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应用的SWOT分析

2018-05-25叶建友周飞周威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广州市篮球

叶建友 周飞 周威

五体球是在篮球和足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中国王进安先生发明,于2014年被列为专利,直至2015年4月面世,其是通过四肢与头部的协调配合进行控球和转换,且遵循一定的五体球竞赛规则将球踢进或投进指定球门或球框,获取得分的一项新兴的球类体育运动。[1]利用五体转换线将球场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手部区、脚部区、五体转换区。球员在手部区可以利用手部实现运球、投篮和盖帽,在脚部区可以利用脚部实现盘带、过人和射门,在五体转换区可以实现手脚科学转换,因此,五体球能够充分调动和开发双手、双脚、大脑的运动协调性与配合度,培养人们的身体机智,真正实现了手部、脚部、头部运动的有机融合。作为一种极富趣味性、挑战性与益智性的时尚运动,五体球深受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

虽然深圳五体球公司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在大学校园开展了诸多中小型五体球运动的培训与讲座,举办了近百场大大小小的五体球赛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这一新兴民族体育运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但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应用还并不容乐观。因此,对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中的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SWOT视角对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图1 五体球场地示意图

1. 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的优势分析(S)

1.1 项目自身的优势

1.1.1 比赛观赏性与文化包容性强

篮球运动,三分线内外的投篮和拼抢是最令人兴奋激动环节,也是篮球运动最精彩部分,中间区域仅是机械的跑步运动,所以篮球主要的是手部运动;足球运动,除守门员之外的其他运动员在运动瞬间基本无法用手触球,其主要是脚步运动;五体球运动,集于篮球和足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兴球类运动,巧妙融合篮球与足球的优势形成全新玩法,全面调动身体五大部位,极富趣味性、挑战性与益智性。[2]五体球运动本身所具备的灵活多变、全身性协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就有强大的吸引力,运动员在五体转换区内用手运球、投篮和盖帽,转换区外用脚盘带、过人和射门,更有精彩绝伦的五体转换区的手脚运动转换,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五体球是篮球和足球融合起来而衍生的民族创新体育运动,五体球运动既可以培养篮球人才——擅长篮球区的运动员可以往篮球方向发展,也可以培养足球人才——擅长足球区的运动员可以往足球方向发展,为提高国民篮球和足球水平另辟蹊径。同时,五体球运动实现了在一个场地上同时开展足球、篮球两种运动,不但实现足球、篮球两种运动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为足球、篮球兼擅长的运动员提供了运动福音,还可以吸纳优秀的足球、篮球运动员以及全能型运动员,将擅长篮球、擅长足球以及同时擅长足、篮球的全能型运动员组成战术多样化的球队,这可谓相得益彰、其乐无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较强的包容性,实现与足球、篮球共荣共生。

1.1.2 场地利用率高,利于推广

我国土地资源本来就稀缺,足球场地因所占面积过大,短中期内无法完成大规模的布局,但篮球场地所占面积较小,其已渗透于各个普通高校的校园内,且数量规模较大。虽然五体球标准场地比篮球场稍大,但平时五体球运动爱好者可充分利用现有篮球场,将篮球场的篮球架改造成带有球门的球架,即多用运动框架(五体运动专利产品),在此基础上加上防护网,该球场即可为五体球运动而服务,同时还实现“一场三用”(即五体球场、篮球场、足球练习场)。可见,五体球场利用率很高,其是由篮球场衍生而来,篮球场是五体球场的母体,这为五体球运动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有利于五体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推广应用。

1.1.3 知识产权完整

五体球将篮球架与足球门相结合的多用运动框架已获得国家专利保护,并且已申请国际专利优先权;五体球运动规则已获版权保护,“五体”和“五体球“及相关商标也已申请多项图形、中英文文字商标保护,具有整套知识产权系统,为五体球运动在普通高校中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

1.2 广州市普通高校庞大的篮球和足球运动群众基础优势

众所周知,足球和篮球是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足球素来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以脚为中心,可辅以头部的项群对抗性体育运动;篮球,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直接对抗性体育运动。篮球与足球运动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两项体育运动,据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篮球球迷超过3亿,足球球迷则超过4亿。而五体球集足球与篮球的玩法于一体,不仅可以实现活动四肢、锻炼身体灵活性的常规功能,还可以在打法的交替转换过程中锻炼思考与反应能力,传递着协调、综合的健康运动方式,其融合了篮球和足球项目的优势,更是吸引众多喜爱篮球和足球运动的年轻大学生,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了五体球运动。

2. 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的劣势分析(W)

2.1 五体球运动的项目开展经费问题

五体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器材都需重置购进、运动场地重新规划、师资培养费用、教材经费和宣传维护费用等需有保障,这些关于项目经费投入对普通高校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学校项目融资渠道本就少,项目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国家政府拨款以及自身供给,与社会、企业的交流也不多,且师资力量培养、场地规划建设等都需要一个过程。若这项目经费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措施,这也必将成为影响五体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2.2 五体球运动的师资力量问题

