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研究

2018-05-21滕颖纪楠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现状

滕颖 纪楠

摘 要:本文先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然后根据当前形势提出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质;现状;人文教育

要讨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人文素质。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文素质的概念说法不一,但一些专家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得到公认和推广,众多学校都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从教十多年,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的不足和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水平和学生个人修养层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常见的几点现状:对中国文明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民族精神淡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了解比较淡漠,对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缺少与家人朋友情商的沟通,抗挫折能力较低,意志能力比较薄弱,没有足够的兴趣爱好,缺少人际交往,缺少诚信等等。这些现状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仍旧可堪忧虑。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和进步,进步的社会文明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人文素质精神。中国的文明,好像一个平静的大湖,停止不动。关怀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素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涵。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以人为本,注重自由与理性,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人的理想人格和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承担着社会的重任,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民族传统意义。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和谐发展,同时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教育。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前行,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唯一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之路。教育体制、考试体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弊端,这使学校教育中存在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就业率等方面,重视技能水平的提高,希望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重视技能课程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课程。学生步入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技能基本满意,而对他们的人文素质会有些许的失望。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而我作为一个教育者认为:我们不仅培养的是具有生存能力的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文明的人。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现状

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及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和西方古希腊教育很相似。而在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育中,教育者和管理者往往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修养的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课程因专业课程的增加而被删减。教师、人文课程不被重视,导致微乎其微的少部分人文素质课程也不被学生重视,学生逃课,选择各种专业技能考级的理由放弃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质得不到继续的提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科学素质等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育模式单一化,大多数院校把重要的大学语文课程删减为选修课程,甚至有些院校已经不再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而人文素质课程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纲》充分肯定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可见,文人素质课程是任何其他技能、专业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对文化底蕴薄弱的学生,更应该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

(一)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教師。教师是知识、人文素质的传递着,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教师的力量,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把正确的知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等传递给学生,教育机构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和继续深造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投身教育教学中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合理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的合理安排是体现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和展示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学校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对科技中承载的文化、社会、伦理的内涵进行认识,分析;对自身修养、职业道德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设提高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人文素质课程取得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机构要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重视教师和课程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包括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设施和在校教职员工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心态、生活等方式。教育机构可以开设文化讲堂,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兴趣爱好,继续陶冶熏陶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举办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比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兴趣,陶冶情操。

人文素质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吴丽萍.大学语文如何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J].成人教育,2007,(4).

[2]梁簌溟.《中国文化的命运》.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023.

[3]于艳华,沈丽娜.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文史资料,2009),(8)

[4]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23).

作者简介:

滕颖(1979—),女,硕士,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现状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