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的三境界

2018-05-22陈成

职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教学艺术

陈成

摘 要:教师要想在课堂上上好课,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炼。本文指出教师要经过会讲课、能关注学生、灵活运用教学艺术这三种从低到高的境界,打造出成功的课堂,同时分析了第一境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达到第二、第三境界的要求。

关键词:讲课  关注学生  教学艺术

著名学者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也应该追求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会讲课,即能完整流畅地讲授教学内容;第二境界是能关注到学生,驾驭课堂,即在课堂上能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第三境界是能灵活运用教学艺术,即在课堂上能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能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气氛活跃。三种境界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也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第一境界:会讲课

讲课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教师招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试讲,通过试讲来判定教师是否符合会讲课的标准。会讲课就是指教师能够把握教材,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巧,能够妥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上课比较自如。教师会讲课是教学的第一層次,要达到这个基本层次,教师就要练好以下的基本功。

1.教学语言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快慢适当、准确使用学科语言,并努力达到自然亲切、情感丰富,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2.解读教材基本功

教师要能弄清教材的结构特点、章节内容、设计意图、重点难点,以及每一章节的地位和作用;能深刻解读学科的能力目标、思想方法、考试重点及扩展空间等。

3.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功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点。教师要能审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要能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时间等。

教师练好上述基本功,可以达到会讲课的标准,但不意味着能讲好课。当前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只停留在会讲课这一层次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唱独角戏。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是教师施展自我才能和展现素质的场所。教师把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放在首位。但是课堂是否有效果、学生是否接受却不在意。遗憾的是目前这种课堂还占大部分,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还感觉良好,“坚守”这种课堂不愿意改变。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特点和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仅仅会讲课,很难打动学生,尤其是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院校学生。教师要想上好课,实现教学目的,则要在会讲课的基础上向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迈进。

二、第二境界:关注学生,驾驭课堂

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相对薄弱,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昏昏欲睡。要是遇到调皮捣蛋的班级,教师拼尽全力,都镇不住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学生。一节大课下来,教师想哭的心都有。所以,要想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仅仅会讲课还不够,还要能关注到学生,驾驭课堂。要达到第二层次,笔者认为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1.课前备学生

课前准备不仅仅是写好教案,熟悉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生是教师在备课当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却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备好学生,课堂上才能抓住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后,才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好地把握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包括学生的思想、经历等状况。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才能掌握学生不愿学习的原因,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才能更有的放矢。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身心特征和情感思想是不同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他喜欢什么、感兴趣什么,这样在授课中才能更好地处理教学内容。总之,教师在课前备好学生,课堂上才会有的放矢、应付自如。

2.课堂关注学生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忽略了学生的表现,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关注学生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课堂上,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他才会将精力放在教师讲课上,好的教师就是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跟随自己。关注学生还应当给学生留有充足时间,不要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认知、去思考、去讨论、去整理,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放手,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自己归纳知识要点,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课后提升自己

教师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你的接受程度。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有辨别力的。一个教师,如果只会重复书本知识、陈旧案例,而上不知天文、下不懂地理,就很难引起学生对你的敬佩。因此,教师必须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论是看书、看报、听课、参观、游览,还是参加会议等,随时随地做备课的有心人,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中、生活和教学的实践中,吸收营养,充实和提高自己。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学生关注课堂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言谈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程度,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师德修养的提高,一言一行都要做学生的榜样。

三、第三境界:灵活运用教学艺术

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授课行为,而是教学相长的双边行为。要想让学生接收到、消化掉更多的知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讲、学生听,一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甚至有的学生连10分钟也坚持不了。让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里都跟着教师走,就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艺术。笔者认为掌握更多的教学艺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教学思路新颖

教师要想课堂活起来,就要创新思维,找到新颖的方式,让相同的问题变出不同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开学第一课常常需要学生作自我介绍,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不仅没有效果,也让学生反感。对此,笔者学校教师创新了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比喻成一种动物、一种植物并写出原因,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展示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个人特点;也可以变“自我介绍”为两分钟即兴演讲“我是谁”,教师可以提示演讲的要点。演讲结束,教师除了要点评学生的演讲内容,还要点评学生的站姿、语言表达、个人形象等基本素养行为。同样是自我介绍,换个形式,学生会感到新奇,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更好地认识自己。

2.教学方法丰富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提升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当前笔者学校进行的一体化教学、基础课改革,就围绕着“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创造了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如教师在任务驱动法中,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围绕任务在学中做、做中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模式。又如教师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的心理功能得到发展。但无论运用哪種方法,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每个环节的表现,及时点评,让学生的注意力紧随教师的引导,这样课堂才会活起来。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教案,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利用文字、图像、影像、声音、视讯等不同的媒体信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会讲课、能关注学生、懂得教学艺术,教师达到第三个境界,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正做到应付自如。一名教师从初踏讲台的无所适从,到成熟的驾驭课堂,中间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实践和反思,唯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功上好课。

参考文献:

[1]史晓文.从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联想到教学三境界——学讲方式下教学相长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5(22).

[2]贺琦.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分析与建议[J].新丝路,2016(12).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教学艺术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