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黔西南州麻风知晓情况及信息来源调查分析

2018-05-22赵廷方杨昌明周成勇赖雅芳李进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知晓率

赵廷方 杨昌明 周成勇 赖雅芳 李进岚

我国在2012年提出了“麻风防治核心信息”的明确内容[1],《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 2011-2020年)》提出我国在2020年实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 同时制定社会公众麻风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健康教育活动到2020年达到80%的目标。贵州省是全国麻风高流行的一类省份[2],疫情位列全国第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麻风高流行地区,全州累计登记病例占全省的18.66%,每年新发病人数在全省居第二位。少数民族病例占全州病例的28.09%,公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普遍存在,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歧视更为严重。在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实施多种形式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了解麻风高流行区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公众麻风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掌握各种健康教育途径形式对公众获取相关健康防治知识的影响,在全州8个县(市)开展了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及信息来源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年龄13~70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州八县(市)40个乡镇200个行政村抽取农村居民;在县城初中、高中各8所学校和乡镇高中8所、初中16所学校的初二和高二年级中抽取调查对象。

麻风患者密切接触者调查对象为2005年以来发现的麻风患者(含2005年新发现病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内密切接触者(必须在患者确诊后与其共同生活超过3个月),家属调查率达98%以上。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接受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在获得知情同意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由调查员采取现场调查、电话等方法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完成问卷各项填写。

1.3 知晓率计算方法 对防治核心知识问题答案进行量化处理,答对一个问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各题得分累加得总分(共7个问题,满分7分)。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是指每位被调查者答对5题或以上者为知晓,知晓率=答对5题或以上被调查者数/被调查者总数×100%;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被调查者某条核心信息对的题数/被调查者某条核心信息应答题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e 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问卷。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各人群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并获得有效问卷农村居民7996人,学生6044人,麻风患者密切接触者1105人,合计调查15 145人。调查对象中男7886人(占52.06%),女7259人(占47.94%)。平均年龄30.92岁。民族分布依次为:汉族(8857人,占58.48%)、布依族(4715人,占31.13%)、苗族(1232人,占8.13%)、其他民族(341人,占2.25%)。文化程度以小学学历 (3774人,占24.91%)为主,其次为初中文化(3267人,占21.57%)。

2.2 麻风核心知识知晓途径情况 调查对象从各种健康教育途径知道麻风核心知识的有14 4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5.70%,未听说过麻风防治知识和未接触过麻风病人的有6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30%。所有调查对象,通过宣传活动了解的人数最高,占47.08%;其次是通过宣传材料知晓的占45.46%,通过广播知晓的人数最少,仅占8.34%。

除通过宣传活动(55%)获得麻风防治知识外,学生人群则以电视(45.20%)和书籍(32.23%)为其获得知识的第二、第三有效方式。密切接触者获得麻风防治知识主要是通过宣传资料(58.37%)和医生咨询(51.64%)。见表1。

2.3 麻风知晓情况 总的知晓率65.980%,其中密切接触知晓率75.93%,学生知晓率67.64%,农村居民63.36%。见表2。

2.4 单一核心信息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总体单一核心信息知晓排在前三位的为“怀疑得了麻风,到哪个科看病?”(82.90%)、“下面哪个可能是麻风的早期症状?”(78.48%)和“如何预防麻风的畸残?”(78.05%)而对“麻风治疗收费吗?”知晓率最低,为55.33%。

三个人群除了对“怀疑得了麻风,到哪个科看病?”单一知晓率均列第一位,农村居民对“哪个可能是麻风的早期症状?”(73.69%)、“如何预防麻风的畸残?(71.96%)”分列二、三位;中学生对单一核心信息知晓列二、三位是“如何预防麻风的畸残? ”(82.99%)和“下面哪个可能是麻风的早期症状?”(82.10%);密切接触者单于核心信息知晓则以“为什么有人会得麻风呢?”(80.36%)“下面哪个可能是麻风的早期症状?”(79.64%)列二、三位。见表3。

表1 黔西南州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途径 人(%)

表2 调查人群核心知识知知晓情况 人

表3 调查人群单一核心信息知晓情况

表4 知晓组、非知晓组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2.5 知晓组、非知晓组人口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知晓组与非知晓组人口学特征比较知晓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20 ~30岁高于其他年龄组,苗族高于其他民族,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组最高、职业组中工人组高于其他人员。见表4。

