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魔力
2018-05-25莫凤清
莫凤清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千变万化。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能与学生交心换心,继而达到换心贴心,其工作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通过分析班级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自己多年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提出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具有精湛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更要具有一颗“心”,一颗融爱心、交心、诚心和信心于一体的心。文章还以鲜明生动的事例阐述了班级管理独到的体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爱心;交心;诚心;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11
一、引言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具有精湛的班主任工作艺术,更要具有一颗“心”:一颗融爱心、交心、诚心和信心于一体的心。
二、爱心
教师的爱心是教育成功的桥梁和保证。《学记》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在教育成功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爱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教师无私的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班主任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班主任要想真正拨动这根琴弦,就必须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
小美是一个内向、少言语但对绘画很有天赋的女孩。平时若不注意观察,不深入了解,你根本无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满脸忧伤,眉头紧锁。我向同村的邓老师了解其家庭情况,原来小美的父亲前年因土地纠纷,现在在柳州鹿寨服刑。我先去家访,同她母亲交谈、沟通;再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起初她很紧张,后来在我亲切、耐心的疏导下,慢慢向我诉说了内心的困惑。我开导她要从父亲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鼓励她要为自己的前途而振作,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亲安心服刑,早日回家团聚。此后我们常在一起谈心,后来我特别注意观察她,我发现她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看到她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关爱学生,就应该把学生真正放在我们的心坎上,如果我们对这些学生没有同情心,态度冷漠或幸灾乐祸,那将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摧残。
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好动、活泼、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班主任要有爱心,慢慢地有意识地引导,使他们逐步走向成熟,培养其自立、独立、健康向上的人格,逐步确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自己的前途,为父母的心愿发奋学习。
小辉,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初中入学考试成绩优异,七年级数学竞赛时获得二等奖,如此优秀的他到了八年级整个人全变了。上课睡觉、讲话,与同学打架,旷课、吸烟,经常不回家,常到游戏厅、网吧玩,成绩一落千丈。我通过多次家访以及他叔叔和旁人的口中得知:由于母亲望子成龙心切,无形中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使得他产生了厌学和逆反心理,因此他与母亲的关系闹得很僵。“五一”前夕,他失踪了好几天,我们班全体成员分头行动,努力寻找,后来在游戏机室找见了他。起初他还不想离开,后来我们轮流做他的思想工作。见到老师和同学们如此关心自己,他感动得落下了眼泪……此后,我经常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让他不断意识到自己还有长处,这样他就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五一”七天长假,我担心他不愿回家,在外头游荡,又误入歧途,于是我邀请他和其他几个学生到我老家散心,临行前我托人把这事告诉他的母亲,以免她担心。通过七天长假的相处、交流、谈心,他开始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关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五一”假期結束后,我多次与他母亲联系、沟通,协调他们母子的关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开始慢慢好转,这令我们全体师生都深感欣慰。我深深体会到,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那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是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信心的根据地。如果当初我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也许他会更加反感,也许他也就不会转变得那么快。
三、交心
信为心之声、心之桥。心相通的人,在一个班级里,说几句话,打几个手势都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往往有些内向的学生,他们有话不敢当面说,这时书信是表达心声的最好方式,它是心声的录音机,它可以传递心声,保存心声,什么时候想“听”,便将过去的书信找出来打开,一颗颗赤诚的心便在眼前跳动,激人奋发、催人向上。班主任应善于使用这个方法来与学生交心,来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小琼,她以书信形式向我诉说了自己的不幸:母亲疼爱大姐,父亲疼爱二姐,只剩她没人疼爱,父母又整日闹离婚,使得她没有心情学习。
