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8-05-24秦芳
秦芳
本文主要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益服务企业转型发展为核心,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效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为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受设备老化、燃煤成本大幅增加、水费上涨、环保设施大量投入等不利因素影响,百年热电面临发展瓶颈,企业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公司党政班子带领全体员工,深入推进“走出去”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成立运营公司,实现人员转移和企业转型。随着对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公司外埠项目部以及对外输出劳动用工会越来越多,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自身人才储备,重视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省力解决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市场接轨问题,以适应新项目、新产业发展需要,为抢市场、占市场、保市场奠定基础。
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推进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
一是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班子理论学习、培训班、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基层班子深入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班子成员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四个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转型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对下基层带班作业、节期带班盯岗等履职情况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班子成员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责任意识、纪律意识。
二是按照“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总要求,加强科级管理人员和机关干部比例和职数管控,加大人员结构调整,推进岗位兼并带,提升岗位效率。合理调整十部队伍的人员范围、梯次结构及培养方向,干部队伍比例向生产一线倾斜,打造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骨干力量。
深化机制体制创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由于发电企业属技术密集型单位,因此我们也一直非常重视员丁素质提升丁作。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打造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管技队伍。严格考核评价。通过年终述职、无记名量化打分和绩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的形式,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对管技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由职工代表评价打分、中层管技人员相互评价打分和公司领导评价打分三个层次进行,并将考核结果做为管技人员的晋升、奖惩、评先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管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管技人员队伍整体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严格选拔任用。按照“压缩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总要求,加强考察考核和任免调整,选聘过程中,严格制定工作方案,规范流程,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注重选拔和任用那些政治可靠、作风扎实、群众公认的优秀管技人员,使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技人员有机会、有舞台。为激发管技人员工作动力,推行部分岗位竞聘上岗,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施聘任制和任期制,增强管技人员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是采取“以赛代培”的形式,着力选拔和培养岗位技能带头人。为提高员工理论水平和专业岗位技能,公司加大技术比武奖励力度,规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未取得技师资格证书的,在一年内享受技师待遇,纳入技师考核,已经聘任为技师的授予金牌技师称号,从而激发了员工学技术、长知识、练本领的热情,营造出“学、练、比、聘”的良好氛围。在抓好练兵比武的同时,公司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技改攻关、“金点子”征集活动,围绕工艺、设备、系统等存在的问题,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革新活动,以技改促增效;为进一步提升员工专业化水平,通过开展“订单式”培训、“台阶式”提升,力争把普通工种职工培养为技术工种,把技术工种培养为一岗多能的多面手,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管理。公司按照“评聘分开,择优聘用”的原则,对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聘用条件和办法、考核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确定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聘用人数上限,形成了竞争有序、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考核过程中,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从而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拓宽减人提效路径,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一是把定员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并与各单位签订了定员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健全了考核机制,明确了各阶段任务,形成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和减人提效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同时加大人员内部调剂力度,根据工作条件和季节变化灵活调整劳动用工,提高用工效率,减少用工总量。 二是牢固树立“走出去”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自身在电力运营和检修安装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优势,深化战略合作,以核电、大型火电检修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对外承包运营和服务项目,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扩大_检修、维保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从供热系统向供电系统和生产系统延伸,加快变电站和生产系统无人值守改造,减少岗位劳动用工,进一步拓宽减人提效途径。
持续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员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
突出岗位能力培训核心,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和仿真机实训,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提高了工作自信心和责任感。
一是着力培养大型机组管理和检、运、维人员。加强自身电力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依靠“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结合开滦热电产业项目,有意识地组织管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学习大机组运行、检修和管理技术,考取相关上岗资质,为公司转移和转型做好准备。
二是着力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结合资质升级等需要,通过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与相关研发机构进行合作等形式,组织电网调度、供电、发电、保护、通讯等多个专业,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既让学员在反复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又使学员身临其境体验突发事故,处理异常情况,提高工作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是着力加强后备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健全后备人员队伍档案,根据人员情况,适时调整后备人员队伍,施动态管理。安排年轻后备人员到基层单位和外埠的项目部挂职和任职,采取多岗位交流锻炼的有效措施,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