“hoúay”(23页),“状”既作tchoáng(9页),又作tchoúang(28页),等等。但ouy、ouan、ouen三韵却只有ou一种拼写法⑤。

韵母特点:

(一)童文献所记官话音四呼齐备,但与普通话相比又有一些差异:第一,中古臻摄合口一等(舒声)端、泥、精组字,合口三等(舒声)来母字读开口呼[en]。如:顿钝tén、屯têᶜn、嫩lén、论lén、伦轮lên、尊ʦēn、村tsēᶜn、存tsêᶜn、孙sēn等。也有少量开口呼仍读开口呼的,如:吞tēᶜn、窗又音tsāᶜng、浮又音feôu、漱肃甘肃seóu等。第二,中古入声药、觉韵泥、精、见、晓、影组字读齐齿呼[ioʔ],如:略liŏ、爵嚼tsiŏ、确tsiŏᶜ、削又音siŏ、脚觉kiŏ、雀kiŏᶜ、学hiŏ、约药yŏ等。入声屋韵精、见、晓、影组字读齐齿呼[iuʔ],如:足tsioŭ、俗宿星宿续又音sioŭ、局鞠kiŏu、曲kioŭᶜ、畜hioŭ、育狱欲浴yŏu等。臻摄的“屈又音kiŏᶜu”、梗摄的“疫yŏu”也读[iuʔ]。另外蟹摄的“壻女壻sý”读齐齿呼[i],这应是保留了《广韵·霁韵》“苏计切”读法。第三,中古蟹摄合口一等、止摄合口三等泥组字读合口呼[uei],如:雷loûy、垒loùy、累内类泪loúy等。此外山摄的“铲又音tchoùᶜan”“院又音oúan”读合口呼[uan],梗摄的“橫又音houên”、曾摄的“绳choûen”“孕jouén”及深摄的“任又音juén”读合口呼[uen]。第四,中古止摄合口三等字“虽siū”“遂又音siú”读撮口呼[y]。少量梗摄合口三等字读撮口呼[yn],如:荣营又音yûn、永詠yùn、倾kiūᶜn等。

(二)见晓组二等字有[iai]韵母,如:界kiáy、解又音kiài、孩hiâi、懈hiái等。

(三)曾、梗摄字收[-n]尾而不收[-ŋ]尾。流摄有几字收[-ŋ],如:谋mông、亩某又音mòng⑥、绉皱tsóng。

(四)有卷舌元音[ɚ]。根据童文献对“儿”字发音的描述:“这个词最开始会让新手深深的感到挫折,因为他还没有掌握汉语的舌位;但是如果他把舌头卷成半圆顶住上颚,他一下子就可以很好的发出这个词语了如果他把舌头卷成半圆顶住上颚,他一下子就可以很好的发出这个词语了。”(Paul Perny 1873:31)这说明“儿”读的是卷舌元音[ɚ]。

四 声调系统

声调(5个,数字是《西汉同文法》的标号) 表3

1. ā阴平巴漂飞丹胎灾猜叉司高声温4. à去声大太丈账试是震剑意易四事 2. â阳平爬文人移时迟烦红粱圆柴淳 3. à上声马考少感想厂枣巧软友耳纸5. ă入声答达一失葛叔蜀学雪择肋俗

说明:①单字调有五个,其标识方法采用的是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使用的五种调号⑦;②调号都标在元音上,但标识位置不是很固定,甚至同一个字就有几种标法,如“耍”字,有choà(8页)、chòa(24页)两种标法。

声调特点:

(一)对于五个声调的情况,《西语译汉入门》第432页有一个简介,《西汉同文法》第27-29页则有更为详细的描述。按童氏的介绍:汉语中的声调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声调叫做平声,也就是平的声调,声调既不上升也不下降。第二类声调叫做仄声,就是声调上升或下降。第一类声调又分为两种:“上平”,也就是高平调;“下平”,也就是低平调。第二类声调又分为三种:(1)上声(升调),在音的末尾上升,就好像一个人用一种带冒犯的语气拒绝性地说出“NON”这个字时,其他人重复他这个“NON”时提高声调时的发音。又或者就像我们从ré唱到sol(按,即音乐中从“2”唱到“5”)一样。(2)去声(降调),我们使声音下降,就好像一个孩子表示一种强烈的遗憾时发“oui”这个词中的“i”一样。又或者就像我们从sol个音唱到ré一样。(3)入声(收音),就是把声音很快收起来,就像我们以某种方式吞了这个音一样;就像一个人说话时因为惊讶或者对谈话者表示尊敬,而导致最后一个音被打断的感觉。总之,就是我们发了一个短音节。这第五个声调不包括鼻音。同样,为了使一个字的鼻音消失,汉语中习惯发“入”声或短音。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五个声调的大致情况:上平,即阴平,高平调;下平,即阳平,低平调;上声,低升调;去声,高降调;入声,促声,应该有[ʔ]韵尾。

