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会小改革收获大不同

2018-05-24姜正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收获改革

姜正德

[摘 要] 教师例会是学校传达贯彻教育管理思想、统一教育理念、研究工作落实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校长领导作用的一种必要形式。现在的学校例会,确实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前后交头接耳的有之,开会时玩手机、看闲书的有之,未做认真记录的有之……究其原因,除了与会教师对例会不够重视之外,教师例会内容单调(以布置一周工作为主)、形式单一(以校长、各中层干部宣读文件为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教师例会;改革;收获;不同

我校是一所2015年新建立的学校,任职教师从各个学校抽调而来,周例会怎样开,才能受到教师的欢迎?怎样的周例会,才是有效例会?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带着思考,查阅了很多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对教师例会进行了一些改革:

一、变例为立

我们首先改变例会只是单纯布置工作、学习文件的模式,努力丰富会议的内容,改变会议的形式,新增设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设一位主讲人,每次例会都有一位主持人。

1.时事播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时事播报,由上周值教的教师担任主讲人,收集整理国内国际大事、要事、稀奇事和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及活动资讯,对新闻做出有独到见解的评析。限时8分钟。主要是通过主讲人简明扼要的播报,充实教师的信息量。

2.经典鉴赏——文学艺术科学样样皆学

“经典鉴赏”板块的主讲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引领全体教师走进经典,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经典的内容很广泛:文学名著、音乐电影、绘画雕塑等可以品味欣赏,茶艺表演、古琴独奏、书法篆刻可以现场展示,心灵鸡汤、励志短文、有趣视频可以共同分享……但要阐明自己推荐的理由,亮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限时8分钟。

3.“幸福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处处可研

教育是一个崇高而庄严的事业,教育也是细致扎实的工作,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例会中,我们设立了“幸福研究”板块,每次由一位教师汇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意一举”:可以是解决教学难题的实践探索,也可以是德育管理的有益尝试,可以是师生交往的美好故事……通过让每一位教师都走上讲坛,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其他教师也能从中受到启发,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激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整个板块限时25分钟。

二、变例为砺

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优化会议的内容和形式,砥砺琢磨,砥行立名,达到变例会的单项灌输为互动学习,从完成任务到培养教师的目的。

1.在议程上多做磨砺

如,时事播报更名为热点关注。主讲人要多关注校内外的新闻,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发扬优点,发现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整改意见,目的在于引导教师转变视角,使教师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问题,想办法。再如,我们把“幸福研究”环节再细化,提前一周做“精彩预告”,汇报过程中强调“互动探讨”,既有主讲人抛出问题,引发切磋,也有听讲者提出意见,启发辩论,使问题研究能更深入,更扎实。汇报结束后还有“深度点拨”,每一个专题都会选出几个科研能力较强、对该问题有深度研究的人员做点评、修正、深化。

2.在教师上多做砥砺

在全新的例会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个环节的主讲教师都要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備好课”。负责承担“热点关注”板块的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播报国内外新闻,剖析与解读教育热点,回顾总结学校工作并做反思;负责“经典鉴赏”的,就要根据自身特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现经典的魅力,同时,一定要提前做好PPT。其次在主讲过程中,要求展示集团教师的“育才风貌”,做到语言更接地气,体态更有活力,既要有观点的传递,也要有理念的引领,既要有生活的感悟,也要有个性的张扬。

三、变例为力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例会从“一言堂”变成了“大讲堂”,群策群力,群英荟萃,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开会变成了一种享受。

1.以例会强化执行力

以“工作布置”环节为例,我们有集团年度29项工作模板护航,不会迷失方向;以学校月工作行事历、周工作安排表做导航,不会偏离航道。周例会上的工作布置,我们要求主讲人要说明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相关的责任人员、要达成的目标、时间节点、注意事项等。看,汪建荣老师这样布置第5周工作:

日常教学常规工作不仅要重复地做,我想更应该“变”着做,我这里的“变”指的是变得更有趣、更有效、更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项:2个备赛。第一是五年级学生语、数素质竞赛。提醒一点,应该讲重点(分析竞赛卷),讲策略(盯紧尖子生)。第二个是跳绳比赛。去年我们是第一名,“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我们育才小学正处在发展期,每一项荣誉的获得都是育才小学发展的基础。

