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性发展分析
2018-05-26王耀胜
王耀胜
[摘要]世界历史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全球化的不断扩张,推动了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当马克思主义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需要,马克思国际主义指导社会无产阶级斗争的内容和实践也在发生变化,要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国际主义观念,更需要以更高的视野去寻找理论渊源。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主义;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4- 0124- 03
一、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思想
(一)“国际政治的秘密”的本质
“国际政治的秘密”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剥削资本家为了本民族的狭隘利益甚至世界霸权而忽视国际道德采取的联盟、欺诈和战争等手段夺取他国领土、资源和世界市场。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在提出“国际政治的秘密”这个词语是在揭露18世纪的欧洲外交的内幕,包括法国等欧洲大国的争霸史,以及强国侵略和瓜分波兰的历史。从概括的层次以侵略战争来分析“国际政治的秘密”,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深刻的了解其丰富内涵,因为马克思所理解的国际政治无疑是近代的国际政治,如果片面地理解为争夺霸权和侵略战争就忽视了其时代内涵。霸权已不是沙皇亚历山大帝国争夺的世界霸权,而具有了近代国际政治中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市场争夺的含义,因此,我们应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历史使命角度加以理解和分析。马克思要求无产阶级要理解国际政治的秘密,从而更好地为革命斗争服务,除了彻底揭露其侵略战争的本质以外,还要明白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家将自身利益置于外交政策的首要位置。马克思指出了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自身不能获得解放,工人阶级既要反对本国政府反动统治,也要发扬国际主义援助精神的时代论断。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陷入低潮时,一部分无产阶级对本国政府的外交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幻想,只有真正揭露这个“秘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才能真正贯彻。
(二)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方针
在国际主义的方针指导下,国家间平等和反对民族压迫的主张应该继续坚持,在一定程度上坚持民主主义无可厚非,“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民族主义在客观上不利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根本利益,但由于政治利益和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仍左有着世界工人阶级的革命热情,民族国家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打倒对象,这都不利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贯彻和实施进程。国际关系领域应该维持国家间的平等地位,工人阶级的联合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成败极其重要,这不是要打破世界的文明和民族国家形式,而是要坚持平等的国际交往和各个阶级的联合,实现国际关系的体系化,这是无产阶级需要继承的国际政治现实,也是国际关系的时代进步,更应成为世界政治的基本原则,只是此类原则的执行者成为了无产阶级。此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地宣称,“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这并不是空洞的憧憬和对过激的革命立场的装饰,而是对资产阶级国家间强权政治的无情批判,国际主义指导下的和平既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向往,也是最高发展阶段的追求。
(三)国际主义的实现是综合因素形成的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国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定义,包括社会沟通、人员交流,以及各种类型的生产关系等等,其中贸易交流和军事冲突是交往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贸易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前进的必要手段,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各民族相互依赖加深,各地区的政治逐渐形成了国际政治,在不断的竞争和商业斗争过程中,军事斗争和关税斗争此起彼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了战争一方面可以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对和平的宣传,只有全世界实行了共产主义制度,消除了私有制的社会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战争,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战争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方针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关于国际主义的观点既是进化的,也是辩证的。国际政治是资本主义的国际政治,這就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政治领域的控制地位,在这一相互依赖的整体中,世界体系又表现出分裂和等级压迫的特点。
二、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相互建构
(一)民族主义的历史发展轨迹
民族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政治概念,同最初的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世界近代殖民扩张的产物,民族主义的发展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体现,也是共同意识的再整合,在当今的世界政治中居于主导地位。“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形成、发展的长期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语言、宗教、心理、习俗、尊严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是为民族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昌盛的集中体现。”正因为民族主义的本土性和区域性的内化特征,这使民族主义成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它能随民族的壮大而参与世界交流,也会拒绝开放的社会和全球化的扩张,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民族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共时性的存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独立自主政策是普遍的民族主义,独立自主同民族主义也有着紧密的关系,过分宣扬独立自主,会忽视国际责任的承担,也会造成国际主义的削弱。当人民为了民族利益而战斗时,经常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维护本国落后统治的工具,在沙皇俄国时期,地主和资本家利用T农群众的爱国热情,以民族主义的旗号来调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当今仍很难将民族主义从国际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完全解放出来,民族主义还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革命作为切入点下的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国际主义同民族主义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系,两者在现代国际斗争的发展进程中互相依存,国际关系的许多现象也反映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相互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认为革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革命同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同国际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都是在本国进行的,但总需要获得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无产阶级在取得本民族的解放以后也积极援助他国的解放运动,从这些复杂的多边关系中可以发现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互为依存的关系。同时,社会革命同国际政治间也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同战争一样,革命运动也是推动国际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革命运动同国际主义精神相互促进,“革命”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意义的范畴,其产生的条件和影响的范围也是如此,具体来讲,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联合并无法有效调节阶级矛盾,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所打击的对象也不只是本国落后的政权,而是与本国政权相勾结的多国统治,革命的冲击范围会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革命潮流,新思想对旧意识形态的挑战也加剧了世界秩序的动荡不安。由于革命运动在国际交往中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革命运动理所应当地同国际主义联系在了一起。