小芬,她多次写信给我,向我诉说: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他们一直不想让她来学校住宿,更不想让她参加中考。
小兰,一个英语天才,但依赖性很强,自英语老师请产假后,不愿接受新老师的课,一直愁眉苦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她们都喜欢用书信形式与我交流、沟通。每每收到这些信,我都会及时回信,给予帮助,让她们更快地把精力投入学习中。
在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后,我们仍坚持书信往来,每逢节假日她们都回来看望我及其他任课教师。教师节前夕,我收到小群的来信,她在信中说:“老师,我好想再次听到您那爽朗的笑声。您开朗而乐观的性格是我所渴望的,当遇到生活中的烦恼、学习上的挫折,您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安慰和动力。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感谢您给了我近乎姐姐般的关爱……初进高中的迷茫与无助,经过一年的洗礼以及您不断的关心和鼓励,我现在已经能够适应高中生活。老师,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的。老师,请您放心!阳光总在风雨后,您的学生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也许有些人会这样说:现在的信息技术那么发达,如果还用书信交往,岂不是很落伍?是啊!这样的方式在某些人眼里也许是落伍了,但我觉得信是心声,信是心桥。班主任要善于传声,善于搭桥。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的交往更广泛、更频繁。班主任要更多地建设心之桥,使学生的心路四通八达。
四、诚心
以诚换心,以诚感人,寻找希望。这种对人格的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我一直用炽热的爱心,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去感动学生以及家长,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源,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由于家庭问题,父母不想让她来学校住宿。我和数学、英语两位老师多次家访、信访,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最后她的父母终于被我们的诚心感动了。在当年中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宁三中。她父母每次见到我都感慨地说:“当初要不是你们的坚持与诚心,也许我们就毁了她的前途了。”是啊!如果小源当初不能来学校住宿,那么她就没有办法参加晚自习,也就得不到老师更多的辅导,那么她的学习时间也将会比其他住宿生少很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她的成绩。
小群,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中考时考上了南宁三十三中,可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不想让她继续学业,因此她也不来学校领录取通知书。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找到她家,和她父母长谈,共同协商解决她上学费用的问题。开学前我先了解南宁三十三中有关收费情况。新生注册那天,我找到她的新班主任,向他反映小群的情况,后来他带我去找学校领导,协商小群有关学费减免的问题。学校领导看到我,以为我是她的家人,待我说明身份和来意后,他们都感慨地说:“难得有你这样的班主任,真令我们感动……” 她的父母最终也被我的诚心感动了。她到了高中后第一周就给我来了一封信,信里写道:“老师,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是您给了我信心,让我踏入了这个校门,也是因为您如此地支持,才使我父母萌發送我继续上学的念头……” 看到小群能够继续学业,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从这些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有了沟通,便有了理解,有了理解便有了真诚与交融。如果我不是以自己的诚心和行动去感动她们的父母,也许她们就会失去继续学业的机会,也许就会毁了她们美好的前途。
五、信心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伟人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卡尔·马克思的名言一直深深地激励着我。记得七年级第一个学期期考,我所带的009班各科成绩均不太理想,总成绩在年级排倒数第三名(全年级有9个班)。我反省自己,不断地问自己:“是我的工作能力不行,还是我的工作方法不对?”我想过放弃,但又觉得这样对不起学生。后来我通过向每位任课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找学生做思想工作,再每天利用自习课时间找学困生到办公室辅导,遇到我不懂的地方,我先请教任课教师,然后再教给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009班期考成绩上升到年级第四名。
信心是行动的原动力,理想的实现需要信心的激励。每当学生成绩出现滑坡时,我都冷静思考,先从我自身查找原因,再借鉴相关班主任书籍中好的做法,对症下药,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成绩。
六、结语
通过反复实践、反思、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 主任要有一颗融爱心、交心、诚心和信心于一体的心。心的魔力非常神奇,我们要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颗稚嫩的童心,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朵可爱的蓓蕾。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我们对学生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温暖和耐心地疏导他们,以诚相待,并且付出心灵的关爱,才能得到学生对我们的信任,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3.
[2]孙云晓,郑新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张 友.班级管理需痴心、爱心、责任心[J].青海教育,2009(4).
[4]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