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与电影叙事
2018-05-27温立红
温立红
摘 要:中国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梦”的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下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在以“中国梦”为纲领,形塑、建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存在诸多困境,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中国电影应该塑造好普通人的形象,立足于现实,用叙事文本诠释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及问题,将社会现实与观众的期待视野相缝合,融入民族文化意识,最终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心理需求以及电影叙事三者之间建立互动,使电影既完成对个体的意识形态询唤,又实现个人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迈向民族复兴之路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文化意识;电影叙事;核心价值;中国梦
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它与“中国梦”展开的过程的关系异常紧密①。新时代下,中国电影如何在叙事层面讲好故事以建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在文化意识上阐释和继承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及当代意识,挖掘中国特色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当代生活状态,创造出观众乐于接受的作品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梦”与中国电影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中国当代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②以来,“中国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入探讨,综合相关研究成果,“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价值观就是体现中国现时代精神价值、充分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反映中国国家软实力灵魂的价值观体系,包含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等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观等内容。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符号学家麦茨认为电影的实质就是满足观众的欲望,电影与梦共有的退行状态是电影机制与梦机制的相似性,同时电影与梦之间因其感知态度、感知形式和感知内容的不同,电影又被称作“醒着的白日梦”。我们在观看故事的时候能够得到现实匮乏缺憾的想象性满足,电影院总是把人们导向与现实世界相隔绝的精神世界甚至无意识领域的漫游之中,使观众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询唤,想象性地化解现实矛盾,浑然忘却现实困境,获得解脱升华。中国电影要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需要为“白日梦”的快乐原则注入更多积极的价值,提升电影的思想、人文和美学品味,使中国电影在白日梦幻想象里有更多对国家、现实、社会和人性的积极思考,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富强梦、社会的进步梦结合在一起,电影院才不只是一个让观众进入“退行状态”的黑匣子,才能使观众在发泄压力、释放欲望后,也获得在现实世界为理想奋斗的动力和方向感。
电影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想像,是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表达的形式之一,在中国梦的建构工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任何一部电影,都应该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的表征和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时代、民族和文化。正如福柯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现实的意识形态需要是某部作品产生的直接根据。中国电影和中国百年的社会历程相伴相随,电影是“中国梦”的表征,“中国梦”是电影的灵魂和纲领,是民族复兴的召唤。
二、电影传播“中国梦”的困境
无论作为艺术形式,还是文化形式,电影都反应特定时代的国家民族、种族地域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而表现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观众通过认同银幕上的人物和故事,进入创作者所营造的视觉幻象中,唤起他们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影响和制约他们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选择。“中国梦”电影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灵魂的文化身份标识,映射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诉求,肩负传播中国人思想灵魂与对美好生活追求之梦的使命。倡导电影的“中国梦”,应该超越票房和市场,关注如何让电影影响世人的价值观念及精神欲望的滿足。
但当前电影市场环境中,电影传播“中国梦”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干扰甚至阻碍了“中国梦”的营造,一些主流电影与青年受众之间存在诸多对接上的问题、矛盾和障碍;电影叙事上远离现实,故作玄虚,类型模式情结偏重。与之相应的便是大片并没有留下和他的轰动效应相匹配的精神遗产,集体远离现实,大多局限在武侠、历史、玄幻、神怪等类型,创作者少有意识从文化高度上讨论当代话题,更多的是在抢占市场,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导致对于承担道德立场的摒弃,忽视思想情感力量,缺乏精神探索和人文价值,缺少思想质地和社会意象;电影作为精神产品是梦幻,但电影的产生绝对要立足于现实,立足现实才能重塑中国电影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使受众与梦幻之间形成一种交融的状态,观众从影像中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另外喜剧电影只有宣泄,缺乏健康的娱乐底线,无论是草根狂欢式,还是“小妞电影”轻喜剧亦或戏仿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恶搞古装喜剧,大多只能依靠一些媚笑搞怪的情节博取观众笑声,这种瞬时娱乐缺少深度,缺乏动人心魄的感染力,成为“心灵冰激凌”式电影,忽视内涵价值、不重人物性格、缺乏深度理想。
所以中国电影需要解决的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心理需求以及电影叙事三者之间建立互动,使电影在社会心理层面,通过叙事主体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把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入到叙事文本中,将社会现实与观众的期待视野相缝合,使观众通过想象的路径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完成对个体的意识形态询唤。在个性心理层面,通过电影的梦幻机制实现个人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想象性地化解现实生活的矛盾,使观众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
三、以电影叙事建构“中国梦”
如何以电影建构“中国梦”,如何创作与传播蕴含“中国梦”灵魂的思想艺术观念及文化意识作品,就要以“中国梦”为纲领,形塑、建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梦”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不仅仅是口号性的宣传,而应该是电影创作的灵魂和纲领,是立足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传统上的现代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像展现。电影创作主体应具备宏观视野、文化意识、历史视角、现代审美观念,深刻认识“中国梦”的思想价值内涵,在文化内涵上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融入时代新元素,展现民族新形象,感应社会热点,创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1.“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基于国家立场的梦而不是个人立场的想象,电影的中国梦,梦的内容不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而是个人梦想的升华③。”“中国梦”是国家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归根结底还是人民的梦,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既属于个体,又属于集体的梦想。以电影建构“中国梦”的途径之一便是讲好故事,立足现实塑造好普通人的形象,表达普通人的人性现实诉求和理想,在人物塑造上关注个人命运、尊重个性差异、回归人性原点,创造出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巧妙地弘扬其中的正能量,践行“中国梦”是“个人梦”与“集体梦”的统一内核,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表现中国梦的主题,如此“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才有的放矢。
