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乳剂用量对联合站二段原油脱水的影响分析

2018-05-21孙强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

摘 要:联合站二段原油脱水效果是原油脱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温度,破乳剂用量,含水率等因素变化均会影响二段原油脱水效果。本文从破乳剂用量入手,分析破乳剂用量对联合站二段脱水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下步制定切實可行的解决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破乳剂 二段脱水 影响分析

1 前言

原油破乳剂是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种性能良好的破乳剂,其对乳状液界面膜的破坏必须是很有效的,体现在药剂的扩散吸附性,润湿成膜性能、絮凝聚结性能三个方面能力。如果对于一种乳化原油,某一种破乳剂在这三个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则这种破乳剂对于该种乳化原油的稳定性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开展了破乳剂用量对二段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分析。

2 主要研究内容

2.1实验现象

实验中,首先进行了破乳剂浓度550ppm、PH=6、处理前含水率30%、脱水温度85℃,以及破乳剂浓度600ppm、PH=6、处理前含水率30%、脱水温度85℃的脱水实验。观察发现,在其它脱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合适浓度的破乳剂,可以使得油水界面齐平,脱出水中悬浮油珠明显减少,有效降低出液含水率。

2.2实验分析

如图1、2所示,破乳剂浓度相同时,含水率有利于脱水的规律并不总是相同。例如,当PH=4、脱水温度85℃、破乳剂浓度为550ppm至580ppm之间时,来液含水率40%的乳状液脱水效果差于含水率30%、36%的情况;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到580ppm至600ppm之间时,来液含水率造成的差异逐渐减小,最后,出液含水率趋于同一值;而后,出液含水率又随破乳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

此外,破乳剂作用油水分离的另一规律:处理后乳状液的含水率随破乳剂浓度的增大,先降低而后出现转折点,出现上升趋势。观察出液含水率在破乳剂浓度600ppm至750ppm范围内会保持最低的状态;超过这个范围,含水率会略有升高。

相同破乳剂浓度下,温度越高,脱出水后原油含水率越低。同一破乳剂浓度下,每5℃的下降差值0.2%至0.4%,说明温度对脱水影响很大,无法单纯用增加破乳剂浓度的方式改变。但破乳剂浓度过高时,无论温度高低,含水率都会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升高幅度约为0.2%。

如图4,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相同破乳剂浓度下,PH值越高,脱水后原油含水率越高,但PH值带来的影响会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弱。以脱水温度95℃、来液含水率36%为例,在破乳剂浓度550ppm至700ppm范围内,PH=4和PH=8的出液含水率差值最小0.25%,最大可达1%;且较高PH值时,脱水后乳状液含水率的波动幅度大,出现多次转折点,呈现不规律的变化。然而,随着破乳剂浓度超过700ppm,PH值给油水分离带来的影响越发降低,最终可达0.5%以内。

3 结论

(1)破乳剂加入后,向油水界面扩散,吸附到界面上,部分顶替界面上吸附的天然乳化剂分子,使界面膜勃弹性降低,与原油中的成膜物质形成了具有比原来界面膜强度更低的混合膜,两水滴碰撞聚并的阻力变小,聚结几率变大,最终导致破乳脱水。在实验的一定浓度范围内,破乳剂浓度越大,油中含水率越小。这是因为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大,破乳剂分子不断顶替油水界面上的活性物质,界面膜上吸附分子间的横向作用力减弱,油膜强度变小,使界面膜寿命变短,界面膜厚度变薄,当膜厚度变薄到一极限值时,膜破裂,最终导致破乳脱水。

(2)温度和破乳剂浓度是影响化学破乳脱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温条件下可以降低化学破乳剂的使用浓度,在低温条件下则需要较高的化学破乳剂浓度,才能达到相同的破乳脱水效果。

(3)破乳剂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破乳剂终究也是表面活性剂,用量大会出现二次乳化的现象,破乳率反而下降。平均用量在650~750ppm时即能得到满意效果。因为随着破乳剂加量增加,破乳剂分子与乳状液中乳化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在界面上达到平衡,界面膜强度变低,水滴最易聚结,但过量的破乳剂加入会使破乳剂分子形成新的界面膜,不但不利于水滴的聚并,反而会起阻碍作用。

作者简介:

孙强(1982年9月—),女,工作单位: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 工程师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
浅析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股东出资责任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