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实六篇文章 实现茶业兴旺
——访湖北省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鹤峰县县委书记王小平

2018-05-24王小平

中国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鹤峰鹤峰县全域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2 868 km2,辖5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205个行政村13个社区,共22.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73%。鹤峰是中国革命的红土,民族文化的厚土,生态完好的净土,资源富集的沃土,正在开发的热土。截至2017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3万hm2,茶叶产量2.99万t,茶叶综合产值近30亿元,茶叶外贸出口过千万美元。

茶业是鹤峰的优势特色产业,过去追求的是产量,为了适应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提高质量效益,实现产业兴旺,一直是鹤峰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问题。2017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调研鹤峰茶业后,认为鹤峰县茶叶资源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完全符合有机茶开发的条件。鹤峰县经过考察调研其他省市产茶县,并结合鹤峰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全域有机”理念,到2021年,实现全县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6 700 hm2以上,“建成中国有机茶第一县,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奋斗目标。

在现有基础上鹤峰县将如何推行“全域有机”理念,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近日,本刊记者就该问题专访了湖北省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鹤峰县县委书记王小平。

本刊记者:王书记,鹤峰县为什么要走茶叶“全域有机”之路?

王小平书记(左一)躬身亲为发展茶产业

王小平书记:鹤峰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是鹤峰的第一名片,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产业扶贫的第一抓手。多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狠抓茶产业不放松,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推进“全域有机”必将大有可为。

首先,“全域有机”是茶叶产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茶叶产业是鹤峰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3万hm2,涉茶产值近30亿元。传统茶叶市场渐趋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外市场设置的茶叶出口检测标准越来越严,茶叶外销形势日趋严峻。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绿色有机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取向。因此,我们顺应形势,把有机当作我县茶叶产业的生命线来对待,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来推动,抢占先机,率先转型,为茶叶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全域有机”是释放鹤峰生态优势的战略抉择。鹤峰地处北纬30°,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质茶产区黄金纬度带,高达75.9%的森林覆盖率,每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 d左右,使我县拥有无与伦比的优质生态环境。同时,鹤峰是宜红茶的主产区,从古至今,鹤峰人民在茶叶生产、加工、饮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鹤峰因茶而美、因茶而富、因茶而兴,这些都为推进“全域有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条件。目前,全县已获国内有机认证企业达10家,有机茶营销市场正在形成。

再次,“全域有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我县是特色农业大县,茶叶产业是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抓好了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围绕人们追求绿色、安全、健康的消费需求,通过全面推进有机茶转换,提升茶产品等级,使我县摆脱茶叶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窘境。有机茶是茶中的奢侈品,倍受消费者的追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机茶市场是一个永不饱和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前景十分广阔。谁先做到了有机,谁就掌握了茶叶产业的未来。

最后,“全域有机”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有力依托。我县茶叶产业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收入占比高,全县90%的村和70%的农户种茶,农业产值近50%、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茶,可以说,茶业强则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稳。要如期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必须从鹤峰现实出发,把“基础最坚实、前景最广阔”的茶叶产业这篇文章做大做好。同时,我县推进“全域有机”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做大做强茶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中国茶都”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上城区帮扶鹤峰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武陵山地区(鹤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我县挂牌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与我县达成了技术支持合作协议;湖北省提出要打造中国首个“千亿茶产业”,恩施州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业全域绿色化。这些机遇政策性强,含金量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顺势而为。

本刊记者:王书记,下一步,鹤峰将从哪些方面做实茶叶“全域有机”?

