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考作文题的开放性与限制性

2018-05-26黄继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限制性作文题开放性

黄继华

高考作文的出题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就是开放性和限制性的有机结合。开放,是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能激发考生的感受、想象与联想,从而真实展现考生的个性和语文素养;限制,是将考生的思维限定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以利于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让考试有更好的區分度和选拔性,能够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

但是,作文试题的开放性,绝不是让考生漫无目的地信马由缰,胡思乱想,以致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作文立意和选材的多元化,并不是考生随心所欲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那些违背题目主旨和中心的作文绝对是得不了高分的。所以,开放性作文试题的开放,不是无目的、无条件的开放,而是在开放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在作文备考的教学中,弄清题目中包含着哪些开放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对师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要弄清材料内容的开放性与题目要求的限制性

题目材料的内容不管是由一段材料组成,还是由几则材料组成,不管材料的立意层次是一个还是多个,也不管试题的设问有多么灵活,总之,材料的内容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材料主旨的确定性。材料的主旨不仅是命题的着眼点,也是考生写作的核心。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看清所选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联,挖掘关键词潜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充分体现思辨性和批判性,写出有思想性和深度的文章。

二、要弄清材料写作要求的限制性对考生思维开放性的限制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不是随便安排的,其中的过程、事例、层次、用词,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高考作文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发展等级的第四点的“有创新”,就明确要求考生写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的文章。虽然要求考生进行开放性思维,但在写作过程中,考生的思维过程要受材料内容(信息)的限制,否则也可能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比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开始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明确要求考生遵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实行“三自”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由于重在体现开放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文试题的限制性,致使高考中出现了大量仿作、套作和抄袭作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加命题的限制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加大审题的难度。于是,2003年全国卷作文题的提示语就明确要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2004年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的作文题的提示语也明确要求:“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要弄清考生的思维实际对考生思维多向度的限制

从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考查而言,高考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作为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受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必将影响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试题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但创新思维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而言,作文题既要“登高望远”,更要“脚踏实地”。也就是说,既要能够让学生在考场上思接千载,纵横捭阖,下笔千言,又要能够让学生摆脱假大空和片面的高大上,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抒,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接地气的好文章。比如,今年的全国Ⅰ卷作文题,按照题目要求:如果从12个关键词里选2个关键词,一共有66种组合;如果选3个关键词,则有220种组合。所以,考生在考场上发挥的自由度是很大的,但是考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又受到诸如生活阅历、学识水平、语文素养等条件的限制。同时,在考场有限的5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快速审题,然后紧紧围绕中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本身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一种考验。

作文命题是作文写作的第一站,是作文教学各个环节的“调”。定好了这个“调”,才会让考生在考场上文采飞扬,写出有个性、有才华的文章。

猜你喜欢

限制性作文题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
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