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8-05-21邵钰
邵钰
初中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充满灵动性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班主任严谨务实的常规教育,更需要具有策略艺术的情感渗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充满人性人情,充满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必须“以人为本”,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新趋势,在自身影响、活动开展、学生沟通以及家校联系等方面巧妙地渗透好情感教育,利用好情感的隐性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班级建设。
一、入木三分知不足——目前初中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的班主任都会受自身以往学生时代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影响,所以在班级建设中就存在较多共性的问题:班主任身份过分强调,缺乏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班级管理方式单一规律,忽视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片面死板,低效利用家校互联资源。除此之外,在大部分学校要求抓实教育质量的现实压力下,班主任几乎把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都落实在了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发展,严重抑制了学生个体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初二阶段,单调的学科任务会逐渐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了班主任自身的管理难题。这些都是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借助情感教育对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充分的尊重。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可怎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才能搭建起团结一致、迸发向上的班集体的牢固骨架呢?必然是全面化、多方位、有新意、有温度的管理。
二、推陈出新三重奏——情感教育渗透班级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包装自己,多面化培养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的角色更是应该如此,拥有高尚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会在学生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和潜移默化性,是班级建设的铺路石。
首先,班主任要不偏不倚,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品行思想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追随心理,所以班主任要借助这个特点用自身的言行去形成强大的“向师性”,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的信息。
其次,班主任要潜心治学、多才多艺,以卓越的学习能力感召学生。不要只让学生看到班主任单一的教学角色,要让学生看到一个博学多才的班主任,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笔者曾在学生元旦文艺汇演的展示舞台上既做节目主持,又大胆献唱高难度的李玉刚的成名曲《新贵妃醉酒》,惟妙惟肖的演绎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班级学生也因此对我有了更多的崇敬之心和信任感。
再者,班主任更要开拓创新、独具匠心,以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带动学生。学生在活动中能放下对班主任的戒备心理,更好地释放天性,同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可以联合任课老师开展诗歌朗诵、英语演讲比赛、废物利用科技小发明、绘声绘影配音大赛、五彩斑斓绘画书法等活动,坚持通过形式多样、小组合作的活动来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二)潜身润物细无声——用好课堂,多维度创新学生的翻转课堂
除了惯常的学科课堂,班主任还需要利用好班级建设的“三大润滑剂”,即班队自建课、心理辅导课和家长小讲堂。如若能在这三大课堂上借助三类不同的主体很好地从不同视角渗透情感教育,就能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容易地产生持久的效果。
顾名思义,班队自建课是指班主任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解决自我发现的班级问题或是分享班级每周快乐有益的生活趣事,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健康成长的空间。
面对生理、心理发生明显变化的初中生,每月一次的心理辅导课是初中班级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处理好学生内在性的问题,班级就会出现人心涣散、毫无斗志的下坡现象。而班主任转换为心理辅导老师的身份进行情感疏导,是发展学生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健全学生个性与人格的有效方法。
第三个重要的创新课堂的主体就是学生的家长。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班主任要耐心联结教育的后盾军力,结合家长们的职业身份让学生通过家长们的讲述或教授达到情感共鸣。它可以是平平淡淡的亲子谈心课、普普通通的“饺子食堂”、一针一线的十字绣教学、农产品拓展课,也可以是家长们的成长故事会。孩子们有了家长们的支持,就会产生更多积极的情绪。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用好学生,多真心沟通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力军,班主任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诚去搭建自己与班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借助罗杰斯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中的要领,就是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第一,高效用好班级的学生,建立一支有力的班委队伍。初中正是学生最爱表现自我的阶段。班主任要投其所好,将班级管理工作分配给学生,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又創造了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摸透学生的性格特点,要懂得无招就是有招,拆招就是绝招,适当做到“创造机会”和必要的“良性刺激”。
第三,捕捉学生的情感软肋,经常性进行单独的学生沟通,还要选择合适、合理、合情、科学的教育方式。初中生都有很强的隐私保护意识,所以班主任要懂得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疑惑。比如可以在办公室设置“树洞信箱”,和每个学生约定一本秘密交流的“知心传声本”等,这样既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又避免了师生情感矛盾的正面冲突。
三、任重道远探新路——共同摸索班级建设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针对情感教育对班级建设的作用浅谈了四方面的建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要在班级建设环节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仍旧任重而道远,需要从教者们共同探索出现代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关键要明白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强硬的施教,应该要时刻牢记学生是个有情感的人,要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利用情感教育优化班级管理,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