王小平书记:围绕做实茶叶“全域有机”我们将做好以下6篇文章。

一是狠抓基地建设,做好转型文章。一要坚持科学化布局。茶叶主管部门要对全县所有茶园进行全面普查,找准适宜发展有机茶的区域,在深入调查研究、专家评估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完成全县有机茶产业发展规划。二要坚持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茶树品种,按照“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模式,新建有机茶园。加快现有茶园的改造升级和有机转换,培育形成一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茶叶示范基地。按照有机茶园标准,规划建设基地配套设施,不断改善茶园生产条件。三要坚持专业化管理。坚持“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做好污染防治等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合作优势,建立“科研院所+市场主体+基地管理人员+茶农”的联动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有机精品茶园。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同步抓好野生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是狠抓过程管理,做优质量文章。一要强化源头管理。全面实施最严格的生产投入品管理,在有机茶生产环节杜绝使用化肥、除草剂和化学合成农药。全面推进茶叶加工“柴改电”“煤改电”“煤改气”,着力新建、改造有机茶加工厂房,引进先进的制茶生产线,确保有机茶的品质。二要强化过程监管。整合农业、茶叶、环保、食药、工商等部门资源,构建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四位一体”监管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有机茶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实现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制假、掺假、贩假等违法行为,规范茶农、茶企和专业合作社有机茶种植、加工、经营秩序。三要强化质量追溯。鼓励企业、合作社、大户建立茶园智能化管理系统,全面记录有机茶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详细溯源信息,并将其公开,让政府可监控、消费者可查询、社会可监督,确保有机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

三是狠抓龙头培育,做强主体文章。一要扶优培强经营主体。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全力扶持主动发展有机茶的龙头企业快速成长,重点支持小型茶叶企业(厂家)通过联合、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抱团发展,积极引导扶持一批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向有机转型,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二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以有机茶为媒介,吸引一批实力强、讲诚信、技术新、产品有竞争力的客商共同发展鹤峰有机茶产业,嫁接改造现有茶叶龙头企业,提升本地茶企管理水平和制茶技术。坚持“一企一策”的原则,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跟踪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三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使企业主动认领基地,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将茶园作为自己的“财源”来建,将茶农作为自己的员工来管,形成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狠抓特色打造,做响品牌文章。一要加强品牌建设。产品靠品牌占领市场,企业靠品牌赢得信誉。我县共有30多个不同的茶叶品牌,品牌多而杂、小而弱,必须整合品牌资源,由“五指用力”转为“重拳出击”,鼓励企业开展联合经营,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聚集,全力打造“恩施硒茶·鹤峰茶”公用品牌,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二要加强品牌推广。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也怕“养在深闺人未识”,要打响鹤峰有机茶品牌,离不开强大的宣传攻势。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对鹤峰有机茶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知名度,让鹤峰有机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组织企业抱团推介,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全国大中城市和鹤峰茶主销区,举办鹤峰茶业研讨会、品茶会、展销会,同时在县内积极举办茶叶节、产业发展论坛、展会等茶事活动,扩大鹤峰有机茶品牌影响力。三要加强品牌保护。进一步增强品牌管理保护意识,加强茶叶品牌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管和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充分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作用,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强化行业自律。

五是狠抓营销升级,做活市场文章。一是在销售路径上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不断加强直销窗口建设,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鼓励茶企在国内大中城市新建专卖店、连锁店、代销店、超市专柜,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推动鹤峰茶“进城”。同时,积极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积极在鹤峰本土电商平台“土家购”和天猫、京东、淘宝等知名网站开设网络商铺,推动鹤峰茶“出山”。二是在市场选择上要坚持内销与外销相结合。一方面在巩固拓展现有茶叶销售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好“万里茶道”申遗的重大机遇,加强对沿线城市的营销运作;切实利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借力杭州这张名片,在杭州打开鹤峰的茶叶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抢抓“一带一路”等机遇,支持鼓励茶叶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出口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不断扩大外销市场份额。三是在产品定位上要坚持中高端与大众化相结合。既要突出鹤峰茶的优良品质,精细管理,精深加工,走中高端消费路子,拓展中高端消费市场,树立优质品牌形象;又要紧紧抓住大众消费市场,走“群众路线”,让更多的人喜欢鹤峰有机茶,喝得起鹤峰有机茶。

