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秩序
2018-05-23苏听风
苏听风
去了一个岛。总行程是两天,来回坐汽车、大轮船、小快艇几乎用了近一天的时间。在小快艇上被海浪一阵阵地拍打着全身,渐渐地,海水从灰色到了深蓝、碧绿。
海水伴着一定的节奏此起彼伏,形成一条条波浪,小船时而冲破它们,时而又不得不避开它们。
风起时,就突然明白了诗里说的“乘风破浪”,也看到了翱翔的海鸥,以及如山一样高的货轮大船。起初时生怕掉入海中,当你和海天融为一体,与浪花交手几回,竟然有一种想跃入海中的冲动。全程之中,我想得最多的是:是飛到头顶上的云彩上更好,还是潜入海底更自在?
到达岛上做的第一件事,竟然真的是潜入海底。
确切地说,只敢一点点试探地游向更深一点的地方。而每拍起一层浪,都会下意识地向岸边奔去。身体在水中,想极力保持平衡,想轻松地浮起来,想快速地移动,否则,就会被海水淹没。
像在陆地上的生活一样,被焦虑所追赶,被名利所负累,被一群整天要教你月入十万的人给吵死。
岛上的老伯伯说,整个岛只有9户人家,不足30个人。因为这两天心情不是很好,所以也不想出海打鱼,吃点青菜也就行了。
“反正打到鱼就多吃点,没有就少吃点,也不操心生活。”老伯伯开始回忆他年轻时候这岛上的繁荣场景,路过的行人惊奇地大叫:“看,天上竟然有星星。”老伯伯更为惊奇地说:“你们难道从来没有看到过天上的星星吗?”
我们并排坐在路边,但我们之间的世界却像隔着一条银河一样遥远,充满着对于彼此世界的好奇和不理解。
岛上的星星真的很亮、很闪,映照在海平面之上。时间在这个时候变得慢了起来,因为这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所以,当你身处这里,除了潜入水中,就是仰望繁星。
在天地之间来回切换,是岛上居民的日常,却是远方人的天堂。对于城市人来说,这既是想要的享受,又是一种强制的煎熬。脱离被固化的生活形态,身处一个不需要别人也不被需要的状态之中,但还是做不到不操心生活。
问同在星空下吃饭的游人,觉得这里美吗?很美。如果一直待在这里,愿意吗?不愿意。
最多可以待几天呢?三天或五天。如果待久了,外面的人可能就忘记我了,我也跟不上外面世界的变化了。这样算是活得清醒,还是活得太压抑呢?美好与深刻,仿佛从来不是日常生活所能具备或是需要具备的特质。
住在一个村民家里的时候,看到一个破旧的记事本。小心地翻开来看,像是一个人的小日记,小小的本子,共记了两年的事情,每一天都是几句话就完成。今天上山,看到了云很低。某一天下海,看到了海龟。台风来了,帮村民做好防护工作。有一天下了大雨,一天没出门,听海风乱叫。
不知道是不是某个人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留下了这些文字。或许他曾经也住过这间房。十分简陋的房间,推窗就能看见海,或许他在这里工作过好几年,每天的生活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如果诗意一点儿地说,就是有一份工作,每天面朝大海。
旅行和日常,也像隔着一条银河一般遥远。两种状态的互相羡慕和互相鄙视,其实都是一种对自我的不理解。
不得不说,身处壮丽山水之中,的确会产生一种想长久好好活下去的动力,一种过往一笔勾销的包容之心,一种凡事都可从头再来的勇气。
这些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旅行中不沉溺,在日常生活中不颓废,更需长期地保持头顶星空的闪耀和内心秩序的井然。
(张晓玛摘自《悦读》2018年第4期 图/孙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