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区分高下
2018-05-23唐惠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性。作文的审题立意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对“新材料作文”这样一种“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指向,紧扣材料意蕴,选好一个自己最熟悉、认识最深刻的角度确定立意。
那么,该怎样启动自己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取最佳立意角度呢?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立意角度要“新”
明代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一论述道明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要求“新”。新奇的立意,独特的认识,常能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
示例:攀登珠穆朗玛峰
材料:两年前,一支由7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7名队员中,有两个人引人注目,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对于登山,他充其量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何况已50多岁;另一个是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身体素质和状态特别好。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应该能第一个登顶。整个登山过程中,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身兼数职,他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关注网友发的帖子,回复人们的关心和祝福。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的电视台。王石表现得极为低调,事先约定不接受采访,不面对摄像机,专心登山。在海拔8000米营地宿营时,风景异常绚丽,队友们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到达海拔8300米的高度,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友不得不放弃登顶,此时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最终,只有4人成功登顶,其中包括王石。
作文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王石,他是“业余爱好者”,“已50多岁”,“表现得极为低调”,“专心登山”,最终成功登顶。如果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专心、低调无疑是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立意,肯定不会有偏差。另一个是“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他比王石小10岁,“身体素质和状态特别好”,被大家预测能第一个登顶。但他最终却失败了,原因是,他“身兼数职”,“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的电视台”,这些都分散了他的体力。他的失败与王石的成功互为映衬,都强调了专注的力量。如果要使立意精准,最好从关系的角度,从“低调”“专心”与最后的“登顶”之间的关系考虑,提炼出“低调内敛促使华彩绽放”的观点。
那么,如何从本则材料中探求出新的立意呢?可以从否定王石或肯定那名队员的角度思考,因为材料并没有对这两人作出任何评价,这是我们反弹琵琶的基础。从否定王石的角度考虑:他一心为了登顶,而忽视了沿途的风景。当看到沿途“异常绚丽”的风景,队员们纷纷跑出去看风景时,“只有王石不为所动”——专注的品质固然值得肯定,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在峰顶还是在途中?由此出发,不难写出新人耳目的文章。从肯定那名队员的角度考虑:虽然他最终没有登顶,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谁能否定他在沿途身兼数职、为团队服务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所享受的快乐呢?其实,这两个角度都关乎人生价值,都是从过程与结果的维度加以挖掘的。
特别提醒:作文题目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把混沌的、具体的表象加以分解,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转化作具体剖析。在千万人写同一考题的情况下,尤其要想一想别人可能会怎么写,“我”能不能有更好的选择,能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二、立意角度要“高”
临场写作时,一般同学在把握题意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求稳、求保险的心理,即顺着题意很“自然”地进入到某一慣常的思路中,于是,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立意肤浅的平庸之作。而那些精品作文,往往用一种更加高远的立意使题旨得到深化与发展,从而占据了思想上的制高点。
示例:人生的偶像
片段示例:在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崇拜偶像的青少年。他们崇拜一位学者,一位作家,甚至崇拜一位当红歌星,以拥有偶像的一幅照片,拥有偶像的一个签名,或者了解些偶像的生活轶事而满足。姑且不论你所崇拜的那个偶像是否是成功的人或伟大的人,单从崇拜这一点而言,起码你是不会成功的。
叔本华说:“第一流作家的特征是,他们的一切判断都是直接的,他们所产生出来的作品,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一味模仿、效法别人的东西,如同吃别人嚼过的梨子,什么滋味都没有了。而且,就成功而言,每一条成功的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相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奋斗的结果,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个人可以喜欢、尊重哪一位作家或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可以喜欢哪一本书,但不可以把哪一个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而选择的道路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通向成功之门的路。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趣味,尊重自己的天分和选择,而不是找到一个可以模仿的偶像!
文章不仅结合名人言论,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崇拜偶像的危害,还指出了正确的做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趣味,尊重自己的天分和选择”,读来很有针对性、启发性。
特别提醒:要使作文立意高远,最好是具备时代慧眼。所谓“具备时代慧眼”,就是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寻找现实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要敏锐地感受生活,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深入认识生活。有了这样的慧眼,你就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就能高效率地对生活进行发掘,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比别人更灵敏,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世道人心。
三、立意角度要“小”
选取“小”角度的好处是易于把握,也有利于集中笔墨,适度开掘,写深写透。如果是新材料作文题,必须根据材料的指引,遵循材料的价值导向,紧扣材料的主旨意蕴找准一个具体的突破口。同时,还要选取自己最善于驾驭的文体,并依据立意打造一个亮丽的标题。
示例:可贵的第一次
材料: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选择如下两个角度入题作文:①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②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
不妨做一个优劣比较:角度①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同时也缺乏新意,此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②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具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进行构思,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如“真正的成功必须由大量的失败来筑成——失败者为走向成功作出探索,积累了经验”“失败者指明了‘此路不通”“失败者以其悲壮的失败感召、激励着后来人”)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有价值得多。
特别提醒:我们强调的“小”,指的是在不背离材料整体意旨的前提下,着重于某一方面的要素,将其作为立意的切入点,或者将题意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点来确立论点。就文章选材来说,也是这个道理——一定要立足生活,体味生活,注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小事”,以小见大,反映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
[考场佳作一]
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
文/一考生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所言极是。人唯有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就大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作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的人生底色绘上万紫千红。“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这些文字中所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与传达的思想,为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的可能。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加以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代替个体无意识”的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它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保有温热的关怀和悲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无字之书”!
