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分析

2018-05-25陈蓉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尖子托举转体

陈蓉

自2002年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我国掀起一阵运动热潮后,众多的学生都被啦啦操运动项目所展现出默契的团队合作与热情所震撼。随着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我国蓬勃的发展,国内的各个教育阶段都将这种新式的运动项目,逐渐引入到教学项目中。同时,相关的部门也针对啦啦操运动项目进行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但是,从对啦啦操运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现行的文献资料库中,对于啦啦操运动项目中一些专业性的技巧动作,并没有较为深度的研究与阐释。只有少部分的文献资料中,对于啦啦操中的主要动作技术,进行了相关的说明与研究。因而,本文主要是针对现有的文献资料,从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方面进行深度的分析。

1. 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形成与发展

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Cheerleading),其中的Cheer的中文意思中包含着鼓励、喝彩、欢呼等含义。虽然,技巧啦啦操是在近些年才迅速在我国发展开来的。但其实早在原始时期,技巧啦啦操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雏形。在原始时期,部落为了庆贺胜利,就组织部落内的战士们来举行重大的胜利仪式。战士们围着柴火欢呼着、跳跃着、手舞足蹈的来庆贺胜利。而后,随着美式足球的形成与发展,学生们为了庆贺足球队的胜利,自行的组织拉拉队,用体操的形式来给球员们喊口号、助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啦啦操的迅速发展。美国在1980年举办了第一界全美技巧啦啦操锦标赛。随着我国与国际频繁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技巧啦啦操在1948年传入到我国,中国的第一个技巧啦啦操运动协会也就此成立。而随着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我国迅猛的发展,国内的各个体育学院逐渐认识到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强大魅力,并不断的与国际上的专业技巧啦啦操教练进行友好教练,我国关于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相关制度也就此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巧啦啦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表1 2006-2010年我国啦啦队锦标赛赛事及分组统计

如图表1所示,2006年的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首次中国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锦标赛。而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也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运动项目之一,给我国的运动项目增添了新的运动光芒与气息。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逐渐成为我国当前的运动项目主流,不断地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为了更好的展现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特色技巧,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针对关键性的动作进行深度的分析。尤其是要针对技巧啦啦操最为主要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进行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推动技巧啦啦操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为我国整体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 概述分析对象与应用方法

2.1 分析对象

针对技巧啦啦操中托举转体上法关键动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2.2 应用的分析方法

2.2.1 访谈法

全国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的赵英杰教练,以及各个地区的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精英团队成员,包括韩佳、李舸、李海诚等。

2.2.2 检索资料法

检索现有的文献资料库中关于技巧啦啦操运动项目中关键动作的研究与分析,尤其是关于托举转体上法动作相关的文献资料。

3. 分析结果

技巧啦啦操中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主要包括着预备姿势、造型动作与上法动作。由于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主要是指尖子队员从地面站立向孔子亮相的优美动作过程。因此,依据上法的整体动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动作方面进行分析。

3.1 预备姿势

如图表2所示,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中,预备姿势是其它动作技术的基础性动作环节。主要是从体操人员的站位、底座托手举法与站姿三个动作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体操人员的站位,能够直接对托举转体上位的实际动作类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底座托举站姿,能够对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操作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能够影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方法的,则是底座托举法。下面主要是针对这三种主要的动作方法,来进行深度的分析。

3.1.1 体操人员的站位

通常情况下,一对一的类型,不仅具有着较高的表演与难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对底座体操队员的控制力与绝对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想把尖子体操人员巧妙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需要底座的体操队员能够适应高水准的运动。

多对一的类型,通常适用于水平较低或者初学者。这种技巧啦啦操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则要求底座体操队员与尖子层的队员,巧妙的把握好转体时机与方位。此外,需要底座的体操队员彼此之间具备良好的默契,能够达到组为完美的合作。

多对一的类型,一般适用单式底座的双尖子体操团队。这种类型的技巧啦啦操,在进行转体上法动作技术时,要保持底座体操队员的双手具有着较强均衡性力量,且还必须具备强大的绝对力量。从而在做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时,能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3.1.2 底座托举的站姿

底座托举的站姿,共分为四种类型,即膝托式、直立式、半与全蹲式。针对于不同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都对底座的托举站姿有着不同的要求。

膝托的动作方式,通常适应一对一的底座体操队员,抛上或者拖上尖子体操队员。膝托式动作技术,相比直立式的动作技术,能够极大的对底座体操队员发力提供便利。因而,膝托式动作最为适宜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的初学者学习与使用。

