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成因分析

2018-05-21刘德环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风险控制突发事件

刘德环

摘 要:跨流域调水工程对于缓解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其输水线路普遍较长,工程条件复杂多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严重危及输水安全。本文结合以往调水工程有关资料,针对几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分析共同诱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调水工程;突发事件;成因分析;风险控制

跨流域调水是指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的一种措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兴建了160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由于输水线路长、沿线地质条件与社会环境复杂、管理主体多,加上工程是典型的串联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对工程的供水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及具体诱因,可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工程的调水功能。

一、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的涵义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结合此定义,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是指工程建设或正常供水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工程输水功能无法实现的紧急事件。

二、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的分类

按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工程内部突发事件、工程外部突发事件。

1.工程内部突发事件

工程内部突发事件是指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直接相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三大类。

(1)事故灾难事件。事故灾难主要指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和水污染事件。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批稿)》,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和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施工中土石方塌方和结构坍塌安全事故;特种设备或施工机械安全事故;施工围堰坍塌安全事故;施工中人员溺水;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质量事故等。工程运行中的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主要包括:引水渠衬砌破坏、渠段淤堵破坏、闸门设备故障、小流量运行時由于流速缓慢引发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等。工程运行中的水污染事件指进入引水管线的水含有导致水质恶化的因素,在长距离引水的过程中,如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在水中肆意生长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引起水污染。另外,引水管道与水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等作用,也会导致水污染。

(2)公共卫生事件。在调水过程中,水中某些有害物质和元素会一起被带到用水区,造成某些病毒病菌的传播,如伤寒、痢疾、霍乱等得以蔓延。长距离输水后,也可能引起水中某种化学成分缺少或过量而造成区域性疾病。

(3)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指主要包括水事纠纷和群体上访事件。水事纠纷是指由于工程运行过程中水量分配不均而引起省际间纠纷。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时期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不同或同一时期不同水库移民安置政策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水源地移民的群体上访事件。

2.工程外部突发事件

工程外部突发事件是指事件的发生与工程建设和管理关系不大,主要是由于外界自然条件或外部力量作用产生的。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事件中均有反映。

(1)事故灾难事件。事故灾难主要包括除工程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工程设施及设备故障和水污染事件。工程设施及设备故障指由于地震或沿线发生交通事故而引发工程设施及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造成工程不能正常供水的事件;水污染事件是指输水河道遭受人为恶意投毒,或者农药污染,沿岸化工厂泄漏,装载有毒有害化学品车辆渠道坠车等多种事件引起调水工程水体污染。

(2)自然灾害事件。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的自然灾害事件主要包括旱灾、洪灾、地震灾害等。旱灾指由于调水工程水源地水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供水危机。洪灾是指由于自然条件作用,使调水工程沿线降水量突增,排入沿线江河、湖泊、水库等的水量超过他们的承纳能力,造成水量剧增或水位急涨的事件。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工程沿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影响工程输水功能的灾害。

(3)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指调水工程沿线由于生活污水排放引起工程水质污染,出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进而影响工程沿线用水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是指某些对社会不满人士对工程实施恐怖袭击和人为投毒的事件,一般对重要建筑物和控制设施设备实施爆炸破坏或向工程水体投毒,该类事件给工程和水质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工程输水调度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三、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诱发因素分析

诱发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的因素错综复杂,认清诱发因素是正确掌握和处理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的先决条件。诱发因素分为共同诱因与特别诱因,共同诱因指引起两种或两种以上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特别诱因指只引起一种突发事件的因素。本文只分析共同诱因。

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突发事件共同诱因时,不需要对所有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都进行分析,只需对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以上分析的工程内部与工程外部突发事件中,工程运行过程中的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旱灾、洪灾、水污染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常见的突发事件。

1.工程自身特点因素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是规模大、输水线路长,主体建筑物或设备间大体呈串联状,跨越行政区域多,且水资源是有偿使用的。长距离输水导致水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可以达到数小时,加上很多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明渠输水特点,在整个引水过程中会由于复杂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反应,造成水质下降,特别严重的会引起水污染事件。由于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跨越多行政区域的特点,一旦出现不同行政区域水量分配不均或水源区水库移民政策制定、贯彻实施不到位,还有可能引发水事纠纷和群体上访事件。

2.工程运营管理因素

与一般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不同,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管理主体除了涉及到的流域和省际水利管理部门外,有的还有水源公司,如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管理主体间关系复杂,这就对工程管理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工程沿线生活、工业污水排放监督不到位会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美国芝加哥密执安湖引水工程1948年就出现过突发流行性伤寒事件,原因是监管不力,使密执安湖的供水管道进口遭污染,将流行性伤寒带到芝加哥。

3.技术因素

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采用明渠、暗渠、管道引水或综合的方式。其中暗渠和管道引水防污染性强。而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因为敞开式输水渠道是沿途污水的排放体,甚至成为垃圾的倾倒场所,可能会引发突发水污染。

4.工程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工程输水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也会引发一系列突发事件,如沿线分布较多化工厂或离生活区较近,污染物可能会排放到输水渠内引起突发水污染事件。如工程沿线分布较多桥梁且桥梁处于交通要道,也可能会发生车辆坠渠引发水污染事件。如工程沿线突发干旱或洪水,调水水量需求或排入输水渠道的水资源量激增,可能会引起干旱或洪水事件。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成后,预防突发事件、保证输水功能正常发挥是最重要的。而突发事件共同诱因的挖掘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为分析多事件耦合演化机理提供基础。从共同诱因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突发事件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对于工程自身特点诱发因素,可以在工程设计时通过技术手段尽量加大水流速度,减少水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减少水污染形成条件。在移民政策、水量分配方案、水价方案制定前,要深入实际、充分调研,协调各方利益,使政策制定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从而减少上访及水纠纷事件的形成。对于工程管理运营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可以优化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而工程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引发的部分突发事件,则可以通过加强监督与预警的措施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春香.调水工程应急处置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 1).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风险控制突发事件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