无论有字还是无字、眼见还是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的。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个“海归”变“海龟”般的尴尬境地。黑塞的一句话如同黄钟大吕,“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吾日三省吾身”,不妨改换一下,说成“日阅心灵之书”。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意志的过程: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的不凡境界。
在信息与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在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来浇灌自己的心灵。这位作家的话语,无疑振聋发聩、催人惊醒!
[点评]
本文是2017年浙江考场上为数甚少的满分佳作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三本大书各自价值与相互关系的认识相当透彻,读来足以启人心智。比如作者提出“无论有字还是无字、眼见还是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的”,可谓一语中的;接下来又指出,“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诸如此类的表述,既切中肯綮又诗情洋溢,可以说是气盛言宜。文章论据与哲理齐飞,“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的假设论证运用自如;“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的时新素材、黑塞富于震撼力的名言等均能信手拈来,使内容更为丰富、更耐咀嚼。
整篇文章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密切关注,而且思路清晰,起承转合自然顺畅。此外,语言精致却不虚浮,而是极具文学味,这一点从“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的不凡境界”等句子中可见一斑。
[考场佳作二]
深夜书房,守望人文
文/一考生
深夜的书屋仍有灯光,比灯更亮的是那束人文光芒。
24小时书店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重庆,在厦门……它不仅是一家家书店,它还是一个城市的人文坐标。一个城市也许有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着彻夜不灭的五彩霓虹,却都比不上这样一家小小书店来得动人。这些工作人员就像执着的守夜人,守护着一份光芒与温暖。
外来务工人员、流浪者、拾荒者,只要洗干净手,就能在这里填满他们被忽视许久的精神需求。喜欢阅读的市民、大学生,也能在这里拥有一份宁静和满足。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处在急剧发展中,精神追不上物质,因而物欲泛濫。而我要说,只要我们还有这样一缕灯光,有这样的守夜人,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必然郁郁葱葱。
这样的书屋,现在还是很少的,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更多的书店,朝九晚五,循规蹈矩;有的书店担心顾客只读不买,因此把书都用塑料袋封好;更有甚者,像前段时间被曝出的一家书店,将在书店翻阅图书的小孩子赶出店去。自然,我们承认书店有营利的需求,但若是连书店都只顾经济效益而轻慢了社会效益,我们要再去哪里寻找一份人文精神呢?人心不富,何以强国?人文不再,何以为人?
我不太愿意称这家书店为“书店”,因为带了“店”字,就好像隐约听见铜钱叮叮。我更愿意称之为“书屋”,像当年杜甫念念不忘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厦,抵御物风欲雨,给爱阅读的人一处栖息之地,也给整个社会的心灵家园一处高屋广厦。
这里的工作人员当然是平凡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就是这样伟大,他们坚守着如此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们的灵魂碧波荡漾。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想实现,离不开这样一份精神、一份情怀。
当然,我们不能强行要求所有的书店都这样不顾经济效益,书店当然也要营利,如此才能持续运行。这也就给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去支持这种书店的发展?怎样来鼓励人文精神的发扬?这是摆在国家面前一张急切的问卷。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24小时书屋,有更多的守夜人,更希望我们的社会人心通明,不再需要守夜人。
但愿人文有光,可抵长夜!
[点评]
这位同学巧妙地选取了“书店工作人员”这一角度切入作文,又将书店和工作人员合二为一,将其比作“人文的守夜人”,进而突出其在建设人们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多次使用了比较论证,使文本运用材料更多,证明更辩证有力。
行文表达也相当出彩,“但若是连书店都只顾经济效益而轻慢了社会效益,我们要再去哪里寻找一份人文精神呢?人心不富,何以强国?人文不再,何以为人”的发问,“他们的灵魂碧波荡漾”“但愿人文有光,可抵长夜”等妙喻,均为全篇增色。
[请你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35年,在纽约市一个最贫困最脏乱地区的法庭上,一名老妇人因偷窃面包正被审问。老妇人头发凌乱,手在微微发抖,嗫嚅着说:“原谅我,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得直哭的孙儿,他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她抬手去抹眼角的泪水。法官依然冷若冰霜,当庭宣称:“你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10天的拘役。”判决宣布后,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地亚从旁听席上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5美元,然后向其他人说:“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款,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儿的城市。”旁听席上的每个人闻之动颜,认认真真地捐出了50美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片段示例]
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勒·努埃曼在《你是人》中说:“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他之为他。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广阔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人。”“人”的一撇一捺,一半是自己,一半是他人,芸芸众生的世界其实就是两个人的世界。看似纷繁复杂的精神契约,也只是两个人的契约,丈量的是自己和外人的关系。这契约就像上帝给我们的一柄长勺,只有互相喂给,对方才能吃到食物;也是锋利的刻刀,只靠一种自我雕琢远远不够,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最终完成生命本色的浮凸。善,并不仅仅是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契约。它是自发的,没有谁强制你。
在生活中有人做好事吃亏,以为善无善报,那就错了。其实,善更多的是精神的补偿。善者,内心有光,周身有爱,对世间常怀恻隐之心,人生就不会轻浮;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的重要性,就会产生自信、自尊的感受。在一个遵守契约的理智社会里,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补偿应该是成正比的。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间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背弃精神契约的人,最终將被全世界抛弃。
(作者:唐惠忠,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