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机制

2018-05-26马小英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险校园

马小英

[摘要]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各种贷款平台也应运而生。其中,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更是种类繁多。这种贷款平台主要运用移动客户端进行操作借款,所以也叫校园网贷。随着校园网贷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越来越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最近被爆出“裸贷”的新闻,一时间校园网络贷款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校园网络借贷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主要针对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做出了探讨。为了进一步预防校园网络贷款的各种风险,应加强监管,提高校园网贷的门槛,着重加强学生消费观念和金融有关的教育,并规范违约处理。

[关键词]校园;网络贷款;风险;制约机制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4- 0127- 03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网贷也随之出现。校园网贷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面对群体是高校的学生。但是因为校园网贷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过快,所以校园网络贷款中存在许多的风险,预防这些风险的方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一、校园网络借贷及其原因分析

网络借贷是一种基于P2P技术的新型互联网借款方式,而校园网络借贷则专指为学生,通常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借款。这一借款模式最初源于英国,网络借贷的出现既是时代的特征也是中小企业的需求,网络借贷的便捷性使企业更快获得周转资金,解决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借贷具有一定的风险,随着网络借贷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需求的学生开始接触并使用网络借贷。各类借贷公司应运而生,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以及娱乐中所需的资金。这种借贷方式有利有弊,需要学生认真对待。笔者认为校园网络借贷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生需求。一些学生具有自主创业能力但是毕竟资金不足,此时学生有欲望选择校园借贷平台,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校园网络平台使高校发展的必然,一些学生出于正当需求,如创业,缴学费,并及时归还,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一些学生则由于胡乱花钱,手中零钱不够而去借贷,有些甚至选择洗钱的高利贷,导致最终无法归还。此外,部分借贷来自于具有固定收入的学生,学生时代,做一些兼职工作。但是工资未必及时发放,学生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理想贷款,数额和还款期限,利息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这类学生通常是为了减轻家里压力,并且自身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以虚荣心而目的的借款学生,目前大量的裸贷现象出现,很多大学生对于名牌包、香水,奢侈的娱乐生活感兴趣,在不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盲目借贷,过超前生活,向网络借贷方借款,但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二、网贷特点分析

校园网贷是一种顺应新型金融工具衍生出来的一种贷款平台。校园网贷主要是针对学生而开展的贷款平台,其使用群体全是在校学生。目前校园网贷越来越受金融市场的青睐,主要因为它有这四个特点。

(一)消费群体多

很多在校大学生在学校中会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这就造成大学生生活费短缺。由于资金的短缺,学生不得不去找校园网贷。据我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中心02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目前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得的资金达到百分之八点七七。在这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占了百分之五点三三,网络贷款的占了百分之三点四四。

(二)网贷平台类型繁多

由于很多贷款公司在校园贷款中尝到了甜头,针对大学生的贷款平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贷款平台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家。这些贷款平台的种类可以主要分为分期购物、pp2贷款平台、传统电商平台这三类。分期购物平台主要满足大学生的购物欲望,而pp2平台主要是用来帮助大学生读书或者创业的,传统电商平台则是指京东、阿里巴巴等等。

(三)网贷门槛较低

传统的银行贷款审核非常的严格,并且时间长不容易过。而网贷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缺点,此外,网贷不仅放款快,还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可以说网贷的门槛是非常低的。网贷的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移动客户端,填写自己相应的资料,然后上传身份证照就可以进行贷款的。因为门槛比较低,所以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使用。

(四)利息高

校园网贷经常打着零利息或者利息低的口号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进行相应的借贷。其实,校园网贷的利息是非常高的。很多学生在借款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时间还款,这是的利息都是翻倍滚得,久丽久之时问一长利息还很有可能大过本金。

三、网贷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种网贷平台也纷纷朝着大学校园进军。而最近媒体挖出大火的“校园裸贷”新闻,让所有人的目光纷纷看向校园网贷,越来越多人重视遥远网贷存在的问题恶化风险。