3 讨论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全球麻风防治策略(2016-2020)》,“患病率”和“残疾病例数”作为衡量“麻风负担”的重要指标,目前,减少麻风负担已成为全球麻风防控研究的优先领域之一。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八个麻风高负担国家之一,早期发现病人是消除麻风传染源和减少畸残病人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公众知晓了麻风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能够主动就医,或劝说他人就诊,或报病。同时,明白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处,避免因讳疾忌医,延误治疗,而导致残疾的可能后果[2],大力开展麻风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病人的及时发现治疗,消除麻风的恐惧与歧视,为广大麻风受累者在社会的康复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实现相应控制目标的基础性工程[3],社会公众对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直接影响着麻风早期发现治疗策略的落实以及消除麻风危害规划目标的实现。开展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的宣传,是消除公众对麻风歧视的有效方法,也是早期发现病人,预防畸残发生的有效措施。

本调查结果显示,麻风高流行区黔西南州公众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5.98%,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均在52.00%~82.90%之间,无论在农村居民、学生人群和麻风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的麻风知晓率均超过60%,高于归氏麻风流行地区公众知晓率(35.69%)[4]以及浙江省公众麻风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40.73%)和公众基本知晓率(35.80%)[5],这与该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广泛和多种形式的麻风防治知识宣传密不可分。从获取麻风防治知识途径上来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是公众获得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宣传单、宣传画以及电视转播,公众获得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活动,与国内其他报告一致[6],分析以上公众获知途径,集中宣传活动和在人员集中、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如: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车站等)摆放宣传单或张贴宣传画是今后麻风防治健康教育的主要有效方式和有效措施,开展在校中小学生以麻风防治核心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发挥小手牵大手健康教育作用,作者认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各人群的麻风防治意识,有研究也显示,年轻的群体对于麻风信息的掌握较快,而且,越早给予健康教育,对于其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这对于消除麻风歧视十分有利[7]。但是作者也认识到传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往往是一过性的短板,在频次和深度方面有其不足,经常性不足,如何提高覆盖公众的幅度,尤其让广泛分布的农村居民获得相关防病信息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有文献报道,在社康中心开展宣传麻风知识多种形式,可提高居民的麻风知识知晓率,早发现、早就诊,且具有低成本、可操作性强、深入基层的优势[8],因而考虑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开展经常性的麻风健康宣传活动是今后采取的措施。

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通过广播和网络获得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的均未超过10%,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拓展麻风核心知识的互联网宣传也是以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如何利用互联网络和手机信息传播更先进的宣传方式开展防病知识健康宣传是今后需要探索和尝试的方法。

麻风密切接触者是麻风的高发人群,本调查显示获得核心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宣传材料和医生咨询,提示在该地区县级麻风防治日常工作中,麻风防治医生,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开展了较好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密切接触者通过面对面的医师或者麻风防治人员直接宣传获得防病知识更有效,获得麻风防治知识也较为全面,因而知晓率水平较高。

无论是农村居民、学生还是麻风密切接触者,对“麻风能否治好?”、“接触麻风病人后是否得麻风?”、“麻风的治疗要收费吗?”三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均相对较低,作者认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需重点加强这三个知识点的宣教,详加讲解,让公众建立麻风病不可怕的信心,减少对麻风病人的歧视,更多人知道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国家实施免费治疗。

根据《全国消除麻风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12年版)》的要求,至2020年,麻风公众知晓率达到80%,麻风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要达到95%,本次调查结果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与该目标相距较大,需要进一步开展有效宣传,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人群明确的密切接触者健康教育工作,应是今后工作重点和方向。结合本次调查情况及本地区十二五期间开展的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后的健康教育尤其要注重多部门合作,包括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中小学校开展以麻风防治为主题班会、黑板报,以“小手牵大手”深入宣教;与文体广电部门合作,制作生动的宣传短片,利用电影下乡穿插播放,提升宣教覆盖面;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媒介,与电信部门合作,向手机用户定期推送通俗易懂的短消息,提升宣教经常性;跟城市公交公司合作,在公交车上张贴宣传画。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公众对麻风知晓率,才能及时早期发现病人,消除公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消除麻风危害。

参考文献

[1] 张国成,严良斌,沈建平.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工作指南[S].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1-64.

[2] 刘欢,周国茂,李真,等.评价麻风健康教育对麻风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1):20-22.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0-2011 年麻风病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6-95.

[4] 归婵娟,候启年,王景权,等.2012年全国麻风病流行地区公众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8):575-578.

[5] 孟妤薰,严良斌,王景权,等.浙江省麻风病流行区公众的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2):21-23.

[6] 吴昌华,吴芙蓉,古明宏.黔南州居民麻风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7):1257-1260.

[7] Nicholls PG,Ross L,Smith WC. Promoting early detection in leprosy-aliterature review to identify proven and potential interventions addressing patient-related delay[J].Lepr Rev,2006,77(4):298-310.

[8] 周国茂,李真.基层社区开展麻风线索调查效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2010,21(1):24-26.

猜你喜欢

麻风病麻风知晓率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37例麻风患者的家庭集聚性调查分析
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