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域下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分析
——以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为例
2018-05-24岳筱宁
谢 珍 岳筱宁
1.2.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跨文化传播,直接地解释就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织或者国家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流”,[1]由于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以及语言文字,这种交流往往存在障碍与隔阂,而纪录片的某些特性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优势。首先,纪实性、直观化的影像有助于理解。画面的直观性减少了不同国家观众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的表达又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而具有较好的传播效力。其次,故事化、有深度的记录确保了文化的有效传播。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化叙述,精心的内容组织和画面选择,纪录片可以有温度的实现国家文化的传播。第三,共享化的价值可以引发国际共鸣。共享性的思想价值的传达出发,能够唤起国际公众的文化共鸣,展现共通的意义空间。
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吸引着海外观众,一部由中国和英国BBC联合制作的完整记录中国春节民俗文化的3 集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以下简称《中国春节》)播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热烈反响,成为以文化他者视角观察中国传统民俗、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纪录片。文化他者的视角和国际化的叙事策略是该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将其放在框架理论视域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分析研究。
一、叙事框架分析
框架理论最初“是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概念,指个体认知、理解、区别、标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解读程式’,体现了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2]20世纪 80年代后,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学者们将其定义为“媒介框架”,美国学者甘姆森认为,“所谓框架包括两种内涵:一是“框限”,是人们观察现实的范围,代表取材的范围;二是“架构”,是人们解释、转述或评议现实世界的基础。”[3]《中国春节》这部纪录片没有采用娓娓道来式的观察讲述,而是以类似“新闻直播”的方式,快速切换于各个故事线之间,所以从新闻传播媒介框架的角度结合纪录片叙事话语体系,可以更为有效的分析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即它的“取材”和“架构”。
(一)话语包和框架装置
框架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出文本的话语包,话语包的框架装置(framing device)包括隐喻、范例、描述和视觉图像,推理装置包括原因、结果和原则诉求。通过对纪录片《中国春节》图像和话语文本的分析解读,可以从中提炼出4个话语包,并从隐喻、范例、描述、视觉图像4个角度进行分析(下表每个话语包选取一个范例分析)。
表1 框架装置
(二)推理装置
“框架推理可以帮助阐释框架合法性和内在逻辑的功能,包括原因、结果以及原则诉求。梵·郭璞(Van Gorp)将其称为框架的推理装置,它们与框架装置一起,构成了媒体报道的话语包。”推理装置包括了原因、结果和原则诉求。[4]
表2 推理装置
二、叙事策略
通过框架装置的分析可见,《中国春节》是在特定的叙事框架下,运用特有的叙事策略建构起叙事话语体系,传达出故事核心,从而表现出它的价值观。基于此,在框架理论的视域下,我们可以结合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一一对应,探析该纪录片是如何运用好叙事策略,讲好中国春节的故事,为其他文化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提供借鉴。
(一)隐喻——意义与主题的表达
“隐喻是人类通过一种事物,去思考和认知另一种事物。隐喻对复杂概念的诠释具有重要作用”。四川大学的赵毅蘅认为,“意义就是一个符号可以被另外的符号解释的潜力,解释就是意义的实现”。[5]《中国春节》的叙事母题其实是团聚,这个母题通过各种隐喻得以实现,从宏观来看是一种总体隐喻,“春运、团圆饭、民俗”一一揭示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人对于家、对于团聚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这个全民欢庆的盛宴中,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无一不透露出当代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从微观来看,该片中的符号化隐喻也随处可见,比如片中用宁静的绿洲形容火车调度室,给人以镇静有条不紊的感觉;李彤宇让孩子们画的全家福是对团聚的渴望和家人的祝福;用机器算卦代表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有一些是这些事物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意义,比如白菜意味着“百财”,鱼象征了“年年有余”,龙是中国神明的化身,龙珠代表了智慧,红包会带来好运等等。这些符号呈现出单一、直接、具体的特点,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纪录片中通过隐喻来表达不仅会突出表现主题,更是对主题表达的加强和拔高。
(二)范例——故事化叙事
