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018-05-23钟云春
钟云春
摘 要本文就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了解到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使其能够在未来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更加顺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良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空间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8,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101-01
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主要就是因为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片面的内容,所以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是针对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了解到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够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在空间想象力的支持下,更加便捷地学习数学知识,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使用教学模型
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保证学生能够建立起空间观念,就需要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上开始做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图形的数学知识,并且与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相互联系,以此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几何体,例如:学生学习上所使用的课桌、教室的水桶、足球等,这些都是几何立体图形,可以展现给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直观的平面图形。所以在学习认识图形知识的时候,要求学生通过物体的观察,带着实物在不同角度去看,了解到其中的几何体,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长方体》这一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一个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先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物体进行观察,感受到长方体的棱和顶点等知识内容,依次进行深入知识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通过对长方体的具体模型,以及身边学习用具的分析和研究,观察和记录,最终得出长方体所有的棱的数量,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动手测量实物,加强课堂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可以在拼一拼、量一量等实践的活动中,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实现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验证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长度度量单位》千米、米等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首先认识这些长度度量单位,并且了解到单位之间相互的转化方法,比较单位的大小,通过实际的物体进行具体单位填写的估算练习,让学生形成空间感,这一点对于其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教师就可以开展课堂中的量一量和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估计自己所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并且亲自测量和比较,把不同的大小的课桌进行连接和拼凑,最终计算出课桌总体的长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测量跑道的长度、足球球门的高度,估计大楼的高度和旗杆的高度,这些都能够逐渐地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力。
三、绘制几何图形,巩固学生空间思想
在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内容,想要保证学生对几何体有着充分的认识,还要依赖学生动手的观察和实际的操作,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以此形成空间的观念。所以,绘制几何图形,是巩固其空间观念形成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学生在画图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要求其能够会画线、角和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即可,空间几何图形的绘画相对难度较高,所以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没有过分的要求。但是依然要求学生能够,从前、后、左、右等方向,观察到平面图形,也就是平行投影,这也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尽可能多地进行练习,强调平面图形、观察的要领、规范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进而培养其空间想象力。
四、強化语言训练,构建数学知识模型
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不同种语言进行训练,以此构建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其中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课堂上最基础的语言内容。用这三种语言能够准确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小学校园中学生对于应用题学习上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无法读懂题目的真正要求,理解不了其中所设置的问题和条件,也不能够准确的分析出其中问题的表述关系,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强化和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对各种条件进行准确的转化。
在文字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通过数学问题的形象具体化,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符号语言的表达,能够更加简洁清晰,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很多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都需要使用的符号语言,所以在这些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看出,想要学生能够构建出数学模型,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力,还要对其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其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能够看出,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在开展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关注的仅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这样的形式完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抑制学生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未来的良好进步受到阻碍。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最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使其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进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郝广磊,徐杰.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