(二)入声有点复杂,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入声字读作阳平的,如:汁tchê、时chê、插tchāᶜ、察tchâᶜ、拏lâ、刮koûa、押yâ、薄pô、脱tôᶜ、盒hô、莫mô、忽hoû/foû、毒toû、属choû、诀kiûe、敌tŷ、笠lŷ、激kŷ等。(2)有入声字读作入声、阳平两调的,如:疑ngy̆/ny̆/nŷ、律liŭ/liû、泊pŏ/pô、铎tŏᶜ/tôᶜ、或惑houăy/houây、血hiuĕ˙/hiuê˙、木mŏu/moû、睦moŭ/moû、拂foŭ/foû、屈kiŏᶜu/kiôᶜu等。也有阳平字读作阳平、入声两调的,如:芽/牙yâ/yă。(3)有阳平字读作入声的,如:茶tchăᶜ、炉loŭ、奴loŭ、无oŭ、罗lŏ、螺lŏ、磨mŏ、遗移y̆、蛇chĕ˙等。(4)其他。有少量入声字读作阴平、上声、去声的,如:挖oūa/ouă、直tchè/tchê、耍choà、刷choùa/choŭa/choă、泊又音pé˙、邪sié˙/siê˙、式ché、筑tchoú/tchoŭ、署choú等。也有阴平、上声、去声读作入声的,如:蜘tchĕ、遮tchĕ˙、奢chĕ˙、羽yŭ、窨y̆n、熨yún/yŭn等,而“窨”“熨”将阳声韵拼作入声韵应该是误记。

五 童文献所记官话音系的性质

前文已指出,童文献的五部官话著作,虽然其语言材料并非都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但其音系是一致的。那么该音系反映的到底是何处语音呢?若按Joseph Edkins(1864:8-9)划分的官话:北京官话、南京官话和西部官话,那么该音系又属何种呢?单从童氏传教经历看,从1847年赴贵州到1869年回国,他主要是在贵州传教,而且定居在贵阳,其间也在过四川,那么该音系反映的应该是19世纪中期贵州和四川的官话语音系统,亦即当时的西部官话语音系统。事实也的确如此,通过对比时间相近的西部官话、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音系,该音系明显与西部官话的共同点多而与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的共同点少。

先看与Plusieurs Missionnaires du Sé-Tch’oūan Méridional(1893)和Adam Grainger(1900)所记西部官话音系的异同(参看陈伟2016,甄尚灵1988),三者声母相同,韵母小异,即童文献所记多一个入声韵[uaiʔ](或惑),少一个舒声韵[ye](靴茄)。多出的入声韵实际上是“或惑”的又读音,是方音差异,因为这二字西南官话普遍读[꜁xuɛ],但也有读[꜁xuai]的,比如贵州毕节方言及与之毗邻的云南镇雄方言(参见明生荣2007:111,邓天玲等2003:399);而少掉的舒声韵,童氏则拼作“靴hiuĕ˙”“茄kiĕ”⑧归入了入声韵,这可能是童氏误记。如此看来三者韵母其实基本相同。

