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课堂提问
2018-05-23何正芳
何正芳
【摘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 悬念 思维
一、巧用悬念,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切入点,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悬念”。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悬念(问题)”时,也就意味着思绪大门正在打开,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比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学生读过文章之后的思维仅仅停留在马蒂尔德爱慕虚荣上,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马蒂尔德有个全面深刻地了解,针对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女主人公在得知自己花了十年心血偿还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她会怎么想,怎样做呢?”这一问题距离学生的理解仅有一步之遥,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于是他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她会兴高采烈,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也有人认为她会伤心欲绝,因为自己为之付出青春代价的竟然是一挂价值仅五百法郎的假项链;也有的同学认为,她会对此无所谓,因为在过去十年的艰辛劳动中她已经体会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我没有简单的断定谁是谁非,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已丰满起来。
二、联系生活,化难为易
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要“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生。例如,在教学《祝福》时,一般都是从“我真傻”入手,去深刻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但由于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一,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如果这样设计提问:“祥林嫂认为自己真傻,这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由于问题涉及的面积大,较笼统,学生难以回答清楚。但如果改提如下几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认为自己傻?”“为什么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会变傻?”“阿毛不被狼吃掉,她会不会便傻?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些?”这样提问,化难为易,学生也就乐于思考,从而深化了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
三、做到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评价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而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四、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及该项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以表扬为主,教师在提问时要亲切,和悦,有耐心,要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从而爱学,会学,乐学。
总之,要做到有效提问,就要求老师不仅能够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好堂课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考文献:
[1]如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2]浅谈新课标下课堂提问的艺术.新课程学习,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