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雨栽培在北方葡萄生产中的应用初探

2018-05-22孙俪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北方培育技术葡萄

孙俪

摘 要:葡萄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应用范围广泛的经济类种植物,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的很好的促进作用。避雨栽培是葡萄设施栽培的一个分支技术,避雨栽培技术对于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避雨栽培在北方葡萄生产中的应用初探为题进行探讨,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以及葡萄本身的生长要求,通过避雨栽培技术中的技术要点调整,以讨论提高北方地区葡萄高产量、高品质的栽培技术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避雨栽培;北方;葡萄;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248-01

1 概况

1.1 葡萄种植的概况

葡萄是一种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1],在人类漫长的种植历史中很早便已经开始栽培这种水果种类,在世界范围内,葡萄的产量几乎占全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葡萄的食用营养价值非常的高,比如说可以制成常见的葡萄汁、葡萄酒、葡萄果脯。在美容界,也常用葡萄作为一种可以美白祛斑的成分添加到护肤品中。葡萄果实中所含的糖分是比较容易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营养价值较高,且不会产生副作用。葡萄也可以作为一种观赏类植物被种植在庭院内,以葡萄藤所搭建的葡萄藤长廊在炎热的夏季,是一个非常舒适的避暑纳凉的场所。在医疗领域,葡萄被作为一当作一种较为新兴的,有一定治病抗毒作用的药物进行使用。综上所述,葡萄的综合经济价值很高,在全球有广泛的种植区域。在我国葡萄是五大果树之一,葡萄在中国的栽种历史已经超过2000年。然而葡萄并非是中国本土生长的植物,据文献记载,是由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目前我国葡萄的种植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最为知名的应该是西北地区的葡萄品种。

1.2 避雨栽培技术

葡萄避雨栽培的技术原理,是由设施栽培的主要原理简化而来的。主要应用在果树和蔬菜这两大领域,并且有著大量的成功的实践经验。我国最早的葡萄设施栽培应该是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但都是一些个别科研性的活动,并没有投入大规模的生产中。到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段时间,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日提高,因此应市场的需求,对于葡萄种植中利用避雨栽培技术需求日益增加,逐渐的成为葡萄种植业的一种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避雨栽培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避雨棚一类的设施来帮助葡萄防治病原的侵害,降低一些病虫害的发病率。综合我国的气候条件,其实我国的气候条件并不易于葡萄的生长,尤其像夏季多雨高温大量的雨水,容易让葡萄染上病害,避雨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葡萄叶片避免雨水的溅射。

2 葡萄避雨栽培的关键性技术要点

2.1 避雨棚等设施的搭建

一般来讲,根据葡萄种植方(企业或者农户)的经济条件而决定,在选择避雨棚一类设施的搭建上,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结构,一种是大棚结构,一种是连栋避雨结构,第三种是简易避雨拱棚结构。

从结构效果上而言,大棚结构是效果最好的,但是同时它的生产成本比较高。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大棚内可以搭建两行的葡萄植。在日常管理中,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下,日常管理的技术方法和裸露在外的葡萄种植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在面对大面积的大范围的葡萄种植区,联动避雨结构相对比较适合,但是因为这种避雨棚有着较高的搭建技术要求,所以也有着相对较高的搭建成本。避雨棚在建设时,因为要满足一定的覆盖面积要求,因此在棚基础多使用混凝土来进行浇筑地基,使大棚可以更加的稳定。从成本角度上考虑,简易避雨拱棚结构的方式成本最低。通常有木制棚架结构和钢制棚架结构。

无论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出于种植规模考虑,任意一种避雨棚结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共同的特点就是,如果无论是用哪一种避雨棚结构在大风天气情况下,还需要对避雨棚进行额外的加固措施。

2.2 对于葡萄品种的选择

避雨栽培技术对于葡萄种类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根据不同品种的气候适应程度、丰产程度、以及各地区的市场需求,各种因素综合来考量。比如说从目前的葡萄种类来讲,来自于欧美地区的葡萄种类,比较能够适应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条件,因此其葡萄植株的抗病能力比较强。而来源于欧亚地区的葡萄种类对于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度较低,因此抗病性也就较差,像夏季多雨高湿高热的地区,欧亚品种的葡萄就容易发病。从市场需求角度考虑欧亚品种的葡萄因为品质较优,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经济效益来讲,欧亚葡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避雨栽培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葡萄的发病率,提高葡萄产量。

2.3 葡萄种植场地的选择

对于葡萄种植业,土壤、水源,空气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2]。因此在进行葡萄种植业时,葡萄园区周围应该是没有任何的污染源,比如像一些工业企业、一些采矿企业。同时应该是尽可能的离城市、公路、机场等重要的交通要道有一定距离。一般葡萄园会选在地势较高、向阳、通风较好、土壤土质较为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

2.4 葡萄避雨栽培的蔓果管理

避雨栽培时使用避雨棚一类的设施保护葡萄不受到雨水的冲刷,这种设施会使大棚内的自然光照减少,同时棚内温度较外界温度会略高。因此在葡萄蔓果的管理上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需要控制枝叶的生长速度,保证正常的通风和采光;应加强花芽分化期的管理和加强果穗管理。葡萄在避雨栽培的模式中,所受到的自然日照强度较弱,因此有可能在花芽分化期营养不够充足,所以需要在葡萄花芽分化期,人为的刺激花芽的分化。在葡萄果实的着色方面,避雨栽培下的葡萄果实着色度略差,因此为了提高果实的着色度,需要控制好透光条件。

2.5 葡萄避雨栽培的肥料和水分管理

避雨棚的设施可以减少葡萄园区雨淋,量与裸露在外的栽培相比,同样的肥料流失的量也会相应减少,肥料利用率被提高。这时就应该注意在施肥时肥料不易过多,相比裸露在外的葡萄种植业而言,避雨栽培的葡萄在施肥时应适当的减少肥料使用频率和浓度。因此,避雨栽培葡萄园的肥料使用要根据品种特性和避雨栽培的特点,科学进行施肥,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倡多施用畜禽有机肥,氮、磷、钾的比例要达到1:0.8:1.1以上[3]。

2.6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避雨栽培技术不仅仅可以减少葡萄的雨淋量,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恶病虫害的发生。但是这种也只是一定程度的减轻,并不能完全避免病害的出现,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通过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方法保护植株安全。通过对比露地栽培模式和避雨栽培模式下的葡萄病虫害发生率分析。在陆地的栽培模式下,如果按照通常的药物用量,达到防治病虫害发生的要求。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却用不了那么多的药,减少用药次数,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在同样的用药量和种类的情况下,相同面积的避雨栽培模式中的葡萄发病率会远远低于露地栽培模式中的葡萄。因此从统计学的角度而言,避雨的栽培模式非常适合我国夏季多雨季节对于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 结语

葡萄是在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都非常常见的一种经济类作物,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因此优质的葡萄产区在全国有一定的固定范围。比如在南方多雨地区,葡萄的种植效果和质量并不好,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葡萄的产量以及葡萄品质普遍较高。避雨栽培技术可以帮助葡萄种植业,避免更多的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总的来说,这一项技术是非常好的葡萄栽培方式,但是因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所种植葡萄种类特性不同,因此在使用避雨栽培技术时应当需要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细节化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王紫寒,张伟,关利平,邵小杰.避雨栽培对泽香葡萄微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03):14-17.

[2]李晋.避雨栽培在北方葡萄生产中的应用初探[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3]王金锋,王录俊,李蕊,樊晓锋,刘小娟.避雨栽培对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葡萄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07):44-47.

猜你喜欢

北方培育技术葡萄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探讨北方有机大白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