中国最美茶园木耳山

六是狠抓产业延伸,做深融合文章。一要做精茶产品开发。依托现代高新技术,在食品、医疗、保健、化工等行业,开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茶食品、茶饮品、茶用品、茶药品、茶化工产品等多元茶产品,提高茶产品科技含量,优化茶产品结构,拓宽茶产品消费途径,促进茶产业由传统廉价型向现代高效型转化。二要深挖茶文化内涵。发挥茶文化研究会作用,抢抓“万里茶道”申遗机遇,深入挖掘、整理、弘扬鹤峰的茶史、茶俗、茶艺、茶道、茶人、茶事、茶风情,建立鹤峰茶文化陈列馆,创作茶文化文艺作品,不断丰富“鹤峰茶”文化底蕴。编撰《鹤峰茶叶志》及鹤峰茶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大力推进茶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农家、进宾馆、进企业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茶事文化活动。积极开展茶健康知识讲座,普及推广科学饮茶知识,营造人人知茶、人人爱茶、人人说茶、人人饮茶的良好氛围。三要力促茶产业融合。大力推进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促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多元融合,依托“木耳山中国30座最美茶园”“走马环游线”两块金字招牌,精心规划打造茶旅精品线、茶博馆、茶艺馆,建立特色生态茶旅游区,着力打造一批茶叶主题公园和观光工厂,配套完善好相关服务功能,把茶园变公园、茶厂变景点、茶区变景区,实现“以茶带旅,以旅促茶”。

本刊记者:王书记,今后鹤峰县将从哪几个方面保障茶叶“全域有机”?

王小平书记:对于茶叶“全域有机”,我们将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一要建立机制,高位推进。切实加强对推进茶叶“全域有机”的组织领导,建立起“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主抓、乡镇主导推进、企业主动作为”的工作机制。二要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各乡镇要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完善村规民约,促使农民加强自律、相互监督。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全县营造发展有机茶产业的浓厚氛围。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作为。三要压实责任,强力推进。紧扣“目标”和“责任”两大核心元素,全面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将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使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二是强化投入保障。一要完善财政扶持机制。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安排4 000万元作为有机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采取产业直补、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有机茶基地建设、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新产品开发及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有机茶产业发展。二要完善项目整合机制。要按照“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项目大集结、资金大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有机茶产业发展。发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科技等部门要结合茶叶“全域有机”规划编制好项目,争取省、州在项目和资金上更多的倾斜支持。三是完善信贷融资机制。金融部门要加快探索农、企、银三者之间产业化投融资机制,结合茶产业链各环节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推广“茶商贷”“福企贷”“联保贷”等信贷产品,更好地满足茶农、茶商、茶企的金融需求,有效支持有机茶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一要着眼于“专”,在“育才”上下功夫。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主阵地,整合扶贫、农业、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开设茶叶专业技术培训班,加大对茶叶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乡土人才、茶农的培训,培养农村茶叶实用技术人才。继续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每年选送一批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业务骨干到省内外院校茶叶专业班学习,着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人才队伍。二要着眼于“需”,在“引才”上下功夫。立足发展需要、紧贴产业建设,借助“616”对口支援工程和襄阳、杭州市上城区对口帮扶机遇,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合作优势,着重引进和培养有机茶叶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生产加工等方面人才,为推进茶叶“全域有机”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三要着眼于“优”,在“留才”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用真挚感情留才、用优厚待遇留才、用蓬勃事业留才,更好地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推动茶叶“全域有机”。

四是强化考评激励。一要把考核标尺“亮”起来,体现转型发展要求。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把茶叶“全域有机”战略目标转化为考核的指标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上,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便于细化量化,又要便于考核评价,坚决杜绝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避高就低的现象,充分体现考核的前瞻性、导向性和实效性。二要把考核标准“严”起来,形成转型发展合力。把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考核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经常性考核机制,将静态考评与动态考评相结合,既突出年终考评,又突出跟踪式和阶段式考评,通过严密的过程控制,改变过去“平时不算账,年底靠印象”的做法,激发各乡镇“想转型、要转型、快转型”的内在自觉,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三要把考核结果“用”起来,树立转型发展导向。将考评结果运用于“用人”,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评优表模的重要依据,形成以“有为”换“有位”,以“有位”促“有为”的良好局面。将考评结果运用于“奖励”,建立以转型发展为中心、以考评结果为依据的奖励激励机制,让致力于发展有机茶的人干出“劲头”、看到“奔头”、尝到“甜头”。将考评结果运用于“问效”,将有机茶产业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问效。

猜你喜欢

鹤峰鹤峰县全域
浅论鹤峰满堂音中“傩”的保护与传承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清末民国时期的鹤峰红茶及茶文化
鹤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体育教师支教成效研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中国烹饪大师徐鹤峰新厨艺荟萃》新书推荐
湖北民大医院与鹤峰县中心医院组建全州首个医疗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