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环保设备在线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23朱海波苏少林

大学教育 2018年3期

朱海波 苏少林

[摘 要]在线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高职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核心,是开展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由5所示范院校联合建设的国家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环保设备在线资源共享课已在智慧职教网站上线。通过分析课程建设的原则与目标、论述资源建设的内容,以及课程搭建和应用推广情况,可以为高职院校其他在线共享资源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优质资源;在线共享;环保设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3-0092-03

目前,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部门正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2]。在线资源共享课建设是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基础,为课程教与学信息化改革提供支撑[3]。环保设备是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环保设备的选型、运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教育部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资源库项目的支持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国内5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环保设备课程资源库已建成上线。参建院校、其他院校师生和社会人员注册学习踊跃,效果反映良好。在线共享资源的建成实现了环保设备课程内容的数字信息化,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用共享,滿足了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的泛在学习和教师的辅助教学。

一、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原则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

资源库的建设要满足在校学生在线学习环保设备课程的需求,同时要为毕业生和社会其他人员学习提供资源。学习者在资源库中能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或关注的知识和技能点,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或技能。在建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的需要为起点和终点,如课程内容要来源于企业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要对接企业生产过程,这样才能让学习和工作无缝对接[4]。

(二)以颗粒化资源为基础

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学习任务分解成细小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实现内容的颗粒化。颗粒化资源的建设方便了学生的随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点击某一个颗粒资源就可以完成一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另外,颗粒化资源,特别微小的教学视频,也适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让学习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能完成学习。其次,颗粒化资源也让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各自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来搭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课程。

(三)以互动交流为纽带

资源库的建设过程要设置交互模块,让资源库动起来[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但可以观看教学资源,而且要介入到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学习同伴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这种交流互动一方面可以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另一方面可以让在校生在与毕业生、社会学习者的交流中了解某一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习者也可以运用资源库交流心得,为持续更新、完善资源库提出意见。

(四)以考核评价为支撑

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也是资源库必不可少的支撑[6]。学习者学习后,适当完成一些测试题,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良好,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果不合格,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跟踪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在线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等,以便适时督促和提醒学生参加学习,以及调整教学进度。

二、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遵循资源库建设原则,参照其他专业和课程资源库建设经验,确定环保设备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目标与资源建设内容。

(一)建设目标

建成满足学生、社会学习者和教师等用户学习和教学需求,能线上自主学习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结构组成、工作过程、性能特点和运行维护等知识与技能的环保设备课程资源库,实现课程数字化,达到共用共享。

(二)资源建设内容

环保设备课程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资源、教学资源、素材资源和考核测试四大部分。

1.课程概述资源

课程概述资源包括课程描述、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描述主要介绍课程讲述的内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课程所培养的职业态度。另外,课程描述还会说明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说明学生应学习哪些内容、应达到的程度,这是对应知应会内容的标准化规定。课程整体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法方式与办法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2.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内容资源、应用案例资源、基本技能实训资源和综合实训资源等部分。

(1)课程内容资源

课程内容资源是课程知识点资源的集合。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共设计10个项目、20个学习任务。10个学习项目分别是:动力设备、管道与阀门、计量设备、拦污设备、搅拌设备、曝气设备、刮吸泥(砂)设备、污泥处理设备、除尘设备和脱硫脱硝设备。每个项目中包含2~3个学习任务。教学任务包含教学要求2个、教学设计2个、电子教案2个、演示文稿2个、教学视频2个。我们按照资源颗粒化原则,参照微课理念,对学习任务的教学视频按知识点讲解,视频时长在10分钟左右。

(2)应用案例资源

应用案例资源主要是污染治理设备选型案例,共建设10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污水泵站的设计选型、管路系统设计计算、计量设备选型、搅拌设备选型、拦污设备选型、鼓风曝气设备设计计算、刮泥设备选型、污泥处理设备选型计算、除尘设备运行维护和脱硫脱硝设备维护。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典型设备设计计算、选型和维护,可以掌握工程项目中设备选型步骤、选型方法、运行维护操作的要点。这些案例都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项目,学生学会它们就可以基本完成企业交给的设计计算任务,以及运行维护任务。

(3)基本技能实训资源

基本技能实训资源共建设10个学习资源,内容包括风机运行维护、管道连接、格栅运行维护、曝气设备运行维护、刮泥刮砂设备运行维护、污泥浓缩设备运行维护、污泥脱水设备运行维护、除尘设备运行维护、脱硫设备运行维护和脱硫设备运行维护。每个资源中包括任务书1个、指导书1个、实训记录1个、实训报告1个、操作演示1个。在校学生在实训课之前,可以先上网了解实训任务,观看实训指导书,学习实训视频,对即将学习的实训任务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在实训操作时学生能根据预习内容快速进入实训环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内容有不熟悉的地方,除和教师交流外,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以熟悉和掌握操作要点,以便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学习基本技能。另外,也可在实训完成后进一步学习,对照回想自己的实训操作,巩固所学技能。实训资源可作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学习参考,也可为其他社会学习者在工作中提供参考。

