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理念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018-05-25王海鹏
王海鹏
重庆名威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2160
前言
慢城运动是一种新型的小城镇发展方式,在城镇建造更多的绿化用于居民日常运动和观赏,运营更加便利的商业带来生活的快捷,规划舒适的街道用于日常生活。慢城运动理念与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之处,体现在宏 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与之相对的是全局规划、区域网络分析、细节针对分析。
1 “慢城”的概念及著名慢城的案例
1.1 “慢城”的定义及内涵
“慢城”指的是: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人口小于等于五万的城镇、村庄或社区。“慢城”是一种新的城市模式。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同,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步行,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进行休闲活动,有更便利的商业供人们娱乐。大力提倡邻里交流,希望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家人的身心健康和子女的成长教育。
“慢城”的内涵在于将绿色环保、健康和谐,地域特色保护和人文有机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进行传承,打造地球村大环境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
1.2 “慢城”创造经济效益
追求慢并不代表忽略经济效益,而是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详尽考虑地区人文环境,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同时,地方传统美食,绿色产业和旅游业都能为慢城创造良好的收入[1]。
1.3 国内外的慢城案例
慢城运动的发源地仍然在意大利,目前当地已有四十二个城市对外标志自己的慢城名片,而全欧洲境内,包括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已有数十几个城市加入,甚至在毗邻的日本及韩国也有慢城,德国境内则有六个慢城。
图1 桠溪镇
图2 梅县区
到2016年底为止,中国有两个经国际认证的“慢城”,分别是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和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国际慢城联盟中国总部位于南京高淳。
通过对众多“慢城”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中外在建设慢城时政策有所出入,但是都将“慢城”的理念和国内文化有机整合,其特征具有以下特点:
(1)敬畏自然、注重生态环境,致力于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重视传统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风貌的保护与传承,保持和发扬自己城镇的独有特色。
(2)尊重传统文化和旧例,在发展过程中格外注意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耕地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地方美食的发展,致力于利用这些传统为当地创造一种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3)注重居民生活品质,提倡有机平价美食,注重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生态空间设计严格把控交通,提倡绿色出行等等。
2 慢城在全局规划中的体现
2.1 全局规划的意义
这一阶段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构建慢城发展大背景,通过慢城运动把小城镇内的各个区块有机的连接在一起,达到全局环境统一建设的目的[2]。
2.2 传统镇域体系规划存在的问题
全局规划指的是对小城镇管辖范围内的整个空间进行规划,以往的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在于城镇化和经济生产,在不同程度上放弃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小城镇在现代化的大环境下变得面目全非,不复往日风景。
2.3 全局规划的研究内容
慢城规划设计应用在城镇整体规划中表现为景观体系规划,涵盖整个小城镇区域内的景观问题,包括耕地、居民地、村落等。
3 小城镇“慢城”理念导向下的主要特征
(1)城镇规模中等,居住地与耕地有机结合,居住人口在五万左右。
(2)与大城市建立便捷的交通道路,城镇内对机动车严格限行限速,让步行没有烦恼。
(3)在城镇内建造各种基础设施,减少开车的需要,利于老弱病残等生活有所不便的人群。
(4)传承本土传统文化,拒绝摒弃自身特点,随波逐流
4 “慢城”理念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4.1 交通管理
对外交通由主要对外交通干道进行分流,内部交通尽量疏散,在居住区外建立较多道路,使人车活动区域错开,保证小城镇内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4.2 快慢分区
在对交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建造慢性区域实现文娱休闲活动日常化,生活设施便捷化,公共场所休闲化的城镇慢生活。
4.3 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空间
环境优美是慢城的最基本特征,但与国外的慢城相比,国内慢城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虽然国内小城镇慢城运动一直强调生态环境,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3]。
4.4 弘扬传统文化
保护与发展小城镇的传统文化,是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4.5 强化公众参与的意识
慢城运动并不只是政府的工作,对居众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城镇内张贴相关宣传标牌、举行座谈会等,对规划的有效实施有重要的作用。
5 结束语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慢城”理念如何投入城镇建设是一种有深远意义的探索。“慢城”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慢城”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放弃发展,反之,它更善于提取现代和传统生活中那些对整体发展有益的因素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传统小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 陶特立,孙小青.基于“慢城”理念导向下小城镇规划的探索——以常州市湟里镇总体规划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122-168.
[2] 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6-81.
[3] 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