(三)历史范畴下的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
民族主义精神是近代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在后现代社会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会逐步地走向消亡,与这个消亡过程相陪伴出现的是国际主义的演变层次。国际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独特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国际体系的类型中,国际主义精神体现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层次加以分析,我们通常把国际主义分为工人阶层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新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国际主义四个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通常针对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而采取的国际斗争大联合,主要是发生在无产取得政权后采取的国际主义政策,无产阶级斗争年代和帝国主义争霸是此类国际主义的现实背景,当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阻碍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时候,这时民族主义同国际主义相互渗透,无产阶级打击了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主张,也加速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进程,以革命手段控制了战争的扩大化,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的固有矛盾和社会危机,使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进一步扩大,让无产阶级彻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主人。
三、现代国际体系下国际主义的局限
(一)单一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对内凝聚力依旧强大
马克思所构建的国际主义最初的实践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欧洲民族国家,上述几个国家都是统一的单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内部民族凝聚力较强,国家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强大,由此而言,此类国家对于加入世界体系和践行国际主义精神方面也就不像多民族国家那样热情。但是,历史的发展经常会偏离人们的预言,中国和俄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爆发了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都有着深厚的封建残余和巨大的民族分裂势力。“民族与现代国家的结合催生了现代民族主义,同时也铸就了它的政治功能。”此类政治功能的重要作用是,在单民族国家中作为社会凝聚力来强化现有政权的权威地位。相对于多民族国家复杂一些,仅仅此国家对抗外国侵略尤其是弱国反对强国入侵时,多民族国家才能释放其应有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但其在国内经常扮演着国家分裂的角色,由于国内少数民族同主体民族的分歧所激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成为威胁国家统一的潜在诱因。新建立的社会国家对内面临着民族分裂的压力,对外承受着敌对国家的武力威胁,容易造成国际局势判断的失误和自我封闭的国家政策,这严重干扰了这些国家的外交主动性和国际局势的战略韧性。
(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优越性尚未充分发挥
从马克思的国际主义设想和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要优越于资产阶级所标榜的国际合作精神,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优越性尚未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仍把持着世界秩序和极大地物质资源,依然对国际秩序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区域合作组织的广泛发展使国际主义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但仍无法有效解决民族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总的来说,国际主义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有很大的发展势头,但是,不管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国际主义都还没用成为主流的外交思潮,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国际主义政策的实施仍有较大的难度
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利益通常代表着全民的利益,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但需要国内民众的支持,还要通过国际合作、维持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加以落实,可是由于国家利益和国情的不同,国际谈判的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这为国际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性。此外,国际主义精神追求的是外交政策的国际正义性,国际正义性相比较于国内合法性比较难于增进,国际正义性的增进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设施和经济援助,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这需要政府和民间外交的不间断努力和自我的牺牲,容易招致本国民众的不满,更与领导人的个人追求密不可分。国际治理政策的落实要通过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国的共同讨论才能达成共识,还要由国家靠自我约束加以落实,没有有效的监督受到进行制约违约行为,超级大国左右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因此国际主义政策的实施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结语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以宏观国际关系为突破口,着重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前进性,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国际关系逐步走向体系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民族主义同爱国主义走向了结合,国际主义精神受到了越来越多无产阶级群众的支持,国际主义的含义也在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不仅是一种指导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观,更是指导国际政治的重要准则,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应正确把握国际发展的政策取向,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实际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俞正樑.国家关系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李爱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張胥.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尹占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