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格结构角度分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人物形象

2018-05-25刘畅

戏剧之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洛丽塔

刘畅

【摘 要】《洛丽塔》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位中年男子亨伯特与一位未成年少女之间的不伦之恋。本文将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从人格结构角度,分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形象。

【关键词】《洛丽塔》;人格结构;亨伯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88-01

《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在少年时期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就是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不幸的是,这位少女由于伤寒而过早夭亡了。这件事给年少的亨伯特造成了很大的陰影,使他往后的生活都难以摆脱恋童癖带来的困惑。亨伯特第一次看见洛丽塔,便爱上了她,甚至为了接近她,不惜娶了她的母亲,做了洛丽塔的继父。当洛丽塔的母亲偶然得知亨伯特娶自己是为了接近自己的女儿时,情绪崩溃,意外车祸而死。于是亨伯特就带着孤苦无依的洛丽塔开始了长途旅行。在途中,两人发生了关系,并且一直维持着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关系。期间洛丽塔渐渐有了逆反心理,亨伯特不断以零食、零花钱以及少女的漂亮服饰来引诱她。最后洛丽塔迷恋上了一位剧作家奎迪,在旅行途中找了一个机会与他私奔了。亨伯特疯狂地寻找,始终寻而不得。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求助信,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去见了已为人妇、怀有身孕的洛丽塔,希望她能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但是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去找当年带走洛丽塔的奎迪决斗,杀死奎迪后,自己也在狱中去世,而洛丽塔也因为难产而死去。

一、亨伯特的本我人格分析

本我是指人的原始本能,指人内心深处的本能欲望或是冲动,尤其是性冲动,本我往往不受理智和道德的约束,遵循快乐原则。亨伯特由于童年阴影,对少女有着一种特殊的偏好。当他第一次在房东家遇见热情而性感的少女洛丽塔时,便立刻爱上了她,无法自拔。为了接近她,亨伯特住进了她家的房子,甚至娶了她的妈妈,做了她的继父。每一天他都默默窥视着洛丽塔的生活,满足自己的原始性欲。在洛丽塔的母亲去世后,亨伯特第一时间去接正在夏令营的洛丽塔,在那一瞬间,亨伯特的内心并没有因为妻子的过世而难过,相反,他在为即将到来的与洛丽塔的二人生活而兴奋。在接到洛丽塔后,他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试图猥亵洛丽塔,来满足自己压抑许久的性欲望。亨伯特的本我人格很大程度地体现了出来。

但是,亨伯特没想到,药对洛丽塔并没有起到作用,相反,洛丽塔在第二天的清晨勾引了亨伯特,两人发生了不伦的关系。亨伯特的本我终于得到了彻底发泄,但是他仍想要更加长久地追求快乐,所以他告诉了洛丽塔母亲过世的消息,洛丽塔失去了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亲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和爱慕自己的继父继续维持这样的关系。

在与这位正值花季的少女洛丽塔的不伦恋之中,中年大叔亨伯特早已失去了理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与未成年继女之间的感情是不被社会道德及法律认可的,可他选择了抛弃理智,以父女的名义,以旅行为借口,用各种手段,将洛丽塔牢牢绑在自己的身边,以永久实现自己的本我需求,满足自己不正常的性欲望,实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二、亨伯特的自我人格分析

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和剂,是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来实现本我的原始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少年时代的初恋安娜贝儿的死亡给亨伯特的心理带来了阴影,使得他在往后的生活里一直无法摆脱内心深处对与安娜贝儿同龄少女的迷恋。在遇见洛丽塔之前的时光里,他也遇见过无数个青春靓丽的妙龄少女,可是他的自我使他克制住了自己内心强烈的本我需求。这一切一直维持到他遇见了洛丽塔,他坚持了多年的自我最终在本我的强烈侵袭下破碎了。在带着洛丽塔旅行的途中,为了摆脱警察对自己猥亵少女的审查,他伪装洛丽塔的亲生父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亨伯特知道自己与洛丽塔之间的这段不伦恋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他找出一个可以被世俗接受的名义来掩盖自己的病态心理,实现自己的本我欲望。

三、亨伯特的超我人格分析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顶层,指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进而约束自己以达到完美,遵循道德原则。亨伯特的超我人格主要体现在他对洛丽塔的负罪感上。亨伯特难以克制自己对洛丽塔的不伦迷恋,无法压制内心深处这种不理性的本我需求,他的自我又难以调节好自己的人格矛盾,他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被社会道德与法律接受的,也明白这段关系是违背伦理的,因而在实现了本我的快乐追求之后,他又产生了强大的负罪感。他得到了洛丽塔,追求了内心的快乐,可是精神上的这种内疚与负罪感又让他无法真正快乐起来。他在狱中进行了深刻反省,实现了自己的人格升华。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对洛丽塔犯下的错误,批判并反省了自己,将自己对洛丽塔的爱恋上升到了一个父亲的宠爱高度上。

《洛丽塔》以一个囚犯自白的方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有恋童癖的中年男子的心理过程。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角度,对《洛丽塔》中男主人公亨伯特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进行了深度分析,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到亨伯特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洛丽塔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