(4)综合实训资源

综合实训资源包括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书和操作演示。综合实训任务以THEMJZ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综合实训平台为基础,该实训平台是全国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大赛的竞赛操作平台。操作演示展示污水处理系统中管线、阀门、泵、风机、搅拌器、曝气器、填料和滗水器等设备部件的安装、单机调试和系统联动调试,以及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等内容。学生在资源库中,可以先明确实习任务,了解实习平台结构,熟悉安装操作过程,为实训室实操训练做好准备。另外,此资源可为全国技能大赛的赛前实训提供学习借鉴。

3.素材资源

为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类型,从不同角度展现课程内容,资源库建设了动画素材资源和图片资源。动画素材资源主要制作了离心泵、罗茨鼓风机、回转式格栅、行车式吸砂机等设备工作过程动画,整理加工了网络上一些现有的环保设备动画资源。动画资源主要展示设备的结构、工作过程,弥补了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图片资源大部分来自企业生产一线,这些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不同种类设备的结构组成。

4.试题测试資源

共建设两部分资源,一部分是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对应的测试题;一部分是针对课程整体内容的考试试卷。测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共计200多道。试卷包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题型,共10套。完成测试题是课程内容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测试题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测试题明确自己的学生成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情况对学生提出量身定做的在线学习方案,学生可根据测试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第一次测试不合格,当再次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可从试题资源中围绕学习任务为学生再组建试题,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直到测试合格。

三、在线课程搭建

课程资源上传智慧职教网站系统后,就进入课程搭建阶段。环保设备课程共搭建了7部分内容,包括课程公告、内容、作业、考试、讨论区、统计和考核标准。公告主要是发布课程建设最新情况,告知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作业和测试,以及通知答疑等。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课程概述,主要是介绍课程基本情况,让学习者对课程的作用、内容和要求有整体的认识。二是10个课程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根据学习过程分为几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习任务,以及单元实训。在每个学习任务中有学习指南、学习视频、学习课件,以及对应的动画和图片素材,可以从多角度展示学习内容。学习视频根据学习任务以几个5~10分钟的短视频呈现,适应学习者的学习认知规律。三是综合实训,包含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和实训视频。作业单元主要用于发布单元测试题,学习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元测试题,以检测学习效果。考试单元发布期中测试题和期末测试题,考核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以及督促学生的再学习。讨论单元设有教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教师答疑区是关于作业、测试、课件内容中的疑问,这是学生希望教师回答的;课堂交流区是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讨论;综合讨论区发表关于本课程、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一般性话题,是不同学习者交流的平台。统计区是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痕迹的统计分析,包括作业、随堂测验、讨论、考试等。考核标准区告知学习者课程考核的内容、合格的标准和相应的权重。

四、应用与推广

在线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应用,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社会人群的继续教育[7]。以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资源库上传的素材为基础,结合课程学习需要,搭建的环保设备课程已在智慧职教网站上线。目前,已有1095多名用户注册使用,这些用户包括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国内高职院校师生,以及陕西谷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磐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员工。学习用户中不但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学生,还有城市水净化技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等相近专业的学生。用户在线学习踊跃,能积极根据学习进度和工作需要学习相关内容,进行在线自我测验、答疑解惑和互动交流。随着智慧职教的职教云平台推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程需要,以课程资源库为基础,搭建属于的自己的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私幕课。学生可在自己手机上下载职教云平台APP ,注册加入教师的课程,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同时也可随时了解课程公告信息、参与课堂互动、完成课程作业、了解自己学习情况。职教云平台的推出会更好地促进在线共享资源课程的建设、使用和推广。

五、结语

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高职院校建设一流专业的重要内容。在线课程建设是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形式。在线课程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拓展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课程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8][9]。环保设备在线共享资源课已于 2015年6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职教网站上线。课程主要面向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作为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等相近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学习相关知识的平台。课程建成后,全国已有1000多名学生、毕业生和社会学习者在线注册学习。学习者经过学习后表示,课程内容能对接企业生产实际、结构合理、体系完善、形式丰富多样,可随时学习;通过学习,学习者掌握了常见的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的工作过程、结构组成、设计选型和运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对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目前,环保设备在线课程已通过了2017年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正在参加教育部全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评审。今后,课程建设团队将进一步加大优质资源的建设,升级改造部分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反映环保设备发展的新内容和高品质资源。如结合环保设备的发展,增添磁悬浮鼓风机、空气悬浮鼓风机、内进水孔板格栅和叠螺污泥脱水机等学习资源;对原先做成的部分微视频和动画重新设计和制作,使得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有品质。借助智慧职教开发的智慧职教2.0手机端和电脑端,加大课程应用推广力度,使更多的学校、学生、社会学习者和教师注册学习、使用课程,共享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学习、工作和教学,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EB/OL]. [2015-10-2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511/t20151102_216985.html.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 [2016-6-7].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5-7-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

[4] 金凌芳.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50-53.

[5] 周韵,李志强.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83-85.

[6] 关莉莉,张圣敏.从受众视角看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国家专业资源库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48-52.

[7] 陈丽婷.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6(30):70-76.

[8] 黄蕾,梁炎明,常晓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 [J].大学教育,2016(11):33-34.

[9] 彭洪量,伍跃华.“翻转课堂教学”在地方高校中的研究探索[J].大学教育,2017(9):67-69.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