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寅恪及其翻译观管窥

2018-05-24林姝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佛学陈寅恪佛教

林姝宜

陈寅恪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还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精通世界各国语言,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现代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重点分析和阐述陈寅恪的翻译观点,对现代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陈寅恪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其知识层面广泛,精通世界各国语言,如日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言等,并研究和总结出先关翻译观点,创新和改革传统的翻译形式,奠定现代翻译的里程碑,打破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陈寅恪的生平介绍

陈寅恪出生于光绪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时局混乱,在其十三岁时就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留学,为其翻译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扎實的基础,纵观陈寅恪的一生,国内大多学者对陈寅恪的研究集中在历史文化观方面,是我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被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并任职于清华大学、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其代表作品有《寒柳堂记梦》、《柳如是别传》等,鲜有人分析其翻译观点,为此本文从陈演恪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翻译观点。首先陈寅恪精通多国语言,这得益于其在国外十多年的留学生涯,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均有所涉及,为其开展翻译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陈寅恪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佛学作品上,早在1923年陈寅恪就对我国佛学发展进行了深入学研究,并指出大乘作品往往与佛教关系紧密,然我国现有的佛学作品大多词不达意,缺乏严谨性和专业性,翻译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人们实际的阅读效果,为此陈寅恪先生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提高我国整体翻译水平。

陈寅恪的翻译观点

指出翻译的价值

翻译是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形式,陈寅恪指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不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重要媒介,施行文化翻译,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是继承和延续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经过翻译,能够将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作品进行借鉴和学习,打破文化发展相对封闭的状态,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性,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变化的需求,重新解读民族文化。陈寅恪在其《论韩愈》一书中,反复强调和提出了翻译在佛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性,并认为韩愈是我国古代佛学翻译的重要代表人物,将天竺的的佛教文化翻译成本土语言,奠定佛教文化的基础,因此陈寅恪十分重视翻译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民族文化翻译新途径,发挥翻译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作用。

遵循“知彼知己”的原则

在陈寅恪后期作品中,陈寅恪屡次提出文化翻译的重要性,结合其自身多年的留学经验,陈寅恪提出想要提高自身翻译水平,首先要深入的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做到“知己知彼”,明确翻译的主体,翻译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翻译的过程。本文就对陈寅恪的文化翻译观点进行总结,指出陈寅恪如何对国外先进的文化著作、思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创新翻译的新途径,由于陈寅恪自身具有丰富的多国语言基础,精通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能够灵活面对各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翻译出更加专业、科学的作品,方便人们对国外先进文化阅读的需求,打开国人的眼界,改变传统落后的文化意识,从思想上提升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

树立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翻译在民族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翻译就是对本国以外的文学作品、思想文化进行本土语言转变,打破文化闭关锁国的发展状态,加强本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民族文化的进步。陈寅恪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其翻译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学观点,由于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俗,因此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提高翻译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指出:“当民族文化的发展绝非闭户造车,而是需要融合各民族文之精髓”,打破传统翻译单一、生涩的模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加强人们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到国外留学,亲身体验中西文化差异,此外翻译还需要重视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继承和创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从本国文化特色中保留翻译的特色,使其更加符合本民族的阅读特色和习惯。

创新翻译新途径

在传统文化翻译过程中,很多学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扭曲文意、词不达意等问题,导致原作品和翻译作品在主题和思想上有很大的不足,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陈寅恪从翻泽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指出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翻译中的积极作用,延续民族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佛教是我国主要的宗教信仰,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并不是我国本土宗教,而是外来思想文化,因此在一开始我国的佛教思想文化主要依赖国外的佛教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对研究本土佛教具有积极的作用,陈寅恪对佛教文化翻译的研究,不仅还原了佛经的根本特色,还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具有丰富的条理性和专业性,发挥佛教在和谐社会中的建设作用,创新翻译的价值和地位。

陈寅恪是我国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学大师,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点的贡献,陈寅恪的翻译观明确指出了翻译的内容和作用,提出翻译必须遵循知己纸皮的原则,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创新语言翻译模式,奠定了现代语言翻译的基础,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佛学陈寅恪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大学的精魂——重温《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