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唱着“康养石柱”的啰儿调,走在生态脱贫的大道上
2018-05-25◇文|图|
◇ 文 | 图 |
Article | Shen Feisong Pictures | Interviewee
北纬30度,被人们称为是地球远古自然奇观和人类史前文明遗迹最为集中,也最为神秘的地区。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玛雅文化遗址、撒哈拉大沙漠壁画、复活岛、巨石人像、百慕大三角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都处于北纬30度区域,成为当今人类自然文化的宝贵遗产和世界旅游胜地。
“土家石柱”就位于地球神秘的北纬30度。这里,山水如画,人杰地灵,孕育着璀璨、繁荣又独具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这里有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代表的啰儿调民歌文化,有记载古代巴人繁衍生息的龙河岩棺神秘文化,有巾帼英雄秦良玉为代表的土司文化,有西沱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镇及巴盐古道文化,有以黄连和莼菜为代表的石柱特色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近40年来,石柱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悉心描绘着石柱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从多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并为今天石柱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慧宝库。
盘活生态绿色资源,全域发展康养产业Reviving Ecology Resources, Developing Regimen Industry All - Around
得天独厚的生态绿色资源,是大自然对石柱无私的馈赠。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实际,石柱县委、县政府群策群力,确立了“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提出了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的思路,把以“观养、住养、动养、文养、疗养、食养”为重点的“大康养”产业,作为石柱发展的第一牵引产业。
在推进“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的进程中,石柱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高起点实施“六养”方案,做到推进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完善康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康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高海拔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产业
莼菜基地
三河“蔬菜图腾”壮大“菜篮子”促进脱贫增收
为进一步打造好康养产业,石柱紧紧围绕“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推进“转型康养,绿色崛起”为主题,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调优特色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同时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农户为主体、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建设特色康养农产品基地。
石柱辣椒种植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产业效益节节攀升。2017年,石柱24个乡镇(街道)、164个村、700多个组近8万农户种植辣椒,基地面积30.06万亩、年产鲜辣椒27.3万吨以上,产业产值15.2亿元以上。黄连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成为石柱康养经济中“疗养”的重要产业项目。石柱莼菜种植总面积达1.36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六成以上,是全国最大、品质最好的莼菜种植基地和标准化出口基地。
全县先后着力打造出“寺院贡米”“三星香米”“富硒锌米”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其中种植有机稻转换种植基地300亩,全年实现粮油总产量26.63万吨。同时,稳步推进“4+X”特色康养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康养标准化种植基地21个,形成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以兔子为主的草食牲畜、以莼菜为主的高山果蔬四大优势产业,为石柱赢得了“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长毛兔第一大县”“全国最大莼菜生产基地”等多项殊荣。
旅游发展对推进“康养石柱”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康养旅游更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大力实施“康养+”计划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康养旅游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柱获评“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黄水度假区成为了游客心中首选避暑胜地,《石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率先通过了市级专家评审。石柱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为主线,创建大风堡—太阳湖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个“国字号”旅游品牌,推进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文化、交通设施覆盖景区工程,开发一批“四季游”“时令游”产品。
围绕农旅融合发展思路,石柱科学打造出休闲农业“四大板块”。即以大黄水休闲农业板块依托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建成万亩莼菜观光园、云中花都、高山伏淡季水果特色产业园和千亩莲藕观光产业带;城郊休闲农业板块充分利用县城“半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建成玉皇殿休闲农业观光园、万亩油菜基地和果蔬观光采摘园;沿江休闲农业板块建成万亩佛手基地和早熟蔬菜基地;高山休闲农业板块建成万亩高山绿色蔬菜产业景观带。同时,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着力打造“源味石柱”区域公用品牌。
大风堡秋色
“重庆最美的草地”千野草场
七曜山风电观光群
石柱还以黄水、冷水、中益等特色小镇为示范,策划并打造一批以产业为核心的康养集镇群、特色村,不断扩大“康养石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快康养产业体系的构建,力争到2021年“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到达50%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康养石柱”重在生态环保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风情土家,康养石柱”这句城市品牌宣传语,让不少人记住了石柱这座美丽的康养之城,“生态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人文符号。近年来,石柱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的关键就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在保护生态资源方面, 石柱县严格实施了环保“五大行动”,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补绿增绿活动。2017年石柱县新增营造林24.98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25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4%,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除此之外,石柱县全面推行了河长制,加强了29条县级河流、38座水库、528条乡镇(街道)河流和570条村级河流水生态治理管控。落实了县级河长30名、乡镇(街道)河长295名、村级河长346名、河流保洁员872名及监督员494名,强化了河库的巡查保洁工作。还加快推进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执法监管,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白天池滑雪场
日前,石柱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石柱县基础设施提升战略行动计划(水利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即2018—2020年,石柱县规划完成水利投资25.5亿元,94个水利规划项目将采用PPP、PPP+EPC、BOT等方式开展建设。旨在通过治理水生态项目、完善城乡供水体系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新增水源工程建设三方面,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水环境生态修复能力,推进石柱水利改革发展。未来三年,石柱将陆续建成11座骨干水源工程,累计巩固提升17.8万人饮水安全,完成2362口山坪塘、1303处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的确权颁证,完成8条中小河流治理,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平方公里。与此同时,石柱将力争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一系列惠民方案的实施,必将对石柱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康养石柱”建设产生巨大作用。
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Take Meticulous Efforts to Firmly Win Poverty Alleviation Battle
石柱地处武陵山区,是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重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石柱已先后实现了70个贫困村、近5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中,石柱下足“绣花”功夫。石柱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家家户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全靠种玉米,脱贫致富无异于痴人说梦。如何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绣好脱贫攻坚的“一针一线”,在制定全乡产业发展新规划时,中益乡工作队仔细走访每一户村民,反复摸底,听取多方意见,把发展民宿旅游作为脱贫切入口。目前,中益乡乡规划方案和村方案已通过石柱县委、县政府集中审定,规划项目涉及路、水、电、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以及中锋、中药材、特色果蔬三大特色产业和民宿旅游。现已完成106个项目征地和用地协调工作。规划建设的113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67个。
2018年是石柱县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石柱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三变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住房安稳三项工作为主抓手,下足“绣花”功夫,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石柱认真贯彻“六个精准”要求,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大力推进“两不愁”保障到户、住房安稳保障到户、教育资助保障到户,医疗救助保障到户,收入达标保障到户,人居环境整治保障到户“六个到户”,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有保障。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到今年底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7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计划投入6.5亿元用于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争到2020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为3:7;启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并逐步在全县推广;狠抓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落地,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紧盯时间节点,制定脱贫攻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做到任务明晰、工期明确、责任到位。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建立组长令,常态化督查,大比武等工作机制,确保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康养,绿色崛起”这一战略举措,是石柱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石柱全县上下今后为之努力的重要工作目标,更体现了石柱人民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石柱新的历史使命的决心。在“康养石柱”如火如荼建设洪流中,我们看到“生态绿色”始终贯穿其间,它生动诠释了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绿色资源是石柱富民强县毋庸置疑的客观道理,同时也清楚说明了这更是石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石柱笃信,只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凝心聚力,久久为功,石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奋斗目标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