虽然高校的体育师资丰富,但五体球是篮球和足球相结合的新兴产物,也就意味着其需要篮球和足球能力都兼有的新型复合人才进行传授,相对于篮球或足球来说其要求更高、更强,且五体球运动处于初期摸索阶段,而目前五体球运动指导员培训也还没形成,其师资力量极其匮乏,以致于对五体球运动推广应用中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解决师资力量问题促进五体球运动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五体球运动的师资进行培养是迫在眉睫的,定期组织安排五体球运动指导员培训,对足球和篮球能力都兼有的更是要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追求培养全能型人才,进而增强五体球运动指导员队伍,弥补其师资力量。

3. 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的机会分析(O)

3.1 国家政策支持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颁布46号文件。2015年底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旅游局又发布了多项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利好政策,从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期将要到来。继国务院46号文件后,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可见,国家鼓励并支持体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而五体球运动的产生,不仅促进五体球新生理论与理念的产生,更是联动了五体球体育用品的研发设计、五体球竞赛运营与管理体系、五体球品牌衍生品开发等协同发展。五体球作为由国人自主发明的一项新兴民族体育运动,对其运动的发展而言,正处于政策黄金时期,随着不断地推广应用和普及开来,借着体育产业热的东风,不仅能够促进五体球本身的发展,还更能为体育产业经济、体育从业人员增加新的活力,滋生一套完整的本土化五体球产业体系。五体球这簇星星之火,势必可以燎原。

3.2 五体球引政府、专家高度关注

五体球作为近现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体育运动项目,是精彩纷呈的比赛型竞技性运动,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民族运动,其极富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等特点逐渐引起政府体育局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12月五体球创始人应邀参加广东省全省体育产业研讨会进行项目介绍,2017年5月,肇庆市“五体球”专题研讨会等。[3]此外,王进安先生还应邀到广州体育学院开展了首届五体球知识专门讲座,讲座引起了热烈反响,并由老师同学现场倡议在学校成立五体球社团,目前包括广州体育学院在内的已有多所高校成立了五体球社团。可见,政府、专家对五体球这个新兴项目越来越尤为关注,利于五体球运动顺利开展,使得其在普通高校推广普及应用,美国有著名的橄榄球超级碗,然我国即打造五体球超级碗,打造响亮的国家名片。

3.3 开放的地理环境和雄厚的文化软实力

广州市自古至今属于沿海通商港口城市,且很早时期就对外实施开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发展,锻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广州特色文化,其具有嬗变性、开放性以及兼容性等特点。而且易于接受外来文化,有宽广的胸怀与兼容并蓄的气度,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通过程中,能够主动吸取各种各样的先进文化成果,然再结合自身的条件,有选择性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先进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途径与过程,使自己不断的得到升华。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一种软实力。体育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广州市具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从新时期就可以体现出来,其不甘与时代脱轨,勇于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不甘封闭与禁锢,力争随世界历史潮流前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这样的文化熏陶氛围下,为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4. 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的威胁分析(T)

4.1 广州市普通高校的学生对五体球运动的认知度低

五体球,一个民族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其推广与开展则必然要在前期进行大力的推广宣传,让项目为他人所了解认同直至接受认可。[4]但迄今为止广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五体球运动的认知度还处于懵懂期,甚至不曾听闻过,可见,广州市普通高校了解五体球运动的人还在少数,五体球运动的浓厚氛围还没真正形成,其相关资料、宣传推广效果也还未取得良好的响应。所以若想要让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广泛的推广应用,则必需要通过互联网等其他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形成一种浓厚的五体球运动氛围。

4.2 五体球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初期摸索阶段

五体球自2015年4月面世至今,作为一项新兴的民族原创运动通过近两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年轻的五体球在诸多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展。[3]目前,关于五体球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初期摸索阶段,不管理论、实践都需要不断探索,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要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通过五体球运动在我国不断地开展实践,不断地促使五体球运动本土化,才能让五体球运动更快、更好的发展。但对于现阶段,五体球运动的研究还尚未完善,要进一步丰富五体球运动的理论研究还需努力,这都持续影响着五体球运动在广州市普通高校的推广应用。

5. 结语

五体球可作为一项新兴全民健身的群众性运动,特别是为青少年提高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供了一项优秀的新型基础性运动,不但锻炼四肢灵活协调性,而且还锻炼思考应变能力,传递着协调、综合的健康运动方式。但总的来说,不管是自身主观因素还是外界客观因素,都制约其推广应用,全面在广州市普通高校推广开展还需要进一步想办法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https://www.ishuo.cn/doc/usmmdiqf.html.

[2] http://news.ycwb.com/2016-11/28/content_23640510.htm.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5cbILziluUiKIi4D2OXDfJr0r4NotfU2R9X3JtrBEqp-eDWH4_gq_MKbiLEXc0r8HbCe52sGFQ2Apj8bdgPL8uSkASkp7H7m-h1KCzecCQsnp-awGeed_LGKpYUfLVOp.

[4] 李少飞.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广州市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 广州:广州大学,2013.

[5]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others/2016-12-19/doc-ifxytqax6602430.shtml.

[6] 朱洪江. 承德市区中小学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可行性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7] 徐梅. 毽球运动在广西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 体育科技,2012,(02):137-139.

[8] 周海澜. 贵州省高校篮球队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广州市篮球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