直立的动作方式,多数用于一对二或者一对一的类型,底座的体操队员对尖子体操队员进行拎上动作的操作。在这一动作操作的过程,底座的体操队员一定要与尖子体操队员进行默契的配合,将力量融合到一起,实行垂直性的发力。让底座体操队员的手中掌握着尖子体操队员的整体重心。但是,要想确保该动作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需要底座的体操队员有着极强的爆发力量,让动作一触即发。而正是因为直立的动作方式,在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中,是最具冲击力与难度性的。因此,它也是最具观赏性价值的。

半与全蹲的动作方式,比较适宜一对一的托举动作。在进行托举动作时,应用左右开腿的蹲法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是由于单底座的体操队员,要在同一时间点内利用一只手将尖子体操队员托举起来。因而,这一过程是需要底座的体操队员具备一定的绝对力量,且这种左右开腿的蹲法,要比前后开腿的蹲法具有着一定的优势性,它能够更为便于底座体操队员的发力,能够更好的将尖子层体操队员的重心控制得当。

3.1.3 底座托举的主要手法

据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得出,技巧啦啦操在完成相应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过程中,根据尖子体操队员与底座体操队员部位的接触分析,其主要包含着两种手法,即托腰手法与握脚手法。

托腰手法,主要是底座的体操队员在动作准备阶段,通过双手的力量将尖子体操队员的腰部进行托举。在这一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中,尖子体操队员从低位至高位的整体身体重心,都要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当尖子体操队员操作向上跳起动作时,底座的体操队员要顺势托住尖子体操队员的腰部,帮助尖子体操队员完美的结束这一转体上法动作。由于这种托腰手法的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具有着较为强烈的视觉性冲击。因此,需要整体的技巧啦啦操队员,具备高水准的能力。

握脚手法,分为足跟握与足弓握两种手法。底座的体操队员在应用这两种手法时,要对尖子体操队员的重心进行适度的调整。在进行托举动作完成步骤时,底座的体操队员应用足跟的握法较为普遍。在应用这一握法时,底座的体操队员需要在尖子体操队员重心出现不稳定情况下,进行合理的重心调整,切实的保障尖子体操队员重心的稳定性。同时,底座的体操队员要切实的对尖子体操队员的足跟与其掌心接触的平滑处,进行有力的掌控。从而确保尖子体操队员能够稳定的站立在底座体操队员的掌心。

3.2 上法动作技术

3.2.1 尖子体操队员的转体上法

在进行直立的转体上法动作时,尖子体操队员需要时刻保持身体处于直立状态,依据纵轴进行合理的转体动作操作,且在转体的度数上要进行合理的控制;由于该转体动作较为简单,因而比较适宜初级或者重疾的尖子体操队员学习。

3.2.2 底座体操队员的托举上法

底座体操队员的托举上法,主要包括托上法、抛上法与拎上法。托上法,主要是握住尖子体操队员的脚掌,适宜低水平的体操队员进行动作学习与操作;抛上法,主要是在握住尖子体操队员脚掌的过程中,会有短暂的分离。该方法比较适宜较高水准的体操队员学习与操作。拎上法,则主要是底座体操队员将尖子体操队员的腰部握住,而尖子体操队员的双手要撑在底座体操队员的双手腕。当尖子体操队员向上跳起,底座体操队员要借助这一力量将尖子体操队员拎到最高点。而后,再将尖子体操队员的脚掌握住,尖子体操队员的身体要保持直立状态。由于该动作技术需要尖子体操队员与底座体操队员的较强的配合度,技术要求也较高。因而,该动作方法只适用于具备高水准的体操运动员。

3.3 造型动作

3.3.1 上肢造型动作

上肢的造型动作,主要分为双尖子与单尖子体操队员。其主要的扶持方法,都使对尖子体操队员的重心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将动作的危险性系数有效的降低,避免动作事故的发生。保障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能够在较为稳定性的状态下华丽的收尾。

3.3.2 下肢造型动作

下肢造型动作,主要通过单脚或者双脚的站立,将双腿并紧,保持稳定性的站姿。这对尖子体操队员的平衡性与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进行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时,一般下肢的造型动作变化要保持在2-3种之间。从而体现出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的艺术感与价值效果。

4. 结语

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是啦啦操动作中最为关键性的动作,也是最具危险性的动作。因而,需要深度的研究改动作要领,更好运用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从而更好地展现技巧啦啦的艺术效果,推动技巧啦啦在新时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岳恒,邓歌.技巧啦啦操托举转体上法动作技术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7):27-28.

[2] 万群飞.对技巧啦啦队托举类动作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尖子托举转体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赶牛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技巧啦啦操中尖子出现的心理障碍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托举乡村教育的希望
高校教学中技巧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动作保护能力培养探析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长三乙”托举北斗 远征一号摆送双星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