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2018-05-24

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体系经济

习近平主席指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三个维度。一是系统性,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均衡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动态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三是长期性,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有效防控经济社会各种风险的前提下,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一是有必要。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行列。这些取得成功的经济体,都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研判中国现阶段发展特点,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更加重视增强发展的质量优势,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图: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议现场

二是有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物质基础。突出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万元增至2.6万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7.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9%。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都不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高铁网络、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构想逐步变为现实。民生福祉得到有效保障,城镇新增就业累计6600万人以上。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近五年累计脱贫6800多万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升级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动能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不断累积。

三是有挑战。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们正在推进三大攻坚战,说明在防范风险、脱贫攻坚、防治污染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又比如,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比较薄弱;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生态修复还有不少欠账;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当从四方面努力

一是要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衡量标准。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纠正扭曲的要素配置,达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良性循环。

二是要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实现途径。质量变革,就是从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扩大到重视经济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素质和质量。动力变革,就是从单纯注重物质、资金、人力等要素数量的投入,转变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率变革,就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要把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

四是要把跨越两大关口作为努力方向。一方面,跨越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跨越长期性的关口,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长效机制,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六个方面一体推进

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标是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筑牢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积极培育新动能,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增强现代金融的服务能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优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有效调动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标是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着力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清除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目标是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目标是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持续推进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发展海洋经济。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目标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形成更多绿色产业市场主体和新增长点。

六是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目标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服务网络。打造高水平外商投资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扩大金融、电信、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猜你喜欢

高质量体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