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色是繁花
2018-05-24沈嘉禄
沈嘉禄
一次读蔡澜文章,得知青藏高原唯有德高望重的高僧,才有资格用藏红花染制僧袍。后来在读书时又知道,红花染色在隋唐时期就已流行,唐代李中有诗写道:“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述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呵呵!
又一次我去济国岛,见到有“韩国愚公”之称的园艺家成范永先生常年穿一件老黄色土葛短衫。当地农民用柿子浆染布得此色,数百年来鲜亮至今。后又看一位苏州画家用杨梅汁、桑葚汁和菠菜汁画了一幅小品,竟然是苍苍茫茫的栖霞暮烟。
读丰子恺先生文章,得知丰氏祖上在桐乡石门经营一家叫作丰同裕的染坊,主染农民自织布和土绸。大师在《学画回忆》一文中饶有趣味地回忆:“我向染坊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上网得知丰同裕这家老字号居然还在石门镇,还在青黄红橙中延续大师的缤纷童年。
多年以前,趁着长假,我与诸兄一起游访桐乡,特意瞻仰了重修的缘缘堂,然后再访丰同裕。此地所谓“吴越分疆之地”,依傍京杭大运河,水上交通便利,蚕丝棉织自古发达,那么印染业就是水到渠成的经营了。丰同裕原设于石门湾后河西岸丰子恺祖居惇德堂第一进街面房内。我在丰子恺先生的回忆文章里得知,这家店是他祖父丰小康在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创办的,染坊店内有管账、司务、店员、学徒五六人,四乡农民来染色布时,大多付不出现金,而要等到年时才能结账。可恨的是,染坊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所毁,一起被毁的还有缘缘堂。
走进丰同裕染坊,前厅悬挂着“丰同裕染坊”黑底金字匾额,两厢展示了丰同裕历史资料及蓝印花布实物档案。我在一帧历史旧照前站定,看到了1937年初已是美髯飘飘的丰子恺先生,他与子侄及几位师傅站在店门的石阶上,左侧叠着七八口大染缸。
丰同裕传承的传统工艺除了蓝印花布,还有彩拷、草木染色等。蓝印花布的印染方法又包括夹缬、葛缬、绞缬、灰缬四种。我们今天常见的是灰缬,它是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与黄豆粉调和成防染剂(也有的用绿豆粉),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
这种蓝印花布,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靠人的视线来串联。白地蓝花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许多人不知道经久耐用的版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丰同裕的哀厂长告诉我:版子是用数层牛皮纸,刷了天然大漆后一层层粘合起来的。为了干燥坚固,每一层还洒了一种药粉,这种药粉里拌和了人们谈虎色变的砒霜。老师傅刻花样跟刻北方皮影相似,刻纸版的刀具也有数十种之多,比如刻一朵牡丹花要用七八把刀,刻叶子和茎又是好几把。
蓝印花布之所以蓝得清纯,是因为采用了植物染料蓝草。蓝草即靛蓝草,春播秋收,叶子浸泡在水池中,几天后去掉腐枝,加入石灰或海蛤粉,使之中和沉淀。沉淀后的染料稠如浆土,俗称“土靛”。印染时一般要将布匹依次浸入十几只染缸里层层加深,染好后再经过漂洗,晒干后再用刀将图案上面硬结的浆料刮去,白色亮丽的图案便显露出来。
在江南民间的日常生活中,蓝印花布不仅有美育功能,还潜移默化地起着教化作用。蓝印花布的朴素美、柔性美和天然的肌肤之亲就如出水芙蓉一般,总能让人眼睛一亮。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朴素美是一种高尚的美学境界,它不会与绫罗绸缎比富贵,却在大富大贵面前永不自卑,大方地呈现着劳动者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而且蓝印花布服饰对人的气质要求更高,它的单纯和明丽容不得委琐的表情与粗俗的举止,而更愿意与清丽脱俗的女性亲近,为她素面朝天的容貌增添一笔雅致,一笔从容。
但“水天一色”略嫌单调,于是丰同裕近年来尝试拓展草木染色的谱系。江南一带植物丰富,桑树皮可染成褐色,绿茶红茶可染成豆沙色,杭白菊的花粉可染成黄色,桑葚果可染成紫色,蓿苜可染成红色,还有苋菜、乌桕、桑白皮、早稻草等,都是美丽想象的载体。
丰同裕的故事还在继续,哀厂长的草木染色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前年秋天,又是天高云淡的好时光,我跟李唯、国斌、继平、忠明诸兄去了一趟北京古北水镇,哀厂长在那里开了一家永顺染坊。
永顺染坊是百年老店,创建于1900年。创始人张聚魁,年少时便在家乡学得一手染匠绝活,能自制土靛染料,还利用当地的茜草、红花、槐花、紫草、五倍子、核桃壳等植物,开发出很多新的呈色剂,可以染出多种鲜艳颜色。因其染色均匀,色泽艳丽持久,在古北的知名度很高,深受民众喜爱。
永順染坊在何时“休克”,我忘记问哀厂长了。不过哀厂长在水镇甫一落脚,便胼手砥足地修复历史记忆、破解非遗项目的工艺密码。现在,在作坊里有序推进的每道工序与产品设计开发,都是根据行规和工艺要求来完成的。
我们迎着冬日的暖阳来到房顶上的晒布场,一匹匹染好的棉布飞瀑般垂挂,美女游客穿插其间,千姿百媚地在这里拗造型拍照片传诸网上,青红皂白,各自分明,极目远眺,在山脊上绵延起伏的野长城就像一支民谣的五线谱。
展厅里陈列着许多实物和图片,游客可以了解中国的印染业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几口大锅里放了一些植物染料,原来这是一个染料保养的地方,一种面料在开染以前,师傅会将染料取出静置一段时间,以增加色牢度,染出来的颜色既艳丽又耐久。旁边还有两排铁锅展现的是植物染料的提炼过程和染色过程。哀厂长告诉我们:植物染料在染色过程中是需要加温的,染料不同温度也不同,有的在30度就够了,有的则要加热到70度。
还有一个展厅里陈列着已经染好的布料。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两种古法,一个是灰缬,上面已经说了;另一个是彩染。后者的原理是在染色时把不需要着色的地方用版子夹紧,不让染料渗透进去,这样就能以留白之法呈现想要的图案。彩拷又叫彩色拷花,是应用多重套色方法,在坯布上拷出彩色图案的一种传统工艺,它的色彩稳定、耐洗晒。不少孩子在教室里学习刻版和染色,个个脸上都挂了彩,却笑得十分开心。
密云出产薰衣草、核桃、黑豆、丝瓜叶、南瓜叶、栀子、拓黄,对草木染的色谱拓展很有帮助。有的染料必须从外国进口,比如胭脂,是胭脂虫红制作而成的,据说东欧所产最佳不加化学添加剂。
哀厂长将我引到一块展板前,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一段唐代夹缬的照片,简简单单的红白蓝三色,粗线条构成了光明磊落的花卉图案,真正的盛世风范,但仿佛又是超前意识的率性表达,我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但哀厂长又黯然神伤地对我说:这块布,现在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
正仓院每年秋天都要晒一晒宝贝,中国人不知道的秘密还有许多,比如唐代夹缬,当年或许就是被遣唐使拿来包裹宝物的,一起被捎带上了渡船,一不小心也成了日本的国宝。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