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提高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8-05-22李元龙
李元龙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铁路站房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站房项目建设的管理也日益提升。建设企业要想在当前完成紧迫的建设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应当积极引入当前先进技术手段提升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效率。本文将主要探究BIM技术提高铁路站房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提升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效率;有效途径;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086-01
铁路站房工程在实际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单位协调合作才能保障其管理效率。随着人们对于铁路质量和建设效率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的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BIM技术的运用不仅仅能够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还能够显著的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本文将主要浅谈BIM技术提升铁站房路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概述
BIM技术又被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主要通过其可视化特性搭建三维立体模型,直观地表选出铁路细节,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提供施工数据信息,给站房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提供便利。BIM技术可以说是工程管理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应用可以贯穿到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不仅仅在工程设计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工程决策等阶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IM技术通过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信息,以计算机软件为工具,构建了立体、动态、实时的站房模型,进而通过信息的流转来辅助站房建设。
2 BIM技术在提升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效率中有效途径概述
2.1 BIM技术在铁路站房工程管理中设计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站房工程管理中设计阶段的应用以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站房工程的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提高设计协同的效率,铁路站房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BIM技术,建立中心文件,提升了铁路站房工程设计内容的共享性。例如:传统的站房工程设计需要由建筑专业制定总体方案,然后提交给结构、水、电、暖等专业进行设计,相互之间是步步紧扣,一旦方案有变动,其他专业环环相改,流程比较复杂。而利用BIM的可传递特性,可以使各专业在同一中心文件进行设计,在更改自身方案的同时,能够查看其它专业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工程设计阶段的设计效率,降低了工程设计时间。
其二,利用BIM技术可提高设计质量。站房工程涉及专业较多,尤其是机电专业,包含强电、弱电、消防、喷淋、水炮、新风、送风、排风、四电等十多个专业,在二维平面图上,无法对这些专业的碰撞进行检查,这也导致施工过程中会因此造成一定的工期损失。利用BIM技术的三维交互特性,可对各专业提前进行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减少错漏碰缺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
其三,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站房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铁路站房具有服务人群、保障安全的特性,对于光线、声控、人流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BIM技术将站房模型进行建筑性能分析,如图1所示,挑选进光最佳朝向、验证安全通道设计是否合理等等,提高方案效率。
2.2 BIM技术在站房工程管理中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在站房工程管理中施工阶段的运用以及对其管理效率的提升主要在BIM管理平台的构建上,通过对BIM技术的运用能够为站房工程进行虚拟化建造,以施工阶段的进度、成本数据为参考,对站房建设进行预建造,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同时通过BIM管理平台,将指挥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集成到整个平台进行协同办公,提高管理效率。
2.3 BIM技术在站房工程管理中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对于站房工程管理而言,工程决策是站房工程管理的重要阶段,项目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项目周边的温度因素、湿度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等等,但是传统的地形模拟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的支持才能够保障地形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对工程数据收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决策,可以通过对项目的环境模拟计算,高效率的分析出与铁路相关的数据信息,降低了对工程数据信息量的需求。进而通过BIM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提升了工程决策的效率,还降低了工程决策的难度,并且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等优点,能够对工程初期进行高精度的工程模拟验算,进而保障了工程决策的效率和全面性。
3 BIM技术在提升铁路工程管理效率中的应用框架和应用流程概述
3.1 BIM技术在提升站房工程管理效率中的应用流程
BIM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可参数化、直观化、可制图化、协调性强、模型性强、可优化等特性。将BIM技术引入到站房工程管理时,可以显著的提升站房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等管理阶段的管理效率。并能够发挥到节约铁路成本、保障工程施工周期、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升铁路工程协调性等作用。通過BIM技术中的铁路模型的搭建,为铁路工程工作人员提供了直观的铁路信息。
3.2 BIM技术在提升铁路工程管理效率中的应用框架
大体而言,可以将铁路工程划分成以下几大部分:土建工程施工部分、结构工程构建部分、机电工程施工部分等等。BIM技术在提升铁路工程管理效率中的应用框架主要可以分成以及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用BIM技术构建出站房模型,如站房工程的承重墙模型、楼梯模型、机电布线模型等等。
第二阶段:结合站房的周边环境和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性分析、全面分析构建等方式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铁路模型,将机电设计进一步的融入到模型中去,提升铁路工程信息的共享性。
第三阶段:以预建造为核心,项目成本、进度为依照,运用BIM技术对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施工组织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规划,选择最优化的施工方案。
第四阶段:以协同管理为核心,将各参建方集成到一个BIM管理平台上进行线上办公,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发布至云端,根据各方职责设置权限。在质量、安全等管理模块上配置工作流、审批流,实现协同管理,提高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的应用对于铁路站房工程管理是十分有利的。铁路站房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含: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等。通过BIM技术,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决策阶段的作用十分显著,通过BIM管理平台的协同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海云.BIM技术在铁路工程管理上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4):131-132.
[2]陈良荣.BIM技术在铁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7,49(1):87-88+99.
[3]曹兵.简析BIM技术在铁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4):84-85+92.
[4]张海龙.BIM在铁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