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8-05-26张新国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机械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更偏向于技术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针对机械工程专业,更加注重对人才专业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要不断改进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创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高职院校专业师资力量,改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探索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合理高效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应用型;培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223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社会更加关注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将会有大量应用型人才岗位需求,而机械则是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专业之一。合格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应当有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具备专业机械工程技术。因此,下文将针对高职院校中机械类应用人才培养方法和措施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学校中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帮助学生创建正确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将所学能力实际应用的方法。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在教育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始终贯彻学以致用以及全面发展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要求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将主要方向定位在就业,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人才类型需求,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本次制定的培养模式主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创新。第一,既注重针对全体学生的大类培养教育,又要开发每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在一年级课程中,可设置公共课,包含各学科的基础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更全面,二年级时,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专业课程,三年级,要按照学生自选的方向,进行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尝试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第二,应着重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及练习,加强其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占比。此外,还可适当增加课程相关实验的数量,尤其是增加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在确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选题方面,也应当多设置综合性以及工程应用性强的课题。第三,注重教学内容方式的更新,改善已有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当前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去掉陈旧知识或者技能的教育课程,并且增加与现代制造业技术有关的新内容、新课程。

2 构建实践综合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改革关系到教学质量提升的速度,可以通过实习、实验和生产实践等三个方面,创建模块化的实践综合教学体系。实习模块:可以初步对学生进行整个实际工程流程训练的模块。实习模块通常包括两个子模块:基本制造技术模块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模块,通过两个子模块可以有效地向学生灌输实际工程的工作流程制造工艺,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下基础。实验模块:可以给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重点专业知识,初步付诸实践的机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实验内容应当与课堂传授的知识相对应,但实验中往往不只是运用单一学科知识,这样就能够实现多学科综合。生产实践模块:需要给予学生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实际操作运作机会,给学生一个与现代工业生产相同的生产环境,让学生对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熟悉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的组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从而培养具有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内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3 创建优质教育资源环境

为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机械技能知识,高职院校可在机械类专业中开展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模式提高其教学质量,以此为起点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革新。完善已有学科的基础课程体系,同时,再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扩展,着重加强各学科专业课的扩展,可以先在一些大专业中划分N个子课程,并且开展相关方向的优质专业课。此外,还可建设院校公共学习网络平台,将相关学习资料存放于平台中,使学生可以方便查阅。在教师层面,可组织一线授课老师进行外修深造,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以及授课方式,这样可以扩展课堂中老师教授的知识,并且通过先进的授课方式,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引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扩充师资力量。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专业特色,自主编写教材及相应的辅助教材。此外,机械类专业实践硬件方面的建设同样不容忽视,建设可以开展校内工程实践教学的工程训练中心。向学生展示多个专业学科由入门到发展的学习进程,通过具有综合性、示教性、创新性的工程训练平台,来搭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尽可能的营造出现代机械相关企业中的实际工程环境,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

4 总结

高职院校在培养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将人才的能力培养当作最基本的目的,将学生的就业和在企业中的发展当作培养的主要导向。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现状,在教学中更多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有较高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桂芳,蔡安江.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04):86-88.

[2]张爱梅.新时期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6):161-162.

[3]程光.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06-107.

[4]李滨城.我国高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98-102.

作者简介:张新国(1959-),男,山东济南人,大专,初级实验师,从事机械设备工艺与装备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机械高职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