中国文艺作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偏重于表意,思想性较强,表达比较内敛含蓄。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说:“中国纪录片在拍摄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有独到之处,但往往其思想性强,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差,难以迅速吸引观众,也就难以进入世界市场。”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大型纪录片大多以宏观的叙事视角为主,如《故宫》《新丝绸之路》等,这些本来就是大型的文化载体,用宏观视角叙事才更能凸显出它们“大”的特质。但是近几年的中国纪录片也开始出现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以个体人物的故事表达来串联并承载深刻主题的微观叙事纪录片。
在《中国春节》中,每个叙事框架话语包都是通过多个鲜明生动的人和故事来形成的,从而表达了那些抽像的理念和价值观,使观众具有场景感和代入感。片中故事化的叙事宏观与微观视角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旁白站在宏观的角度,以一种客观的视点讲述的同时,影片会穿插主持人的现场体验,或描述某个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让他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感所想,这就很巧妙地完成了故事化叙事中的主客观叙事视点的转换和宏观微观叙事角度的结合。
(三)描述——多视角复合叙事
“叙事视角指一部纪录片在叙述主题时所选择的不同的切入角度。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和过滤性导致其展示的事物形象也不尽相同,并且会对观众的认知与观影感受产生直接影响。”[6]在主流叙事学中,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外视角、内视角三种。
全知视角是框架叙述者,不直接参与故事,通常站在故事之外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述或评论。在《中国春节》中主要表现为旁白,其作用是配合画面对叙事内容进行解说和阐释,表述抽象的意义和情感化的主题。在片中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城市的人口等基本情况的描述以及对春节文化意义的阐述大多是全知视角。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当上下场景出现变化时,全知视角进行转换和衔接。《中国春节》的叙事有一个模式,就是当介绍到春节活动中一些代表性的事物时,都要追溯到它的发源地或生产地,此时就需要依靠全知视角的描述配合画面中地图的展示来进行切换。
外视角和内视角的叙事在该片中是交叉进行的。《中国春节》中共有5位主持人,他们既是采访者也是体验者,通过他们的介绍与解读,采访与交流,观众从酒文化、饮食文化、祭祀文化中领略到中外话语的碰撞,而他们的叙述也成为该片跨越文化障碍进行传播的关键。首先是二元话语的组合。片中主持人的采访和受访者的讲述共同表达了故事的核心要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的碰撞,进而找到了互相理解融合的共通点。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的组合,例如出租车司机与交通监管中心负责人、冰雪城建造工人与总设计师、普通市民与民俗学家等,体现了民众情感与专业理性视角的结合,使描述内容具有全面的可感性,张弛有道。其次是对比化的解读。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的文化常识也就不同,需要运用一些对照性的文化符号帮助理解。所以主持人在进行讲述时会将年夜饭比作圣诞大餐,把姜粥与苏格兰麦片相对比,将中国习俗里的春节包饺子“放硬币”与英格兰传统中将硬币放在圣诞布丁中对应起来。诸如此类的对比化解读进一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第三是“互唤”式结构。由5位主持人的“互唤”来引领叙事,巧妙引出下段。主持人西蒙和戴夫在镜头前说:“在北京,离新年的钟声敲响只剩几个小时了。同时凯特在香港也有着一个很不一样的新年。她所在的那座庙宇绝对是你从所未见的。”下一段直接跳跃到凯特在香港的所见所闻。转接自然,观众对于叙事的层次和地理空间的转换非常清晰,没有疑惑。
(四)视觉图像——视觉化叙事
纪录片镜头语言是第一位的,讲究真实再现。早期的纪录片主要是通过“画面解说”进行叙事,经常流于画面和解说两张皮,空镜头和政论的组合模式,但今天纪录片中的“画面解说”已经有了新的内涵。《中国春节》的视觉形象塑造得很好,虽然不像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多数纪录片画面那么精美,但是它的画面在与解说词的配合上,在叙事能力上都是非常讲究的。一种是采用了一些表现手段进行辅助说明。比如春节要表现的地域空间比较大,在进行切换时配合解说词的是画面中的地图标识,空间关系一目了然。另外,片中镜头的拍摄角度和运动方式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与主持人完美配合。讲到因天公不作美而可能导致的铁路交通瘫痪、乘客滞留问题时,画面当中俯瞰镜头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和放开闸门后向前拥挤的人流带给观众相当的震撼感,也引出了下面要讲的铁路精准调度的重要性。主持人在哈尔滨的冰雪城讲到“这里就是它所有的冰雪荣耀”时,镜头由平视角度快速升起,由全景变换为远景,展现了主持人身后宏伟而美丽的冰雪大世界。所以,视觉形象在该片中起到了在文字说明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和视觉说服的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诠释了抽象的主题。
三、结论与讨论
从既往的影片来看,“外国媒体涉华纪录片始终存在着‘形象框架,也就是说媒体工作者受到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媒体环境、个人习惯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有选择性地塑造着‘他者眼中的中国’”。[7]在BBC 呈现的视角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飞速发展中的国家,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延续着,中国人重视亲情、凝聚性强的民族心理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英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体验和观察。纪录片镜头中构建的都是“媒介真实”,是一种有选择的呈现和意义的构建,中国的媒介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权,让中国有能力言说自我,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主动书写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