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8-05-24韦兆英李素媚
韦兆英 李素媚
摘要: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内容结构、课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引领西方发达国家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而我国核心素养教学研究与实践却刚刚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0-20年,尽管如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園;小学;核心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演进;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016-01
1.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价值
1.1转变教学体系建构视点。幼儿园,小学课程是改革的关键,课程改革实际上首先是课程内容结构、课程体系的变革。不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与以往改革有本质的不同。传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以学科知识结构归属为阈限的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变革并不打破固有学科知识结构,而仅仅在学科知识的内容数量、选择侧重,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适量适度调整,不改变学科知识结构本身。这是一种以学科知识性质、特点、结构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变革。这种选择知识建构课程的思维往往会造成知识选择标准模糊,知识选择也只是删枝剪叶,保留主干,至于这些知识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则常常不在主要考虑范围之内。在教学中,出于传授系统学科知识的思考,教师常常会补充大量的学科知识,从而使课程知识的重构失效,造成学科知识臃肿、繁杂,对教师和学生形成双重"压迫"。学生个体为了(学科)知识疲于奔命,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无助于自身和谐发展。
1.2深化全面发展培养目标。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人的教育也应该是全面的教育。马克思在论及人的发展的时候说:"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很明显,这里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体力和脑力的全面,肉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全面,还指精神、文化自身的全面。但由于马克思并没有对全面发展做更详细地阐释,特别是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上进行阐释,后继马克思主义学者只是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指导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特点,1955年《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提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的主张;1956年,接受前苏联社会主义教学改革理论,用凯洛夫教育学指导中国教育改革,提出培养学生"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员"的教育主张;20世纪80年代《义务教育法》提出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张;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理论,即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21世纪初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改革理念。这里的"全面"无疑都被理解为"一切方面",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也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维度。
2.用人本教育理念管理学校:以“学生立场”贯串教育教学过程
幼儿园,小学教育人员应该积极进行正确的教学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只以自身的看法来进行教育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育的思考,进而正确合理变得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建立大教育观:将人本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新课改要求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的发展,以及健康情况,能够促进素质教育,针对这一情况,就要求学校要积极继续教育观念的建立,明确教师在学校的主要工作,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育的价值。其一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教育的价值,在进行教学活动的中,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性格的开朗等等,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学生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进步。要结合学校和区域实际,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化为学校的育人目标,让每一位教师都牢记并实施于每一堂课、贯彻于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3.结束语
伴随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研究工具的出现。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国际教育发展走向,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维度、具体指标、可靠性教学操等,就当前我国教育科研和技术现状而言能够自行真正解决,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一种科学的导向与制度体制的规约,以确保幼儿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清晰与效度,这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才真正符合国情,才能真正有可操作的实施效度。
参考文献:
[1]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唐泽.上海师范大学2013
[2]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刘新英.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基于"大系统、微课程"新理念下的自适应性高中数学课程建设[D].邵征锋.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