(一)低存在的问题

校园网贷的门槛极其的低,只需要学生在线上填写相关的资料,并提供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申请贷款,这种门槛低又方便的贷款流程促使更多学生去网贷。这种门宽极为低的很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由于整个信息的审核是通过移动客户端来完成的,很容易造成信息错误的情况发生。具体的来说,就是不能够确认借款人的信息是否和上传的信息一样。例如,有些借款平台要求留下父母的电话,很多学生留下同学的电话,请同学假扮父母。因此,不能确认信息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还有可能申请借款的人和信息不符,有可能盗用其他人的信息也说不一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申请人和被盗用信息的人还是校园网贷平台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此外,如今的媒体还爆出了“校园裸贷”事件,这一借款方式不但突破了道德约束,也挑战了法律底線。

(二)网贷缺少相应的监管体系

校园网贷出现时间较晚,但整体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目前校园网贷仍然去烧相应的监管体系,因此不能够及时对于校园网贷存在的问题及时叫停。

因为校园网贷平台发展迅速,起步晚。因此,对于校园网贷我国缺少相应的法律条款,所以在监管和实施上都不能做到有法可依,从而致使校园网贷成为校园的管理盲区。

(三)大学生不是合适的授信群体

大学生虽然认知能力已经成熟,但是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来源和稳定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并不是合适的授信群体。在2005年到2009年这几年间,有很多商业用行发力大学生办信用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因为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所以经常出现逾期行为,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用信用卡交换还款,这导致所欠的款越来越多。因此在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全面叫停,在大学生信用卡叫停后,校园网贷平台逐渐兴起。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同性,都是以高晓学生作为贷款的授信对象。虽然高校的学生都已经年满18岁,但是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相应的法律意识也比较单薄。所以,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大学生不是合适的授信群体。

四、网络贷款的预防机制

如何预防校园网贷的风险,是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努力的,主要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监管

校园网贷之所以会失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监管的缺失。由于大学生缺少借款经验和还款的经济能力,相关对于校园贷款的监管应该加大力度。面对如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情况下,金融相关监管部门应该起到协调的作用,弥补监管的缺失。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重视校园网贷,并规范校园网贷的发展和监管,严格的审查校园网贷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从而给学生借款形成一个约束,减少校园网贷的风险。

(二)提高校园网贷的门槛

对于校园网贷来说,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它门槛极为的低,这也是最吸引学生的重点之一。因此,要想预防校园网贷带来的风险和问题,校园网贷的门槛应该适时的提高。对于信息的审核上,校园网贷应该与学校签订相关的条约,能够接受校园网贷事后的核查,这样才能杜绝盗用别人信息借款的事件发生。此外,还应该实现平台内征信共享,这样才能杜绝学生在借款情况下又去借款,减少偿还的金钱。此外,对于一些额度较高的借款申请时,必须要求学生的家长或者其他的亲属作为担保人。只有这样校园网贷的风险才会降低,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贷款平台来说都是好处良多,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学生消费观念和金融有关的教育

校园网贷之所以有大部分的群体,主要是因为学生消费的膨胀导致资金的不足。学校和教育局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减少过度消费的情况。此外,还应该多普及金融和法律有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网贷存在的法律问题。作为家长,还需要和孩子及时的交流,了解孩子的经济需要,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四)规范违约处理

目前随着校园网贷的火热发展,其违约处理的情况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一些违约后利用暴力恐吓来催款的平台,应该进行管理,规范催收的手段。此外,应该研究对于无法偿还的学生给予救济。对于一些欠款数额较大的学生,平台应该及时和学校联系,并商讨方案,免得出现因为无力偿还出现自杀跳楼等情况。最后,对于一些利用校园网贷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金融行业应该与公安检察机关联手一起打击此类行为。并及时发布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以此来警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降低校园网贷存在的風险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主要防控因素在于学生的自律能力,对于正常消费的大学生而言,家长可以满足,无需网络借贷。但是这需要家长在最初教育孩子时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财观念,减少其虚荣、攀比心理。此外,还需要国家对于网贷引起重视,制定相关的条例,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降低校园网贷的风险,促进学生理性消费。学校方面,应对学生借贷行为进行干涉,虽然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学校很难对其资金支出进行干涉,但是可以通过对学位证书的控制来降低其贷款的可能,如学生出现借贷未归还的,学校可不发放毕业证,通过多方努力来杜绝大学生校园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颖.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6(20):13 - 14.

(下转第133页)

猜你喜欢

风险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