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进桂林地区中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2018-05-26莫田娟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莫田娟(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在实验版和修订版的音乐教材中,已经有“戏曲”“曲艺”的版块内容。由此可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是音乐课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然而,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活跃着各种类型的剧种,有大剧种如京剧,昆剧,粤剧,湘剧;小剧种如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广西彩调剧等。一般来说,大剧种属于“雅”的分类,在艺术表现上更规范严格、完整,而且大剧种适合表现上层社会的生活,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小剧种则属于“俗”的行列,比如广西桂林彩调,在艺术表现上显得灵活自由,没有固定不变的严格的程式,即兴成分很大,并且民间小戏更擅长于表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可塑性强。
■彩调进中学课堂可行性分析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通过传播完成其存在使命的”。对于彩调传承而言,师资的质量、课程的设置、地域语言、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学生的兴趣都直接关系到传承的质量。彩调所使用的语言是桂北地区人们所熟悉的桂林话,当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饱含着浓厚的彩调气息。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彩调进桂林地区中学课堂存在着很大可行性。当前的中学音乐课程设置对于民族、世界多元文化的内容已经分配得很具合理性,而彩调艺术相对其他音乐课的内容而言又比较复杂,对学生学习的课时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保证达成音乐课程目标的同时,又要把彩调以校本课的形式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以达到学生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下是对彩调进桂林地区中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方言的理解性
彩调发源于桂林永福,使用的舞台语言是桂林话。彩调唱腔的桂林地方色彩浓郁,地方戏曲与当地语言紧密结合,形成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听到彩调,当地人们都倍感亲切。当地的孩子想学彩调,首先语言上就占优势,所以当彩调唱腔与桂林方言结合的时候,其地方特色会大大增强,带着调的桂林话顿时变得有趣。此外,很多人从小受着老一辈人的耳濡目染,尤其小时候在农村待过的孩子,他们从小就看甚至演过彩调。笔者在桂林市第五中学做过一份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约有82%的人都知道彩调这个剧种。据了解,桂林市临桂区的12个乡镇,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彩调队,临桂区文化馆至今已经连续举办过11届村屯(社区)彩调大赛,还时常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带着优秀的彩调班子走进校园。除此之外,很多中老年人社团都流行着彩调,为了方便更多的彩调爱好者,桂林市许多文化馆还在周末举办免费的彩调学习活动。
(二)文化环境的渲染性
彩调作为特有的地方性剧种,能抒发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在茶馆、在人堆、在集市、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想抒发某种情绪,拿起别在腰后的扇子,三三两两说唱就,唱说演就演。彩调剧本来源于民间故事,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又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展现。在旧社会,唱调子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从1921年禁演彩调到新中国诞生之前,彩调艺人经历了“日讨千家米,夜宿古亭庙”的艰难岁月,但是依旧有人偷偷唱,日子越苦越要唱。《刘三姐》中,刘三姐用歌声对莫仁海的讽刺和揭露,这就给普通民众很多的力量。“莫讲穷,山歌能把海填平”,这对于劳苦大众来说是一种鼓励,没有吃、没有穿没关系,山歌还在希望就还在。再如,《阿三戏公爷》里的阿三,社会地位不高,却很正气,在贪财好色的罗公爷面前,能机智的令他丑态百出,观众看了十分解气。阿三在剧中的行为,正是代表着下层人民的广大心愿。他们受着经济上的剥削以及政治上的压迫,被欺负的时候,怒而不敢言,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有在歌声中他们是自己的主角,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对彩调有着特别的情感。在戏剧的舞台上,他们发挥想象安排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对于强势者想骂就骂,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社会地位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难再感同身受。我们作为教育者,应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这样的情境,还原历史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他们真正去体会和理解作品传达出来的真善美,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要感恩和珍惜现在的生活,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感情丰富的孩子。