第二项:3个任务。一是师生互换体验日活动中上课的学生教师,请选择好合适的上课内容,在本周内上交活动设计。二是期中试卷的编制,要有“育才特色”。三是安全管理平台的学习,各班要达到100%参与。

最后一个提醒,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不能只知道“管理”学生,有时还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玩一玩,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在课堂上很难露出笑容的学生,在操场上居然会疯狂地大笑。

在下一周的例会上,则由汪建荣老师担任“热点播报”板块的主讲人,对上一周的工作进行评点,做到全程监督,全面评价,样样落实。这样的每周“轮值主席”制度,使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彻底发挥,在工作落实中,人人能出谋划策,个个都能尽心尽力,周例会起到了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强化执行的作用。

2.以例会打造凝聚力

变脸后的工作例会,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决策者,人人都是执行者。教师在工作中更容易互相听到心声,看到正能量,也能深深地感受到例会组织者的辛苦,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打破“你布置、我落实”的惯性思维,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在其位,谋其职,参与度、关注度、热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以一次周“热点播报”为例:

育才小学秋季运动会顺利举行

本届运动会,展现了育才学子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竞技精神!更折射出了班集体团结一致、奋斗进取的团队力量!还有一个温馨的小亮点——各中队的服务小队,微笑着给运动员送来了一杯红茶,小细节,暖人心,也让场下队员感受到除了做啦啦队,还可以再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周二下午的趣味运动会更是笑声连连,其乐无穷。撷取拔河场景一二,共同回味(播放PPT)。

陈正老师这双脚同时离地的功力可不是盖的,莫非这是江湖失传已久的凌波微步?

谁是全场最最天真可爱的人?是她!天真无邪嘛!关键是,即使躺倒地上也绝不撒手,这仅仅是拔河吗?这简直是拼命。

这些照片,有意思,有亮点,生命不息,调侃不止,请各位勿喷!

这位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播报着学校一周的工作,亮点、创新点与笑点融为一体,评点、提醒与改进合为一色,像这样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点评,在其他学校或许是意外之喜,但在我们学校却很常见。

通过改革例会,教师每个人每个学期都有多次机会参与会议进程,“翻身得解放”,从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者、组织者、建设者、共享者,例会已经成为我们学校观点的展示平台、智慧的共享平台、经验的亮相平台。每一次亮剑,都会让教师的心灵得到滋润,热情得到唤醒,思维得到发展。

那么,校长又要做什么呢?

首先,校长要注重宏观把握。这个宏观把握,第一是例会改革的目标明确,是引领教师组建学习团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理念,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二是对会议议程的整体把握,主要看规定的内容是否得到落实,岗位的职责是否到位。第三是对会议内容的整体把握,比如每周的“工作布置”,先由板块主持人结合周工作安排表撰写文字稿在周日之前发送电子稿交校长审核把关,比如“经典鉴赏”板块,“三分鉴七分赏”是否落实到位。第四是加强对会议成果的宣传,将一些质量比较好、推广价值高的观点推荐到报刊发表。陈正的幸福研究——《导读短信》就在交流后不久发表在了《浙江教育报》上,2015年至今,已有6位教师的10篇幸福研究成果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中,超过二分之一的幸福研究成果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上。通过这一举措,让教师能够进一步看到例会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幸福,提升参与的热情。

其次,校长要落实细节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改革后的例会,环节更多了,内容更丰富了,教师不免会担心:会议会不会越来越长?对此,校长要发布“安民告示”,每次例會不超过一个小时。每学期的幸福研究、经典鉴赏要在上学期结束就申报并张榜公布,杜绝临时抱佛脚。例会的内容、人员、节点等要统筹安排。对重要议题,可以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拿出指导性意见等。

最后,校长要强化思想引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学校成立之初的一次例会上,我给教师讲:在一个透明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怎样利用微信平台,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推送报道,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本学期第三周的例会上,我引领大家思考在招生季来临的时候,怎样通过我们的努力招到理想的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悟,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当然,如何让教师在例会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我们一直在研究,在改进,力争让例会成为教师的一种期待。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收获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计划在前,成功一半
关于岐山县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收获》推出“行距”APP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