再看与Thomas Francis Wade(1886)所记北京官话和Karl Hemeling(1907)所记南京官话音系的差异。声母方面,如泥来母字在洪音前分不分[n]、[l]?童氏不分,而其他二者分;晓匣母在[u]前分不分[x]、[f],童氏有分和不分两种情况,而其他二者全分。韵母方面,如中古臻摄合口一等(舒声)端、泥、精组字,合口三等(舒声)来母字读是读开口呼还是合口呼,童氏读开口呼,而其他二者读合口呼;曾、梗摄字收是[-ŋ]尾还是收[-n]尾?童氏收[-n]尾,而Wade收[-ŋ]尾,Hemeling收[-n]、[-ŋ]两种尾;流摄的“谋某亩绉皱”是否收[-ŋ]尾?童氏是,而其他二者不是;“虽遂”是与“须叙”同音还是与“岁碎”同音?童氏与“须叙”同音,而其他二者与“岁碎”同音,与“须叙”同音的现象周及徐(2005)认为这正是西南官话的特点。

还有部分字的读音,如:备pí[pi꜄]、壻sý[si꜄]、窗又音tsāᶜng[꜀ʦʰaŋ],做ʦoú[ʦu꜄]、彙又音loúy[lui꜄]、孕jouén[ʐuen꜄]、院又音oúan[uan꜄]、铅yûen[꜁yen]、荣又音yûn[꜁yn],等等。这些读法不见于Wade(1886)与Hemeling(1907)的记录,但却见于前文提到的西部官话文献。

以上比较显示,童氏所记官话音系更近于西部官话。而且这些音系特征当代川黔地区的西南官话也很常见(四川大学方言调查工作组1960,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

声调则有点特殊,不像是西部官话的调型。因为比童氏略早的Joseph Edkins(1864:18)所记当时西部官话代表成都和华阳的声调,上声为上-快-降调,去声为下-快-升调,与当代西南官话上声大多数为降调、去声大多数为升调一致,但童氏描述上声为升调、去声为降调,正好与之相反。这样看来,童氏所记可能是沿用的别人的说法,描述的是别的官话。但是入声与阳平的关系,又显示它与西南官话具有一致性,因为西南官话就是按入声归阳平这一条件划分的。Joseph Edkins(1864:9,19)已经指出当时西部官话入声归阳平了。童氏所记部分入声字读作阳平,部分入声字有入声、阳平两读的现象,即说明当时部分西部官话的确是入声归阳平了,Edkins的说法可信,但也不能说当时整个西部官话入声都已经与阳平合流了,应该只是部分地区。而部分阳平字又读作入声,可能是入声与阳平相近而导致的误记。

至于入声读作其他非阳平声调的,数量较少,可能是误记,也可能是实际语音,还有可能是夹杂了其他官话,因为西南官话区只有入声归阴平和去声,而无归上声的现象⑨。

还有就是童氏所记官话音系并不是某一地的语音,而是一个综合音系,这可以从“或惑”等字的异读音得到证明,因此其声、韵、调反映的是当时西部官话的一个总体数目,部分地区可能会没有这么多。

综上,童文献所记官话音系是一个综合音系,总体上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西部官话的语音情况,具体来说是川黔地区的西部官话语音情况,其中也可能杂有其他官话语音。

童文献每部著作错误都较多,汉字、罗马字拼音均有。以《西语译汉入门》为例,汉字错误如:“过分”误作“遇分”(5页),“靠住”误作“靠佳”(12页),“钩子”误作“钧子”(16页),“好歹”误作“好夕”(21页),“壁虎”误作“塾虎”(31页),“那样”误作“邢样”(34页),“普济堂”误作“晋济堂”(35页),“起头打仗”误作“起头仗打”(65页),等等。罗马字拼音错误如:“咬狗~”误作“kiáo”(3页),“抓~倒”误作“koūa”(8页),“撐~子”误作“tchàng”(30页),“黨结~”误作“tòng”(87页),等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时常也标错,如:“坑推人下~”误作“kēn”(3页),“强~勉人吃酒”误作“kiàng”(54页),“窓~户”误作“tsāng”(80页),“草狗要走~”误作“tsào”(81页),“贱卑~的样子”误作“tsiéᶜn”(3页),“街十字~”误作“kāᶜi”(71页),“皱揉~”误作“tsóᶜng”(83页),等等。好在不少错误可以根据法语、拉丁语、罗马字拼音或者异文进行校正。尽管如此,童文献的五部著作仍然能为我们了解19世纪中期的西南官话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

陈伟 2016 《华西官话汉法词典》与19世纪后期川南方音,《方言》第1期。

邓天玲、黄吉昌、王琼 2003 《威信镇雄方言志》,云南民族出版社。

邓英树、张一舟 2010 《四川方言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赖之 1995 《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

