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2018-05-21刘奕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美国比较中国

刘奕

摘 要: 课程标准在国家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思想、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历史课程标准进行统一的整合研究,并比较它们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经验,为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中国;美国;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2001年7月,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美國1992年开始启动《国家历史课标计划》,1994年公布了新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重新修订出版。课程标准在国家课程建设中占据了纲领性的地位。将中国和美国的历史课标进行统一整合研究,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为当今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思想比较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标准编制的灵魂。美国历史课程标准融合了多种史观,以多种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包括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多元文化观等等。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基本社会历史的看法。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直是中国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在课标前言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通过对两国课标指导思想的对比,可以看出两国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历史教育相较于中国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全球史观、多元文化观以及社会史观无一不突出了对个人发展价值的追求,表现了其历史教育强调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当然,美国也很重视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美国历史教育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是在个人发展价值的基础之上的。除了关注历史教育的政治价值,美国也关注经济发展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毋庸置疑,培养能够为社会服务的人才是美国历史课标指导思想的核心,美国的课程标准在多种史观的指导之下,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实施的转化程度这也必然要求美国的课程标准具备适用性和开放性。此外,它还注重培养学生收集、理解、评价、综合以及汇报信息和思想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新型的研究能力等等,这样的课程观必然是开放且有活力的。

对比之下,中国的课程标准仅有一个指导思想,即唯物史观。中国历来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它的政治价值。这与中国治史传统有莫大的关系,并非完全由唯物史观所导致,中国自古以来便秉承“经世致用”、学而优则仕”的治学理念,更加强调教育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中国中学的历史教育就是站在国家育才的高度,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将国家的利益放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对国家利益的一种显性强调。

2.目标比较

2.1.中美两国均为历史课程设定了总体的目标。美国的总体目标: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具备适应升入大学深造和就业的历史思维和理解能力,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不败甚至领先的地位。中国的总体目标: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领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美国的目标旨在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明确历史学习的具体方向,为帮助学生成功地考上大学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相对而言,中国的目标,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也比较空洞。

2.2.中国设定了具体的三维目标,美国则没有,美国的具体目标贯穿在课程内容之中。

2.3.在课程标准的语言表述方面,中国历史课程标准的语言明确,针对不同的知识分成了不同水平的多个动词,如“了解、知道、理解”、掌握”、“形成”等等,很具体。美国的历史课程标准目标的表述比较笼统,目标语言的分类也不够明确。多数只有“理解”、“分析”和“培养”。譬如美国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奴隶制下非洲人的生活:5-12年级,能够分析出非洲人被逼迁往加勒比英属殖民地和北美的情形。7-12年级,说明非洲社会的多种奴隶制度和英属殖民地的种族奴隶制度之间的差异。9-12年级,评价非洲奴隶以及自由非洲人为美国殖民地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7-12年级,分析北美的非洲人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过去与欧洲传统、价值观形成一种独特的非洲裔人的美国文化。[2]p11

2.4.两国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不一致。美国一直强调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在历史的课程目标中也突出了这样的特点。1990年,布什总统就提出美国课程标准研制的初衷为了培养信息便捷快速、具有良好的教养、并且能干和善于发明创造的公民”。[2]p2而中国历史课标强调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深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2.5.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美国的历史教育极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美国的历史课标没有对学生需要具体掌握哪些基本史实、识记哪些基本知识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明确提出了学生需要形成的各种历史学习能力。美国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善于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发现历史问题,得出历史规律。美国的课标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课程目标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以前中国的课程目标只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的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相长,学生能力的提高最终也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美国的课程目标在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但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尤为突出。中国的课程目标比较重视认知的目标。缺点是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和爱国教育思想的培养,而学生个性的培养,社会实践及操作能力十分欠缺。中国历史课程目标不像美国那样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明显不同的教学目标,缺少有针对性的行为目标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向,这样不利于教师们在教学中加强控制,不利于一线教育者们的领悟与实施。

美国历史课程目标体现出的层次性与递进性更强,因为它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有总体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还明确将每个学龄层所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列举出来,譬如对年级和年级学生的要求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中,只是要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杰出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年级的世界史课程目标中,就要学生通过对一定的世界史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提高自己相应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对各年龄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有层次的、递进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所有年级的学生都能了解世界史学科相应程度的知识水平,如此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相比之下,中国的课程目标部分,虽然也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各项要求,但课程目标相对零散,将世界史与本国史等融合在一起的共同的课程目标,以具体的课程内容的知识目标为主,相关知识点分布分散而且重叠,递进性的特点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中国这种设置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就是它能够将自身特点与学科相融合,并且将整个历史教育的目標融合在一起。

3.内容比较

中美两国课程具体内容的设置有其各自的特点,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大致相同,都是本国史和世界史的内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美国年课程内容编排体现了整体贯通、循序渐进的特点。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分析的程度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深,复杂性和抽象性也得到加强,这种整体连贯性的设计,符合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即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避免把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割裂开来,这有利于学生把握世界整体历史的发展。教学内容从社区历史开始、进而扩展到城市史、大洲史、最后发展至全球史,这种由点及面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有利于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不断地认识世界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全面地看问题。

相比而言,中国课标有如下特点:第一,内容标准只是比以往多了一些形象的动词描述,如简述、了解、知道、说出、探讨”等。以前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第二,中国历史课程内容在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但是同样的内容高中的知识要比初中的知识难度要大,有利于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第三,中国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历史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例如高中的选修课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适当选择一些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美国历史课程内容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便于学生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美国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符合多元文化观的理念,完全摒弃了西欧中心论,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介绍。

中国的课程内容则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中国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尽管中国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完整理解和掌握,容易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死记硬背。

4.实施比较

两国的历史课程标准都给出了较多的实施建议,都提出要注重历史本土化,中国课程标准强调了学校可以在相关教育部门的引导下,结合当地特色,在教育专家、研究学者和校领导、学科老师、学生家长等人的共同研究下,选择指定合适的历史教科书,充分发挥乡土教材在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作用。美国课程标准则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在课程中呈现于本土相关的历史遗迹,并鼓励学生实地考察本地的历史遗迹等等。

但是,中国的实施建议相对于美国实施建议,体现了更强的方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中国的实施建议涵盖了非常详细的建议,上至教材评价体系,教材编写建议等大的方向建议,下至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评价方法建议。美国的实施建议贯穿于内容标准之中,尤其通过案例表述建议,缺乏方向性,教师很难把握好度。

美国的实施建议强调历史知识联系实际,学生应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学生学习到了有用的历史,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明智的决策。而中国的实施建议更多的则体现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勇于探究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和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此外,中国的历史课标还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对教科书的编写等都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但是美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涉及到这点。通过对中美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在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过仍有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美国比较中国
同曲异调共流芳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