2.以影像叙事建构“中国梦”
电影并非被动地反映社会,而是参与意识形态的建构,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种,通过主体在镜式文本中建立起自己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完成对个体的询唤。问题在于电影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达意识形态,中国电影曾试图以其奇观影像和明星效应来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并意图达成意识形态企图,却忽略了影像叙事才是传达意识形态最为有效的手段。
法国哲学家保罗力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即从某一方面讲,我们的精神世界都是通过叙事来建构的。关于电影叙事的研究表明:“导演作为叙述者和大影像师,其叙事行为建构的‘叙事视角‘叙事情景‘感官反应等成为观众身份建构价值认同的主要参照”④。英国后现代叙事学家马克·柯里认为,人的身份不在人的身内,而是由差别所构成的,通过不同的叙述,“学会从外部,从别的故事,尤其是通过与别的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进行自我叙述。这就赋予了一般叙述一种潜能,以告诉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利用自己的内在生活,怎样组织这种内在生活”⑤。对电影生产来讲,银幕上的叙事场景与观看心理之间形成较强的感官反应场,这直接询唤了接受者的价值判断系统,进而影响着大批年轻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它“决定着可见与不可见,决定着影像之间的关联性质,决定着影像的可见度与延绵,决定着影像在人的感官系统中投射的面积和深度”⑥,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意识及价值判断系统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
所以“中国梦”的核心思想应借助电影这一强大叙事机制系统,在与观众形成的感官反应场中,激起观众的情绪反应,当电影叙事机制越发达,叙事能力越强大时,对“中国梦”的传播就越广泛深入人心。如:2006年《东京审判》激起民族热血吸引大量观众;2016年《湄公河》在对个体生命尊重的基础上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意识宣传,使爱国主义有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国家主权和国家能力的提升;2017年的现象级的全民电影《战狼2》创造影史记录,将爱国主义的主流价值和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创作完美结合,既呼应时代、观照现实,又尊重市场和观众,可以说《战狼2》是在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社会心理之间形成了共鸣,片中的阳刚之气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着主旋律电影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和意义表达。影片的出色之处便是叙事上尊重艺术规律,人物塑造有现实的质感,借助个人英雄来暗示国家爱护人民的意图,将个体聚合的人民意愿和国家集聚的人民信任合为中国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将个人欲望的自我想象与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体想象缝合在同一个电影的叙事本文中。这些个案表明,观众对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的需求以及国家和民族自豪感一直都存在,关键在于要有宣泄口,有认同渠道,中国人心灵深处蕴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正气,这些精神内涵承载于、散落于数千年的历史中,在适当时间以适当方式加以挖掘,主流意识形态电影完全可以被观众主动接受并认可。
3.民族文化意识渗透
视听一体化的电影是一个艺术化的“拟态环境”,是世界认识了解和评价中国的窗口,是具有文化标识的艺术,中国电影就是要展示中国特色和民族文化以提升软实力。当今银幕世界风从西方来,确切说是好莱坞的文化霸权,所以好莱坞的趣味和风尚成了我们的趣味和风尚。即便是有限的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中国电影也很难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主流院线放映。但越是如此,中国电影越需要有恒定心,“无论怎样追随世界潮流,都不可丢弃自己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以及文化细节,这样才能具有文化的辨识度和特色显现而得到尊重”⑦。“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 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中国电影而言,从起步阶段就注重向传统民族文化中探胜求宝,诞生之日就和传统艺术紧密相连如《定军山》;受中国民族傳统文化浸染的早期电影编导,很自然地把中国传统文艺的经验技巧有机地融合在电影创作中,使影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民族文化本土特色:从郑正秋沿袭下来到蔡楚生、费穆、郑君里,谢铁骊、谢晋、吴怡弓、吴天明,胡炳留、张艺谋、陈凯歌等,都十分注重从中国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注重形神关系、虚实把握和意境营造,追求写意风格,使得影片具有浓郁的中国东方神韵和民族风情。
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生物基因和文化积淀相互渗透,要电影融入文化意识,首先要强调民族化特色,不应用低俗和噱头将观众拉近影院,而应该用民族文化的自身魅力征服观众,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来回应一统化并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其次,中国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展示应该与现代化相衔接,并实现与现代生活、未来发展有机结合,李少白先生在1980年代论述中国电影民族化时便指出“民族化和现代是同步的”⑨。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传统文化内核缝合于电影中,提升内涵价值和文化根基。
“中国梦”作为中国电影的灵魂和纲领,引导着中国电影的影像实践,中国电影不仅可以映射和表达“中国梦”,也参与着“中国梦”的营造,中国电影需要意识到影像叙事是传达意识形态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大影像师的叙事行为为观众建构身份价值认同体系,在社会层面完成对个体的意识形态询唤,在个性心理层面实现个人现实匮乏的想象性满足,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传统民族文化意识内核缝合于电影中,为影视注入更多文化含量、更明确和更积极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电影真正成为迈向民族复兴之路的文化符号。
注释:
①张颐武:《“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9期。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③陈犀禾,刘吉元:《中国梦和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电影艺术》2017第2期。
④曲春景:《导演的叙事行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探索与争鸣》2015第2期。
⑤[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⑥李洋:《电影的政治诗学——雅克朗西埃电影美学评述》,《文艺研究》2012第6期。
⑦朱大可:《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瓶颈》,《电影艺术》2014年第3期。
⑧张岱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张岱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⑨李少白:《电影民族化再认识》,《电影艺术》1989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