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探究

2018-05-24鲍怡菁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院校

鲍怡菁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正逐渐步入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时期。新的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生态意识等公民意识认识模糊,难以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期待,成为延缓学院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即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强调的是人在社会、学习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的道德意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如何全面地进行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内公民意识研究现状,对宝鸡两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体现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体系

1.1创建高职院校的民主管理模式

要实现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建立一个适应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体系。此教育体系中的硬件设施就是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即学校对学生的民主管理和学生对学生自主管理。要实现高职院校的民主管理,其核心是建立相应的制度。现代意义的民主管理要有健全的机制,并依靠既定的方法、制度及相关监督来保障该机制的正常运转,以此来维护制度范围内多数人的合法权益。第一,做好每年一届的团代表选举工作,建立学生团委领导班子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人人参与、自我推荐、严格筛选、层层选拔、广泛监督、年年换届的程序实施;第二,尽最大可能发挥学校团委的实际作用。在学校改革创新中和学生有关的重大事项必须坚持学生团代会讨论、审议的基本制度。第三,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即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调研和互动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第四,鼓励学生充当监督者。即定期组织学生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民意测评,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1.2推动全社会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浪潮

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纳入到整个国家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之中,因为国家公民意识的培养水平和高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结果呈正比例趋势发展。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基还不够稳固,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而这一影响来自于各个方面,像在家庭受父母、亲戚朋友的影响;在学校受老师、同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受各种行业形形色色的人员影响。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收音机和电视机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唯一渠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带来的很多消极作用也让大众苦不堪言,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携手、WIFI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悉各种信息。但是由于网络安全的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真假信息鱼龙混杂,严重的误导了大众的思想意识,特别是热衷于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们。所以,在将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纳入到整个国家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净化社会环境。

2学校和家庭联手协作,双管齐下,做到两位一体

发挥学校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也要保障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副阵地。如果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那么家庭就是坚定的后方保障区。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单靠任何一方,力量肯定不够,效粜也不明显,只有学校和家庭联手协作,双管齐下,做到两位一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1发挥学校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一片净土,在这方净土上,学生接受教育,快乐成长。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渗透、体现在高校理论课学习、实践课学习、人际活动交往学习等等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高校思政课,更是前沿阵地中的主阵地,可以说起着引领的作用。所以,应该时刻发挥学校文化教育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2.2保障家庭庭潜移默化的副阵地

中国很多家庭由于生活所迫,父母忙于工作和生活,在孩子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孩子的性格、思想已经定型,特别是在上大学之后,对孩子的关注也逐渐的减少,家庭教育的副阵地慢慢失去了作用,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很多父母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公民意识缺乏,同时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善于和孩子交流,即使交流大多也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吏不用说坐下来客客气气的和孩子交流溝通。因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家长先行是现实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3更新理念,准确定位,大胆的进行改革

3.1进行大胆的管理改革

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严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自主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所以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很必要。高职学生毕竟有一定的年龄基础,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很健全的,只是态度问题而已,学校与其利用行政命令指挥,不如用压力进行软调控,古人云, “欲擒故纵”。让他们在看似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其实有一定的压力。那就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换角色管理。在南京行知小学,著名律师崔武先生的一堂公民教育课,仅仅通过两个故事即《孔融让梨》和《母亲让孩子分蛋糕》进行讲解。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更启人深思。所以,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上,也不妨借用那位聪明母亲分蛋糕的方法,让学校的行政部门——最大的权力者,隐身变为监督者,让受管理的学生,变为间接的管理者,直接参与在各个管理活动中,进行角色转换的尝试。让学生通过制定规则、适应规则做到公平、公正和合理规划,通过亲身实践让原来看不见的正义看得见、摸的着。无形之中理解和增强公民意识。

3.2因地制宜的课程改革

目前,随着高校的课改潮流,思政课要抓住时机,积极更新理念,大胆的进行创新,多用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鲜活的课堂来吸引学生,提高课堂的抬头率。最终做到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加深学生的国家意识,启发学生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4坚持两个原则

4.1坚持直接教育和问接熏陶共同发展的原则

公民意识的直接教育就是通过正面的、公开的、明确的、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思想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而形成一定的公民意识。直接教育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主要是学校教师、辅导员和学院领导,这些教学工作者在基础知识讲解时,着重利用行为示范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公民意识的间接熏陶就是指通过侧面的、非正面的教育或潜移默化、情景陶冶的方式达到培养的目的。在方法上主要是将传统的课堂讲解法变为熏陶渗透法。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间接熏陶是对直接教育起补充、巩固和加深认识的作用。实施者比较多,学校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家庭的科学培养和社会的正面影响。同时,表现形式也多样化,例如,通过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的守法意识;通过对英雄、杰出人物报道和宣传片的观看,像“感动中国”、《郭明义》等等来提高学生的社会正义感;通过外出旅游、探险等户外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同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等等。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各个方面都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4.2坚持法制管理和德治教育双手抓的原则

受各种思潮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私欲,自私、狭隘和唯利是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以致于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社会环境中呈现出两大突出问题,第一是我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水准严重滑坡;第二是我国现阶段“法制”体系不够健全。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公民意识来自公民高质量的生存生活环境,所以,要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积极响应“以德治国”的重要方略,即坚持法制管理和德治教育双手抓的原则。

5实现两个提高

5.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实际动手能力相脱节的现象,创新意识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社会的能力弱,高职学生更不例外。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尽可能的多组织学生去相应专业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生产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多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的艰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基础就像高楼大厦的地基,地基坚实,楼才会越盖越高,如果离开宽厚的基础知识作依托,其它技能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已有的理解能力基础之上,反复诵读经典作品、广泛阅读历史文献,对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中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鉴赏等内容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进行熏陶和传授,增强高职学生文化素养。

第三,健全学生的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分为两个部分,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我们知道心理健康建立在生理健康之上,针对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时,对学生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和正确引导。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将每年一度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常态化、随机化,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科学的疏导,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健康幸福的成长。

5.2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识能力。及时更新理念,勇于接受新事物;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学识水平;教师要勤于学习拓宽视野,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充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坚定正确的人格信仰,学以致用的引入实践。同时,要完蕾自身的品德修养。“行为人师,世为示范”是教育工作者遵守的最基本的職业规范。由于生源的变化,教师更应该表现出完美的品德修养,用自己的热心、耐心和爱心去教导、教诲每一位学生。如果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包容学生、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关心学生,那么学生也会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5.3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归属于思政课教育,以构建一体化德育体制为核心,形成高职院校一体化德育模式的思想,对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理论,促进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现代发展,促进高职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面对多元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环境,要让青年学生既能保持正确的立场,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既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又能保持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必要性。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公民整体素养。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院校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