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土斜墙防渗在小型水库加固中的应用

2018-05-22朱葳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斜墙粘土防渗墙

朱葳

摘 要:本文对骑龙水库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优先选用粘土斜墙防渗设计,结合防渗墙渗透性、压实度检测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施工简便,表明粘土斜墙在小型水库加固中的优点。

关键词:地质条件;粘土斜墙防渗设计;防渗墙检测;经济性和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103-01

骑龙水库位于全椒县大墅镇境内,属于长江流域滁河水系,集水面积1.65km2,正常蓄水位46.15m,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位46.97m,校核洪水位47.55m,总库容22万m3,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兼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水库于1960年完工,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280m,坝顶高程47.47~48.44m,最大坝高4.8m,坝顶宽度3.86~6.38m。下游为草皮护坡,迎水坡坡比1:1.6~1:2.6,背水坡坡比1:1.75~1:2.85。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坝头处,为宽顶堰结构,高程为46.15m,溢洪道通过下游渠道直接将洪水泄流至马厂干渠。放水涵洞位于大坝桩号0+070和0+235处,涵底高程41.89和41.98m,洞身为Φ0.40m卧涵。

1 工程地质条件

1.1 坝体地质条件

1.1.1 坝体地层简述[1]

坝体①层素填土(Q4ml),棕褐色,软塑~可塑,湿,质地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1.00~4.80m,层底分布高程42.75~47.71m。坝体填土与坝基结合部含有植物根茎等腐殖物,可见大坝施工时清基不彻底。

1.1.2 坝体工程地质评价

坝体填土主要为①层素填土,质地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水量范围值26.4~30.6%,干密度范围值1.44~1.55g/cm3,均值1.50g/cm3;液性指数均值0.63,塑性指数均值15.7;压实度范围值为0.87~0.93、均值0.90,根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2](S189-2013)第5.2.2条强制条文要求,填土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在坝顶5#、7#钻孔现场做注水试验[3],成果表明渗透系数均值4.85×10-4cm/s,属中等透水性,说明该大坝碾压不密实,防渗性能较差。坝体填土与坝基结合部没有处理好,其接触面亦成为渗漏通道;坝体填筑质量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致使下游坝脚多处出现散浸、渗漏出逸点和局部沼泽化现象。

1.2 坝基地质条件[1]

①层粉质粘土(Q4al),灰褐色,可塑,湿;层厚0.60~3.90m,层顶分布高程42.75~43.63m,层底分布高程38.99~42.57m。河槽段坝体直接覆盖在本层之上;该层为中等强度地层,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含水量范围值26.6~29.6%、均值27.9%;液性指数均值0.59;塑性指数均值15.9;压缩模量5.90MPa;渗透系数4.67×10-5cm/s,属弱透水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30~150kPa。③层粘土(Q3al),黄褐夹灰色,可塑~硬塑,湿,含有铁锰结核;层厚0.30~6.20m,层顶分布高程38.99~47.71m,层底分布高程38.15~39.19m;左、右岸坡坝体直接覆盖在本层之上;该层为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含水量范围值22.5~23.6%、均值23.0%;液性指数均值0.15;塑性指数均值18.4;压缩模量11.34MPa;渗透系数4.00×10-6cm/s,渗透性分级属微透水性,承载力特征值fak=260kPa。④层泥质砂岩,棕红色,全风化~强风化,稍湿,该层仅探及层顶,探及层厚0.10~0.80m,层顶高程38.15~39.19m,探及层底分布高程37.89~38.99m;强度较高,埋藏较深,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表层风化破碎带漏水,其下可视为弱透水层;遇水后强度有下降。

2 大坝防渗加固设计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现场检查结合水库历年运行情况,大坝防渗范围确定为桩号0+050~0+250,总长200m。防渗墙最大防渗水头4.55m(上游47.55m,下游43.0m),根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2]的有关规定,防渗墙顶高程按不低于校核洪水位的要求并结合施工工艺确定。

针对大坝填筑质量差,渗漏严重的情况,根据目前常用的防渗工艺和方法,并结合水库大坝的具体特征,选择的防渗处理技术主要有:粘土斜墙防渗、多头小直径防渗墙、冲抓套井粘土井柱防渗墙等。坝体防渗加固处理设计对三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本着高效可行、经济耐用的原则,大坝防渗设计采用粘土斜墙防渗方案。

大坝防渗结合坝体加高培厚,根据《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的规定,土坝防渗墙自上而下逐渐加厚,顶部宽度不小于1.5m,底部宽度不小于3.0m,本工程设计将上游坡表层土清除不小于300mm厚,再至下而上填筑粘土斜墙,为保证墙厚度,斜墙内边坡为现状坡清表后的坡比1:2.0,外边坡为1:2.5,防渗墙顶部高程至坝顶道路垫层,能满足防渗墙在所需墙顶处顶宽不小于1.5m,底部宽度不小于3.0m的规范要求。斜墙底部和坝基结合处做截水槽,深入坝基1.0m,截水槽开挖边坡上、下游均为1:1.0,土料选用粘性土,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大于i×10-6cm/s (1

粘土防渗斜墙的优点是施工机械进场方便,工艺简单,便于施工,库区周边土料储量大,造价低,质量容易控制。缺点是施工时需要层层碾压,若碾压不实,容易出现防渗不良的后果,施工时受天气影响较大。

3 防渗墙检测

粘土斜墙设计要求回填土的压实度为0.96。现场采用环刀分层取土样,室内进行干密度(环刀、天平、烘箱)检测,计算压实度。在现场人工钻孔进行常水头注水试验,测定粘土斜墙渗透系数。

在大坝桩号0+080、0+110、0+150、0+180、0+210段粘土斜墙回填土压实度抽检18个土样,合格率为94.4%;最小压实度0.947不低于设计壓实度的98%;渗透系数为(1.3~4.5)×10-6cm/s,渗透性分级为微透水性;满足设计及《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4](SL631-2012)规范的要求。

4 运行效果

大坝防渗加固后,防渗墙后坝体浸润线降低很多,渗透出逸比降降低,有利于坝体稳定;上游坝坡平整未出现凹陷、坍塌现象。经四年的运行效果坝体和坝脚未见渗漏现象。

5 结语

粘土斜墙防渗施工操作简单、工期较短,土料能够就近利用,经济具有可比性,质量可靠,适用性广,在小型水库大坝防渗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SL55-2005《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5084.197:38-45.

[2]SL189-201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5170.115:10-12.

[3]SL345-2007《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5084.574:9-10.

[4]SL631-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55170.19:18-20.

猜你喜欢

斜墙粘土防渗墙
超高层塔楼核心筒采用钢平台退台施工斜墙技术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浅谈新旧防渗墙接头连接处理施工技术
斜墙复合防渗体抗滑计算分析
粘土多肉萌萌哒
水电站围堰防渗墙中钻劈法施工应用探究
化学溶蚀作用下红粘土微细结构的变化规律
高支模端部超长斜墙模板的设计与施工
水库防渗墙施工技术与应用
南水北调焦作段水泥土贴坡防渗斜墙试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