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AI重启紫禁城
2018-05-22王跃
王跃
紫禁城有四个花园,两个明代,两个清代的,如今我们开放了所有的花园,最后一个开放的是明代的慈宁宫花园。慈宁宫今天变成了雕塑馆。东华门今天变成了古建筑馆。我们还开放了城墙,过去北京城有城墙,很可惜都拆掉了,但是紫禁城城墙是完整的。我们在故宫角楼做了25分钟的VR片子来介绍搭建过程。前年我们打开了东、西路,人们会发现穿过西路,迎面就是18棵大槐树,这些景观使人们感到了紫禁城文化的多样性。
所以人们今天到故宫博物院参观不一定一直往前面走,尤其第二次来的观众(可以)从东面上城墙,西面上展厅,人流就散开了。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每一个古建筑群都合理地定位。末代皇后1909年请德国人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西洋建筑,当时的意图是隔着玻璃看鱼在下面游——要建一个水族馆。但是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了,就停工了,它成为了北京最早的烂尾楼。今天我们用这个环境建了外国文物馆,外国观众可以看到我们收藏的上万件外国文物。
还有大戏楼,一百多年前就不再演戏了,但今天我们知道了:古代的建筑群越合理地使用越健康,要经常维修,经常保养——所以我们对大戏楼进行彻底维修后今天开始重新唱京剧。
故宫最大的库房叫南大库,长期以来堆物堆料非常危险,今天移走了,开始进行修缮,下个月将在这里办家具展,两千件明清家具在这里展,不是紫檀就是黄花梨的。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再努力,接待再多的观众,开放再多的区域,来故宫博物院的观众在全球人口中仍然是很少一部分。如何传播故宫文化呢?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大网站建设,去年故宫网站的访问量超过了8.91亿。我们把英文网站做强大,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了解故宫文化。把青少年网站做得更加活泼,给他们讲通俗有趣的故事,举办更多的网上展览,正在举办的展览在网上进行展示,人们足不出户可以看展览。
我们把186万件信息都公布了,用高清晰手段源源不断把精美照片上传到网站、放进微信,人们可以在网站上查到任何展品的信息。同时我们加大微博、微信的传播力度。特别是微信里面对年轻人的栏目广受好评,有很多粉丝。我们的微博会给大家讲故事,比如大家关心故宫猫的故事,每天就把故宫猫的生活呈现给他们;关心故宫的春夏秋冬,我们就把这里的美景呈现给他们。前年紫禁城的初雪,阅读量有1400万,今年不下雪我们着急啊,但是来了红月亮,一组照片放上去有一千万访问量。年前我们开始做APP,现在有9部APP应用了,每部都获奖了。我们还进行了现场的制作,从里面可以听到当年的琴声,可以看到当年的舞姿。我们比较得意的是“每日故宫”,喜欢故宫文化的人可以从自己手机上收到图文并茂的故宫藏品的信息,有些人把它收藏起来,365天就有了一个掌上故宫博物院,我们在每天认真地做这件事。
去年年初,我们给观众奉献的是故宫展览,人们终于可以用手机在故宫的展厅随意地参观了。同时完成了故宫社区的制作,故宫社区在于不是我讲你听,而是你讲我也听,你对藏品的感受,对于展览的意见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当你积分多的时候,我们开始给你在紫禁城开一块地,你不断讨论,不断积分,你可以在地上盖房子,随着积分越多,房子越来越大。所以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在紫禁城里获得地,获得房子,这是京城最便宜的地,最便宜的房子,所以千千万万访问量不断地在增加。
我们利用这些技术开始建起真正的数字博物馆,就在天安门后面这个城门叫端门,非常大。我相信这是全世界博物馆里最好的数字博物馆,因为它不仅在于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关键在于它所有的项目全是挖掘故宫藏品信息的原状,是原创。比如紫禁城有1200栋古建筑,人们要了解任何一栋建筑的信息,数字地图可以告诉你。我们收藏的1 500件地毯,可以在数字地毯里看到地毯的图案。我们有75000件书法作品,你可以调拨出一件书法作品,自己临摹,临摹以后机器还会给你精确地打分,比如“太棒了”或者“惨不忍睹”。
我们收藏了很多长卷,不常展出,因为受光线的影响,但是在数字长卷里可以随时看。我们还做了数字绘画,请中科院给每只鸟做了精确的叫声,点击这个鸟,它会吃食等等。另外,我们还有数字多宝阁,可以放大来看,甚至可以分解来看。
故宫里有很多狭小的空间,人们参观进不去,如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只有4.8平米。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走进养心殿,走进三希堂,走进太和殿。站在数字屏风前,可以穿起皇帝的服装试一试。我们做了数字织绣,人们可以了解织绣的过程。特别推荐的是我们的VR影院,有媒体说前年是VR元年,我们很不服气,其实故宫做VR很多年了。
总之,经过三年零四个月,我们完成了数字故宫的建设。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全世界博物馆里最强大的数字博物馆诞生在了这里,因为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比如文化展示、参观导览、公众教育、咨询传播、休闲娱乐、社交互动,不断地充实。我相信,两年后我们的文化傳播力量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