贵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8 《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刘鼎寅、韩军学 2005 《云南天主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

梁德曼、黄尚军 1998 《成都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明生荣 2007 《毕节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荣振华、方立中、热拉尔·穆赛、布里吉特·阿帕乌 2010 《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耿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川大学方言调查工作组 1960 四川方言音系,《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

涂光禄 2011 《贵州汉语方言特色词汇编》,贵州大学出版社。

熊正辉 1990 官话区方言分ts、tʂ的类型,《方言》第1期。

杨时逢 1984 《四川方言调查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甄尚灵 1988 《西蜀方言》与成都语音,《方言》第3期。

周及徐 2005 巴蜀方言中“虽遂”等字的读音及历史演变,《中华文史论坛》第4期。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 2001 《成都方言语法研究》,巴蜀书社。

Chrétien Louis Joseph de Guignes 1813(《汉字西译》). Paris: L’imprimerie impériale.

Edkins, Joseph 1864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董方峰、杨洋译《汉语官话口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Grainger, Adam 1900(《西蜀方言》).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Hemeling, Karl 1907,Göttingen: Druck der Dieterich’schen Univ.-Buchdruckerei.

Launay, Adrien 1908. Paris: Ancienne Maison Charles Douniol.

Perny, Paul 1869a(《西语译汉入门》). Paris: Librairie de Firmin Didot Frères.

Perny, Paul 1869b(《中国俗语》). Paris: Firmin Didot Frères.

Perny, Paul 1872a

Perny, Paul 1872b. Paris: Maisonneuve, Ernest Leroux.

Perny, Paul 1873. Paris: Maisonneuve, Ernest Leroux.

Plusieurs Missionnaires du Sé-Tch’oūan Méridional 1893. Hongkong: Imprimerie de la Société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

Wade, Thomas Francis 1886. Shanghai: The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张卫东译《语言自迩集: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刘鼎寅等(2005)说童文献1847-1872年在云南传教,与此矛盾,刘说应该有误。

②“前言”原是法文,译文由曲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张雁老师提供,此外本文凡涉及法文内容的,其翻译均由张雁老师提供,谨致谢忱。

③零声母的o有时也拼作ouo,如“窝ō(18页)/oūo(21页)”。

④“陕禅”拼作chèn,这可能是沿用了早期传教士的拼写法,小德经(Chrétien Louis Joseph de Guignes 1813:496,821)便是如此拼写的。

⑤ouen偶尔也作uen,如“闰”既作jouén(53页),又作juén(53页)。“准”既作tchouèn(73页),又作tchuèn(9页),还作tchùn(6页)。

⑥“某”《汉拉对话集》也拼作meoù(Paul Perny 1872a:1)。

⑦童文献(Paul Perny 1873:28)称采用的是传教士Jacques Pantoja发明的五种调号(按:Jacques Pantoja,即庞迪我,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Jacques为法文,对应的西班牙文为Diego)。

⑧“茄”《汉拉对话集》拼作“kiĕ”(Paul Perny 1872a:41),按拼音方案应拼作kiĕ˙ᶜ。

⑨据杨时逢(1984),四川南部及西部有入声归入阴平和去声的现象。

⑩当代一般写作“鸭青”,如梁德曼等(1998:11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146)。

Mandarin Phonology Recorded by Paul Perny and Its Nature

CHEN Wei

(College of Humaniti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655011, China)

Paul Perny who is a missionary in la 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 had published five Mandarin works from 1869 to 1873 in Paris, the Roman alphabets of this five works is the same,and phonological system of them is the sam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system of initials, finals and tons based on the Roman alphabets in this five works, and argues that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is phonological system.

Paul Perny;(汉语西译入门); Western Mandarin; Southwest Mandarin; Beijing(北京) Mandarin; Nanjing(南京) Mandarin

H172

A

1000-1263(2018)02-0058-07

教育部社科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近代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学研究”(14XJC740002);云南省教育厅项目“近代西南官话语音研究”(2015Y42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12&ZD17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鄂渝川滇黔湘汉语方言分布格局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关系”(16BYY042)

陈伟,男,1978年生,湖北恩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和方言学。

猜你喜欢

阳平西语官话
广西柳州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声调归字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养子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