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018-05-22张红祥陈涛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建议措施管理工作

张红祥 陈涛

摘 要:我国水利工程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成績,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在农村也建设起来很多小型的水利工程,在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于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性作用。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问题;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110-02

水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全国农业保稳定促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分之三都是山区半山区,近几年来,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农村水环境的建设也越来越好,直接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保障了社会稳定,但有钱建,无钱管;有人建,无人管现象突出。如何破解小型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又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到很关键的位置。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1.1 定义

根据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的界定,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相对于大中型水利工程而言的,是指:“灌溉面积1万亩、除裸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该类工程虽然规模小,但数量和种类繁多,涉及面广。

1.2 功能

农村小水利工程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其效果的发挥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特征。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具有提升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保障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同时对提升农民生活的满意度有至关重要作用,因而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弥补了大中型水利工程不能到达的末梢田间,保障农田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顺利解决。

2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2.1 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

农村税费改革后,不少农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国家既然取消了农业税费、取消了“两工”,并且还对农民进行多项补贴,农村就不应再存在收费项目,收取“一事一议”资金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变相收费的借口,大多不愿出资,使得不少小型水利设施无法维修。包产到户后,群众错误认为土地都是自己的,修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难免占田占地,谁都不愿意占用自己的土地,水利工程有项目难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辖区内的企业和其他单位,均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的事情,与己无关。

部分群众没有集体观念,认为建设和维护水利工程这些工作都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自己则对这些权利理所当然的享用,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管理和爱护义务。经常会在河渠、河堤等地进行开荒种植,随便丢放垃圾,导致渠道出现堵塞现象。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放水正常,其他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并不会考虑下游人民是不是有水用,而且这种现象依然无法制止。地方财政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2 没有管理资金来源

基层水务工作人员缺乏:乡(镇)水务所站几人员少,由于工作繁杂而且量大,很多工作人员应接不暇,无法安心工作,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管护责任不明,名管实不管,想管无力管,都管都不在管,“责、权、利不明,建、管、用脱离”的现象普遍;建设规划布局不科学:建设规划布局不科学,集中连片的形象工程各个部门争着做,甚至压着做,而部分地处偏远,农户居住较为分散,水源条件差的地方亟需做的项目难以落实,不符合项目政策,没有真正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高原山区建设的原本出发点。

3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近几年来,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和管理的部门较多,包括农业、财政、烟草以及扶贫等多个部门均参与支农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由于缺乏沟通、配合、协调,导致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多渠道分配、项目点多面广、资金安排分散、资金数量小,标准不统一,难以整合形成合力。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责任明确度。

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的,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以规划整合项目。

3.1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后续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管理措施

一是要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或模式。二是要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工程与灌溉管理的改革。三是要逐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逐步完善农民参与、政府协调组织等多种形式。四是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

3.2 加大农田水利改革力度多方筹集资金

政府应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纳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所需要的资金,对各项资金进行整合,将多元投入机制不断的进行完善。国家和省财务不仅要加固投入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中,还要给农村的沟渠、坝和塘等方面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在维修和建设农田小型水利设施时有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的鼓励社会人士投资到农田水利建设中。

3.3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

在坚持资金使用的途径和性质不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使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可以对有关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规划,例如整治土地、综合开发农业、建立扶贫资金、建设生态文明村等,进而促进投资效益得到有效的发挥。首先,要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组建设施建设和防护小组,鼓励农业人员积极的参与到管护农田水利的工作之中。其次,要有效的改革灌溉管理工作,组建用水协会,统一管理用水方面的相关工作,并对相应的产权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或部门中。最后,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快,有利于更高效、集约和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建立健全,并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让,使经营规模多样化,进而为农业生活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

3.4 多部门联动

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力度要进行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主要是为了社会效益,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而且对农业、工业的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管理工作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语

将建设、管理和养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工作做好,有利于突破农村水利发展的瓶颈期。为了办好这项惠民工程,需要因地制宜,以该项目的特征为依据,进行管理措施的合理选用,大力征求农民的夙愿并加以尊重,将建设和管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工作做好,进而促进收益的增加,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从而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想要工程建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仅要将总体规划工作做好,还需要在资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并对相关的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健全。在管理农村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与农村经济现有的状况相结合,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有效的保证农业生产得到稳健的发展,使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促进我国整体的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海燕.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J].湖南水利水电,2018,(1):86-87.

[2]田清春.新中国成立以来焦作地区水利建设成败得失[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8.

[3]中国老科协专题调研组.关于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J].今日科苑,2008,(9):656-66.

[4]张永生.浅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45-146.

[5]董忠.下决心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滞后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1,(3):12-13.

猜你喜欢

小型水利工程建议措施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