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学业拖延的教育对策

2018-05-25王千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

王千红

摘要:学业拖延是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而未能按时完成或比较匆忙地完成任务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学业拖延往往伴随着焦虑不安、抑郁、自尊心降低等消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会促发拖延行为,而拖延行为会反过来激发焦虑反应的产生。因此,要对中学生进行学业拖延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拖延;情绪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道出了拖延的弊端,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呢?长期以来,拖延就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少有人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然而,如果拖延成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那么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领域,学生在学业上的拖延行为也非常突出,国外有研究表明,高达70%的大学生和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习拖延行为。近年来,学业拖延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大多数学业拖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对中学生这个群体关注得不够。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全都来自农村,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留守儿童,学业拖延的现象在学生中已非常普遍,妨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学业拖延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一、学业拖延与情绪调节的内涵

1.学业拖延。拖延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推至明天,但至今在心理学上有统一的概念。国内外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拖延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从不同的界定可以看出,拖延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的问题,也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关于什么是学业拖延,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没有直接对其进行界定。我们认为,学业拖延是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而未能按时完成或比较匆忙地完成任务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包括学生完成作业设计实施的学习计划以及对学习活动的补救和总结等方面。

2.情绪调节。关于情绪调节的涵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我们简单界定为个体通过一定的行为策略和机制,管理、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情绪,使情绪在主观感受、表情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变化的过程。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在认知和行为水平有意图、有计划的做法。

二、学业拖延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许多学者就情绪与拖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大多集中于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消极情绪状态对拖延的影响作用上。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讨论业拖延与焦虑情绪调节的关系。

焦虑是常被用来研究的一种负性情绪,是指由紧张的烦燥不安或身体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在焦虑的情绪下,个体常常会产生退缩或逃避等消极适应的体验和行为,国外很多研究表明,焦虑是导致个体产生拖延的原因之一。一种观点认为焦虑与各种自我挫败行为有关,而拖延行为是其中一种。消极或负面的情绪会使个体低估完成目标所需的努力,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个体减少对达到目标的期望,从而产生与目标任务相联系的行为上的拖延。第二种观认为高度焦虑的人易倾向于将不成功归因于自我能力的不足,因而使其不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而可能以拖延行为表现出这种不愿意。有学者指出,焦虑会促发拖延行为,而拖延行为会反过来激发焦虑反应的产生。一些研究还发现,对于学生而言施延会造成延误作业、临时突击、考试焦虑、放弃学习以及总体学业成绩不良等。

三、中学生学习拖延的教育建议

1.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研究结果显示,体验消极情绪体验的中学生有着更高的拖延倾向。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业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肪止拖延行为的发生。

从教师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发自他们的内心,以满足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需要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和评价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并在体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予以适当调节,使教学情绪与学生情绪产生共鸣。达到乐学乐教。

从学生角度来说,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情绪紊乱和行为异常。首先,学生应该适时进行自我排解。从一定意义上说,排解意味着自我激励,对于排除不良情绪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其次,与同学老师积极沟通。沟通不仅可以消除干扰学生情绪的不利因素,而且可以增进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

2.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对不同程度学业拖延行为的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对考试成绩存在外部归因的中学生有着更高的拖延倾向。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进而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发展内部的归因倾向,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成败情境或是举出班中个别学生的成败事例(不要说出具体学生的名字),来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成败的原因,进而引导他们认识到相应的努力、解决问题的技能、正确的策略以及对任务的理解等可以控制的因素才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因素。

3.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能否对于时间有良好的控制及正确认知的习惯对拖延有重要的影响。其步骤可以归纳为:产生改变的动机;分析学业任务的性质,例如重要且急迫、重要不急迫、不重要但急迫以及不重要且急迫;设定目标,目标可以指引、开展、规范以及督促那些需要做的事情,最好做一个日程表;养成良好的生物钟,让自己的时间利用变得科学有序。

猜你喜欢

中学生情绪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