(三)彩调的趣味性
彩调属于民间小戏,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行当主要是“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最能代表彩调剧种特色的是丑角,丑角可以分为小丑、正丑、老丑和烂丑。彩调是在农民生活的沃土上生活起来的,主要反映了老百姓的爱情和日常生活,爱情离不开男女,于是就出现了小生和小旦,中间一般会有个小丑插科打诨,让男女之间的爱情变得坎坷,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三小戏”就自然地登上了戏剧舞台。随着彩调艺术的发展,“三小”行当也跟着相应发展,旦角分为小旦、花旦、正旦、老旦以及媱旦,生角有娃娃生、小生、正生、老生。彩调的唱腔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多达300多个唱腔,常用的唱腔就有近百个,在这些唱腔里,有可塑性强的腔,擅长叙事的各种板,适合表现抒情写意的各种“调”,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腔板调”,纵观彩调剧传统唱腔,绝大多数都属于“腔”或“调”,属于“板”的唱腔很少。彩调一般以人物或者行当命名,如《丑角腔》 《老旦腔》 《媱旦腔》 《小生腔》 《旦角腔》《花子腔》 《瞎子腔》 《媒娘腔》 《八洞神仙腔》等,这些流传下来的唱腔,人物形象鲜明,富于性格化,就算你闭着眼睛不看,也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拿《蠢子腔》举例:
谱例1:
这是《蠢子接妻》中蠢子奉母命接妻的一段唱腔,曲调活泼风趣,常用于叙述内心喜悦之情,多为行路时唱,这首《蠢子腔》旋律忽高忽低,还有滑音的运用,配上二胡给的小过门,配上滑稽的唱词,说话断断续续,一个活脱脱的蠢子的形象被描绘出来,唱出一种口吃不伶俐的傻子感觉。
如此有趣的唱腔,学生们才更愿意去学习,并且这样的唱腔对演唱的水平没有太大的要求,前面提到彩调使用桂林话来演唱,然而彩调的旋律,是将桂林话的声调按照艺术的手法加工而来。也就是说,唱腔语调的轻重缓急基本与桂林话一致,唱不准调的时候就用桂林话念一遍,很快就会唱准。桂林话的音节和旋律密切相联,一定要用桂林话说话的语气去唱,音的上下倾向才能表达得最好。例如:《美丑姻缘》中玉姣妹有一段《慢四平腔》:“找一个状元公结配郎夫”这句,如果还是用普通话的概念去诠释这句话,你会发现普通话的重音在“状”字,而用桂林话念“状元公”3个字,你会发现它的重心在“状元”,并且“元”字有个向下的倾向。另外,学生会喜欢这些唱腔的原因是:这些曲调旋律可以一曲多用,也就是一个曲调可以换多个唱词,即兴的成分很大。
笔者偶尔会在音乐课堂上,给学生们放彩调剧,记得《王小二过年》当中有一段长达30多句的课子,一气呵成朗朗上口,王小二把菜园子里的“新闻”说得活灵活现。当时很多学生都跟着“王小二”的节奏在念词,甚至还有一些搞怪的男生自己在创编歌词内容,引得班里同学捧腹大笑。当然,因某些字调的不同,词语的重音变化,会引起一些旋律走向的改变,这部分很灵活,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音乐课程改革也强调,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
■彩调进课堂的限制性与解决方法
尽管“彩调进课堂”这一设想,在广西桂林地区存在着许多可行性因素,然而各类人群对于该设想的认同度不尽相同。国家和地方政策、经费、课时、师资、场地等仍然是阻碍这一活动顺利进行的因素。
(一)限制性
1.师资限制。教育传承,是传承最主要的方法,而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对于彩调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欠缺甚至从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师自身欠缺彩调的知识与表演能力,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彩调的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而优秀教师的引导对于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传承的质量。
2.课程限制。学校课程设置也是制约中学生彩调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很多中学都会有一些关于“彩调进课堂”的活动,但基本都是邀请一些彩调团的专业演员入校演出,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欣赏到了彩调表演,感受到了彩调艺术的魅力,但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彩调艺术,上课的课时得不到保障,难以维持学生热爱彩调的积极性。
3.校园环境限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不够注重校园戏曲文化环境建设。打造桂林地区中学校园特色不能忽视隐性知识的教育,校园文化中缺乏彩调元素,学生关于彩调的乐器、代表剧目、剧照、彩调常用道具、著名彩调演员这些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学校并没有巧妙利用广播站、文化站这些平台加以宣传教育。
(二)解决方法
1.师资方面
(1)师资方面。聘请专业彩调剧团的演员到校演出并培训在校老师。彩调演员可能不擅长教学,但对彩调艺术的表演专业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资源,提升教师、学生对彩调艺术的审美理解。
