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批评”
2018-05-26兰俊蕾
兰俊蕾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式,而批评、惩戒的教育方式却噤若寒蝉。班主任对学生的失范行为实施正当的批评教育,就可能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三重压力,甚至还会受到舆论的不公正待遇。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的必要性
对义务教育来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而在小学这一特殊的阶段中,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很大程度地依赖于班主任。小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過程,作为发展中的还不成熟的学生,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有待于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不完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成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预测,经常会在好奇心和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范行为。在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班主任实施合理的批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予以规范和矫正,对其进行教育、督促,引导其改正错误,完善自我。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班主任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同父母管教子女一样,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成才成人。
三、小学班主任实施有效批评教育的对策
(一)从班主任的角度
班主任要认清自身的教育职责,转变狭隘的“师道尊严”的自保性观念,对传统的管理方式、教育方法予以更新,树立起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同等人格的新学生观,彻底革除体罚等事件,勇于实施合理的批评教育。班主任在实施批评教育时要明确对象的特点,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为此,班主任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借助于各种渠道(书籍、媒体等)认真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尚的思想指导行动,一切服务于学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加强对批评教育的积极探索,多与同事进行沟通,尽可能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寻求批评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二)从学校的角度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班主任对失范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为班主任正当实施批评教育排除后顾之忧。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多增加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激励班主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失范学生身上,奖励在批评教育学生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的班主任,在班主任中形成“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并行”的风气。班主任评价中应该加入一些有利于其对学生实施合理性批评教育的考评条例,调动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的积极性。
(三)从社会的角度
1.媒体应积极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部分媒体夸大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当的批评教育套上了枷锁,形成了人们对批评教育的不公正评价,这种负面的社会舆论给班主任批评教育的顺利实施设置了种种障碍。为此,新闻媒体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有关报道时应注意确保实事求是,切忌为达到主观意图歪曲事实、用夸张词汇扩大事实以增加亮点来吸引公众,对批评教育要做出客观的评价;切忌以偏概全,不能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现象,批评教育中存在很多成功的案例,赏识教育中也不乏有失败的典型。
2.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让班主任批评教育行为法律化
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增加关于“班主任批评教育”的含义、使用条件、内容、方式、强度等的明确规定,使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有法可依。对与批评教育相关的其它条规还应进一步完善,如明确规定什么是“体罚”“变相体罚”,让班主任心中有一把清晰的尺。法律应给予批评教育的主体与相对方相应的救济途径,类似于班主任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遭到学生或家长的报复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应如何保护,班主任因批评教育失当造成对学生的侵权时,学生的权益又该如何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