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语溯源

2018-05-26刘为民

课外语文·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笔耕织布机纺织

刘为民

“珠圆玉润”非珠玉

请看这样一个句子:

【例】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对于此例,要求我们判断语句中“珠圆玉润”一词运用得是否恰当。显然,语句把“珠圆玉润”一词中的“珠”“玉”理解成了“珍珠、宝玉等饰物”,其实,如此理解纯属望文生义,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珠圆玉润”也写做“玉润珠圆”,出自唐代张文琮的《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原诗是这样的:“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说:(老子在《道德经》里)标榜水天性至善,水的支流显现出神异而又源远流长。地上包罗了江、河、淮、济四条水系。天上分布着五潢星座。水流波光如玉石一般温润光滑,溅起的水花,就像珠子一样浑圆耀眼。只有蒙园吏(即庄周,因庄周曾做过蒙漆园吏),游息仰卧在濠梁上。

显然,诗句“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中的“玉”“珠”并非指真的宝玉、珍珠,而是指“如玉石一般温润光滑”“像珠子一样浑圆耀眼”,这里仅仅是以它们来分别形容“水流波光”与“溅起的水花”。后来,人们在交际运用中,常用“珠圆玉润”来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于是这个成语的意思也就慢慢地固定了下来。

词语溯源“花架子”

“花架子”,本是我国武术中“花拳”“花枪”“花棒”等架势的统称,戏曲舞台上的武打动作,就是由这些“花架子”演变过来的。这些“花架子”动作优美,表演起来很精彩,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但实践起来意义不大,打起仗来就用不上了。因此,联系到社会生活,人们就把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事物,称为“花架子”。“花架子”这一词语是怎样来的呢?

据说在元朝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黄道婆在海南学习了黎族人的纺织技术,纺织技术非常高超。回到家乡后,她又苦心研制革新轧花车、纺织机等先进工具,热心传授纺织技术,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事纺织工作。当地纷纷开办了纺织作坊,男女老少都会织布,使贫穷落后的家乡变成了兴旺发达的纺织之乡。

当地有个姓李的秀才,虽然家里穷,但他不愿意从事纺织业,一心想求取功名,可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后来,他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为了糊口,就到湖州的某地当了私塾先生。

李秀才教书的地方也是纺织之乡,大家听说他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李秀才对纺织技术一窍不通,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就撒谎说自己可以把黄道婆的织机图纸画给乡亲们,让他们仿制。

乡亲们都很高兴,等他画好后,便请来手艺最好的木匠,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织布机。织布机很漂亮、很新颖,但是再灵巧的织工也使用不了它。于是,这架花里胡哨的织布机便成了毫无用处的摆设。

后来,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和她发明的织布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对纺织技术一窍不通,他画的织布机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从此以后,“花架子”一词就流传开来。人们常用“花架子”来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三耕”溯源

中国以农为本,耕作是百姓最基本的生计。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也衍生了一些带有“耕”字的营生。中国古代学界就有“三耕”之说,何谓“三耕”?乃“舌耕”(教书)、“笔耕”(写作)、“目耕”(读书)也。

“舌耕”这个典故出于晉王嘉《拾遗记·前汉下》,说的是东汉贾逵的故事。东汉时,著名的经学家贾逵从小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记忆力很强。贾逵五岁时,姐姐常抱着他隔着篱笆听隔壁私塾先生教学生读书。小贾逵聚精会神,潜心静听。姐姐发现他酷爱读书,十分高兴,于是,每天都抱着他隔篱听课。贾逵边听边诵,把先生教的书全记住了。过了五年,贾逵十岁,已经读熟了“四书”“五经”。但家里很穷,无钱买纸,他便剥下庭院中的桑树皮作书板,有时把字写在门板或屏风上,边诵边记。贾逵长大,满腹经纶,出仕以后,名噪于世,远近许多人都来向他求教,他口授经文,诲人不倦。来求教的人给他许多谷米作为酬劳。因为他满仓满囤的谷米是靠口舌诵经而得,不付半点体力,所以,人们称之为“舌耕”。于是,“舌耕”也就成了教书的代名词。

旧时文人以给人抄抄写写为生,自谓“笔耕”——意思是抄写工作跟农夫耕田一样辛苦。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的注释里。东汉的班超,年轻时就有为国立功的抱负,因为没有机会,所以未能施展才华。有一年,他的哥哥班固被汉明帝召到洛阳去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去了。他们家经济不宽裕,班超就常给官府抄抄写写,取得一点儿报酬,借以维持生活。日子久了,他感到厌烦和苦闷。有一天,他抄着抄着,突然听到好几个西域国家帮着匈奴掠夺边界上的居民的东西的消息,就把笔摔在地上,激动地说:“丈夫独不效傅介子(西汉时出使西域立功的名人)立功绝域,安能久事笔耕乎?”于是从军,跟随大将窦固出征,大败匈奴,立了功劳。“笔耕”从此而来,今天还用“笔耕”这个词,来指代勤奋写作或从事写作。

文人笔耕和舌耕,必须经历漫长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南史》:“王韶之家贫好学,尝三日绝粮而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如此,何不耕?王徐答曰:‘我常目耕耳。”王韶之这个人家里很穷,但很喜欢学习。常常遇到一连三天家里都断粮的情况。家里人责备他说:“都穷成这样了,为什么不去耕田收获些粮食呢?”但他瘪着肚子,仍手不释卷,面对嘲讽,能凛然反击:“我读书就是耕田。”因为他坚信:书中自有千钟粟。无独有偶,元代进士李好文也有差不多的故事。《目耕轩诗》后序:“(李好文)少贫力学,夜就邻家磨房灯读书,凡十余年靡少解。一日值雪,抵村舍媪贷斗黑菽,媪却曰:‘子奚拙耕?公曰:‘吾目耕耳。”目耕是笔耕、舌耕的必要前提。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若无早年的悬梁刺股,哪来日后的“积粟盈仓”?说到笔耕、舌耕的艰辛,必须把寒窗苦读一并计算在内。

猜你喜欢

笔耕织布机纺织
澳洋纺织
程建明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从生活实感出发展开写作——陕西三代作家如何笔耕“以人民为中心”
又闻机杼声
春耕与笔耕
笔耕墨耨 守住经典——陈茂才书法印象
织布机
青裤瑶的织布机
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