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8-05-26郑庚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郑庚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社会各领域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因此,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会展专业来说,各大院校应努力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稳固、综合能力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个人素养良好的双创人才,才能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当前亟需会展专业明确人才目标、完善专业教学方案、制定双创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4-0003- 02

引 言

会展行业能够传递大量的有效文化信息,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的经济交易方式,在全国各地,每年举行的会展项目数不胜数,作为当代社会下的新兴产业,会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着,并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对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更是将会展行业推向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其教育也随之全面发展起来,在高校教育教学事业中占據重要地位,而会展专业近年来受到许多学生的青睐与选择。若想要进一步推动会展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就应积极响应创新创业号召,全面了解双创人才基本特征,进而通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革新与完善,构建会展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及人才质量。

一、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特征

(一)专业知识稳固。在知识体系中,创新创业型会展专业人才不仅要了解最新的学术领域研究成果与整体发展态势,又有具备周边领域的专业知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及社交能力,要有稳固的基础,发展动力强劲,专业知识构造完成。在会展专业实际教学当中,要基于管理与经济学概论,制定与其相符的和心理论课程,从而夯实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综合能力较强。会展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相对于常规应用人才来说,其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广,视野更加开阔,有着较强的实践操作节能及双创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经常发现并解决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并用独特的视角提出新颖的问题,设计出全新的策划方案。

(三)具备双创意识。创新是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前提,更是产生创业意识的启蒙者,在实施创业活动过程中,需要创新思维的引导与推动,只有不断提出新的想法,攻破各个难题,才能让人收获更多成功。对此,会展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应正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心的创业欲望,并加强学生综合素养,从而让他们在将来的创业中,能够坦然面对失败、积极进取、坚持到底,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互联网+”环境下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当代社会的需求是决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主导因素,会展专业作为商务服务行业来说,其活动有着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及宽泛性等特征,需要专业人才有着较强的服务意识,并要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些特征将会直接影响着会展专业人才是否能够顺应市场最新需求及观念。会展专业人才通常包括核会展综合性人才、辅助性人才及支撑性人才。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会展综合性人才,这也是该专业最高的教育目的之一,这些人才往往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专业性极强。但会展核心人才所培养的时间也相对更加漫长,并且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各大院校应努力协调好各方要素,为培养核心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平台。

会展专业的发展与会展实践活动决定着其人才培养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当前,会展专业学科及专业发展与会展的市场经济整体形势相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在开展会展探究过程当中,应充分注重在了解会展实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会展基础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将其应用到会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上,实现真正的创新,进而推动我国会展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外,会展实践活动自身对于创新也高度重视,其经济更加看重整体效益与社会利益,并不是单纯性的物质上的收益。因此,会展实践要用崭新的观念、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去不断推动其经济发展。

(二)完善专业教学方案

对于会展专业的实际教学来说,应积极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全面实施技能培养、实践革新、复合应用双创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师应在具体教学当中,提高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视,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多增加实践课程,多参与会展领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更加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到实践、知识到技能的升华过程。

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观念,教学模式应重点突出基础性的专业知识,注重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训练。首先,会展专业本身就属于一门较为复杂的综合类专业,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对拓展学生空间想象、全面思考模式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加强会展专业的基础类知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创新创新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其次,会展专业包含多项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应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进而满足当代社会对会展专业人才基本需求。其中英语与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是当代社会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对此,还要正是会展专业基础生存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专业能力,为创新创业实践做好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则是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全面掌握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欲望,切实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三)制定双创课程体系

1.确立原则。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应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将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相互结合。不仅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又要选择出各个学科中与专业技能提升有着直接关系的重点知识,在其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此外,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岗位群体问题,在课程体系当中应努力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岗位选择,加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力度,以便让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

2.核心课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含有会展金融理论、网络展示设计、会展策划、空间展览与环艺设计、广告展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商务洽谈等。

3.系统与板块设计。首先是教学系统,应涵盖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两大部分。其中公共课程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常识、三个代表思想理论、计算機基础知识、商务英语等内容。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则应由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限时课程三部分构成,必修课程包含经济学理论、企业管理概述、应用文合作、会展金融知识、经济法律规定、广告设计、文案策划等。限时课程包括艺术美学设计、现代多媒体与展示设计等。选修课板块则含有产品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会展数据分析等。其次是专业节能教学系统,主要应有基本能力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两方面,在基本能力课程中,要含有口才、空间呈现、环艺设计等。专业技术客户才能则含有商务洽谈实践训练、市场调研实训与评估、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毕业论文等内容。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1.构建实训基地。首先高校应建设会展专业的实训基地,校内的训练基地主要含有苹果艺术设计室、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室、产品学实验室,而校外实践主要将展览馆、艺术中心、科技青年官、博物馆、当地大型商场等机构作为学生专业技术的训练场地。其次,要实施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方式,运用校内的实验基地强化专业训练,实际操作中的各项细节工作都应学生亲力亲为,全身心参加到实践教学中,亲身经历每个过程,让学生从中更加理解会展策划与管理T作中相应环节的具体流程。通过专业技能人才优势为更多企业培训内部员工,为其提供更多有效的会展数据、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等,同时,根据会展专业中管理者及所使用的专业化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教学服务。 2.加强教研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结合,是科学技术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及趋势,科学研究也属于教学的一种方式,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科学专题研究训练的机会,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育与科学研究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水平得到充分锻炼与巩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断的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基本知识,熟练应用专业节能,开拓学生视野、激活他们敏感思维,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整合,从而具备简单的科研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三、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会展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拓展其市场空间,因而社会更加需要会展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对此,各大院校应充分重视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结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特征,依据会展行业的发展态势及岗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构建系统化的课程结构,细化其中各项细节,将创新创业融人到理论教学中,并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的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会展经济发展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国扬,钟汉均.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72 -76,90 -91.

[2]瞿立新.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3(1):57 - 59,63.

[3]张岩岩,丛哲.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6 -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