(2)邀请社区彩调爱好者来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们示范表演,以弥补音乐教师这方面的不足,这是目前解决师资问题的有效方法。
2.课程方面
(1)课程的制定。中学的课程一个学期一般20周,除去期中、期末考试和一些法定节假日,大概一学期还有16节校本课。建议每学期至少保证8周彩调课,可以放置在校本课当中,这样从高一到高二,学生们会有32节关于彩调的校本课,课时的安排与分配是目前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文化的传承在于影响和渗透,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前景的。课程的设置相当于法律的制定,一旦“有法可依”,就必定“有法必依”。
(2)课程的内容选择。每学期彩调的课时并不是太多,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体验,彩调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也不需要单独罗列出来上,而是在手把手教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例如:在教学生舞彩扇的过程中,可以把“彩调三件宝”一并介绍,并拿出实物,把每种道具的用法都示范一遍,这样学生会对“三件宝”印象深刻;再如,前面提到旦角分为小旦、花旦、正旦、媱旦。学生一般会问,媱旦是指什么角色。这时老师可能会回答:媱旦是指媒婆一类的搞笑人物,这时如果老师能来一段媒婆的经典唱段的表演,同时,还可以邀请学生帮忙敲击桌子打基本节奏,师生配合完成表演,那媱旦的角色一定深入人心了。
3.校园环境
(1)为积极打造校园彩调特色,文化站、广播站都要行动起来。尽管彩调较其他戏曲而言,简单有趣、朗朗上口,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彩调学习的意义还不够明确。借助校园广播播报一些著名彩调的剧情介绍,著名演员学习彩调的经历以及播报市区内免费的彩调演出,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周末之余前往观看。在校园营造氛围,用宣传的力量把彩调艺术的价值深入学生内心,培养自豪感。
(2)要打造校园的彩调特色,树立校园风尚。桂林地区中学校园的墙上应该到处充斥着彩调的元素,张贴著名彩调演员的图片和人物介绍、“彩调三件宝”(彩扇、彩带、彩巾)、彩调的不同角色的脸妆、经典的剧照,还应该设置“彩调一角”文化室,除了悬挂各种图片外,还要摆放彩调的基本伴奏乐器和彩调演员表演的常用道具,如调胡、长笛 琵琶、扬琴、钹、锣、彩扇、彩带、彩巾等。这样整个中学全渗透着地区特色,形式工作做好了,传承工作也就完成了一半。
■彩调进课堂的美好设想
在桂林市第五中学代课时,有幸听到王锦老师给高一的同学们上彩调课。王锦老师曾任桂林市曲艺团副团长,最开始学的是桂剧,后来学彩调。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戏曲的舞台上为各地人民带去欢乐,传播传统戏剧文化。这堂课是在校本课上呈现的,讲得很精彩,下课铃响起同学们还不愿意离开教室。这个彩调课一学期只有一节课(其他时候的校本课会讲到桂剧、文场、渔鼓以及书法国画之类的艺术课),关于“彩调进中学课堂的可行性”,王老师说:“彩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桂林很多地区都在做‘戏曲进校园’活动,而这里的戏曲,主要是指‘彩调’。那么为什么不是桂剧?彩调和桂剧不一样,桂剧一板一眼,唱腔规范,表演规范,很讲究手眼身法步。而彩调较自由,表演形式也更灵活,甚至在表演的时候有很多即兴的部分。由于在桂林地区长大的孩子在听彩调时语言的无障碍以及彩调剧情和唱腔都是那么接近民众的生活,朗朗上口,因此,彩调比较容易被当地的孩子们接受。”
笔者把“彩调进中学校本课堂”的想法告知王老师,并且想让老师给点关于教学上的意见,王老师说道:“如果你想一个学期都讲彩调这个内容,假设你都讲一些理论的东西,学生们肯定不会喜欢,效果也不会很好。你可以试着给大家排一段唱腔、一出小戏,或者在班上排个节目,在班上选一部分人出来,编排角色,有对白、唱腔、表演学生会很喜欢。”
彩调这个戏曲种类发源于民间,民间的艺术形式易于学习,符合学生学习能力。老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以欣赏为入口,选取彩调经典有趣的唱段在课堂上演绎并且分析,在积累一定的视听基础后,可以慢慢让他们接触唱段和念白,甚至可以把简单节奏配合进去。在熟悉唱腔和节奏的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依曲填词”的训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小 结
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戏曲(彩调)进课堂”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更是通过传统艺术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知体验。王老师说:“关于彩调,其实理论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可以讲。”因此,彩调教学要注重欣赏和表演,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产生民族认同感,使其身心得以发展。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接受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科学、慎重的调查和研究。目前,师资是制约“彩调进中学课堂”有效推进的核心问题,同时,各界人士对于彩调的认识、经费、课时、场地等也在阻碍着彩调的传承与发展,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彩调进课堂”仍有许多的可行性因素。广西桂林作为地方戏曲剧种较为突出的地区,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